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年後的中年轉職,還是感受到壓力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0483)
|
---|
引用:
台灣薪資也是一直在上升,我不曉得你這個莫名其妙的結論是怎麼來的. |
引用:
並不是沒有好處, 還是有不少受惠者, 只是剛好不是你期望的人罷了 這波半導體整體薪資是有提升的 聯電年終曝光!工作2年「嗨領2.6個月」獎金 網羨慕喊:無人可戰 |
引用:
台灣這二十幾年來的發展,就是少數幸運者受惠。 甚至因為這些少數幸運者,而讓大多數人嚐到高地價高物價的惡果。 例如台積電到那設廠,當地的地價就會暴升,地價上升之後房租就會上升,房租上升之後物價就會上升。 |
選工作要挑對行業,金融保險才是最吃香的行業,還輪不到半導體,台GG只是少數特例,至於二哥聯電
也只是疫情開始這幾年有賺到順風錢,更早之前還是苦哈哈地在過日子,疫情結束後我猜也是會變回原樣. PS 台GG貢獻台灣GDP居然高達4%,很可怕. 主計總處2022年12月21日公布,2021年全球經濟回溫,出口成長暢旺,內需產業則受疫情衝擊,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包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50萬6,000元,年增1%,平均數為67萬元、年增3.02%,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0.756,低於2020年的0.771。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1年薪資中位數最高的產業是金融及保險業(96.9萬),接著是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1.5萬),第三名則是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60萬);而薪資中位數相對較低的產業則是「藝術娛樂與休閒服務業」、「住宿餐飲業」以及「教育業」。 金融及保險業晉升「百萬俱樂部」 至於各行各業的「薪情」如何?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的薪資中位數雖然年減2.14%,仍以108萬3,000元冠居各業;金融及保險業以102萬3,000元擠進「百萬俱樂部」,年增5.65%最為亮眼。 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為51萬9,000元,其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都超過70萬元;部分工時員工較多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等)敬陪末座,均未達到40萬元。 |
引用:
原文裡的2.6m似乎是年包260萬的意思,標題怎麼會變成2.6個月年終? |
引用:
不愛讀書的記者 把2.6M 的M解讀成月 PTT文章講的260萬年薪 腦殘記者看不懂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全世界都是這樣 當有人從事了不賺錢的行業 付出的後果就是每年看高薪行業的人的薪水流口水 若全世界的人都領一樣的薪水 這個世界現在可能還在中世紀的科技水平 人類無法進步 人類科技文明會進步 靠的是貪婪 而非溫良恭儉讓 :think: :think: :think: |
我出社會16年
待過三家私人公司 每家都待至少五年 沒碰過私人公司有你說的這種現象 通常就是每個單位原本就只有八成甚至更低的人力編制 但是要做十成的工作 私人公司缺的就是人力 要凍結人事是一件很難的事嗎 是要怎麼演變成你說的現象 引用:
|
引用:
很快試算一下,碩士3年,年薪還沒破百。 科研新人進來,經過訓練與工作的歷練,3年才剛進入狀況, 但看看那可憐的年薪,有能力的早就"跳"光了。 (除非真的對這份工作心中有愛與使命感) 唉~~,可憐的科研人。 :cry: |
引用:
那你能解釋為何日本uniglo新人30萬日幣,台灣新人3萬3台幣嗎? 台灣人均GDP不是超過日本了嗎?為何同性質工作的新人,卻是日本比台灣高薪?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