![]()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金融驚卡奴法案急煞車 消金會激動落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69288)
|
---|
引用:
這種作法對一班上班族或許有效, 但很多自由業、甚至銀行大戶卻很難做到, 光這上限怎麼設, 銀行就有得角力了. 現在的額度審核已經不是自由心證那麼簡單就能交代的過去的, 光看幾個案例, 就知道那已經不是自由心證, 而是根本不把機制放在眼裡. 金控那麼多的優待, 背後多少運作是老百姓根本看不到的!?我不怕銀行明著來, 我怕的是金控業者來暗的, 比錢多銀行是最不會怕的 :laugh: |
引用:
換句話說, 自由經濟的法則並不完全適用金控銀行不是嗎?!那用自由經濟來當理由不嫌自我矛盾?! 銀行不能倒, 突顯了一件事情, 銀行自己本身有沒有保險?!我記得是有的喔, 可是為什麼沒用!? 我記得以前看香港某家銀行倒了 (BBC??), 後果真的是無法承受的嗎!?就因為後果嚴重, 所以一定要把銀行撐住的這個想法, 是不是也是一種迷思!? 至於高鐵好像不是主題喔, 只是高鐵我不認為應該 BOT. |
rogershih兄舉的例子好像都傾向很極端的特例,但這些特例真的是一般"通例"嗎?
可否麻煩ROGERSHIH兄再多敘述,或提供更多資料,供小弟研讀。 |
引用:
那個例子很極端!?利率嗎!? |
第182篇中所述的"這種作法對一班上班族或許有效, 但"很多"自由業、甚至銀行大戶卻很難做到, 光這上限怎麼設, 銀行就有得角力了"
我想要了解一下,有資料可以提供給小弟嗎? |
引用:
簡單來說應該就是個人收入的舉證 還有各銀行會放掉嘴裡可食的大肉嗎? |
引用:
是的.. 過去的機制..簡陋到跟沒有一樣.. 台灣的銀行過去幾乎沒有風險控管可言.. 一是法規沒要求..二是也不想花經費去引進.. (經費有多大..一位老外"日薪"開價2000英鎊) 該如何對一個人評估他的風險.. 你可以叫一堆歷史資料出來..用經驗去判斷.. 或是花錢去建立一個模型.. 告訴你歷史資料裡面..這一類人的違約機率是多少.. 那一種會比較有參考性?? 不過第二種方法.. 是九七年要開始實行的"Basel II"希望做到的目標.. 因為需要龐大的經費及時間才建的起來這種東西呀.. |
引用:
該怎麼說, 自由業的收入很少有什麼單據的, 再者, 自由業的收入不穩定, 我以前做過一段時間, 好的時候好, 壞的時候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進帳, 那銀行核我的上限要怎麼核!?用那個月的收入核!?用哪年的收入核!? 第二, 銀行大戶像白金卡這種客戶, 通常會個別定額度上限, 你要用一個固定倍數的限制就很難. 有的甚至用不限額度的方式來吸引大戶使用的. 再者, 這種倍數上限的規定會不會也造成產品沒有其他特性可供區隔?!例如說, 有的銀行可以以高額度的信用給人!?或者給信用好的額度比較高!?固定額度後, 是不是也會招致干涉自由市場的抨擊!? 其實規定歸規定, 實際執行上, 就是會有人要鑽漏洞. |
小弟想要了解到底Rogershih兄所述之"很多"自由業,甚至銀行大戶等這些比例,是否有數據可以
佐證,如果有的話,那Elors兄,你的論述就面臨相當大挑戰~~~~~ |
引用:
你是要問自由業、銀行大戶佔銀行消金業績的比例是嗎!?這隨著每家銀行的業務方向不同差很多. 如果所有銀行的消金業績比例都很一致的話, 反而不會有什麼問題.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