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教育部: 7分考上大學改成160分上大學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5257)

TRG-pro 2009-06-10 12:53 AM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a8/j13/02.html

學雜費之相關問題

學雜費之訂定,基本考量因素,包括:

(一)高等教育的定位:

  其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權衡,如果考量尋求「菁英」的選才教育,限制高等教育的擴充,則「公共利益」大於「個人利益」,教育成本不宜由受教者負擔主要責任。

反之,若在高等教育市場充分開放個人有充分選擇的機會,則「私人利益」大於「公共利益」,在「受益者付費」之原則下,受教者應負擔教育成本之主要責任。

在此一原則下的衍生,對於不同類科考量其在市場的經濟效益。「個人報酬」大於「社會報酬」,受教者即應負擔主要的教育成本;反之者「社會報酬」大於「個人報酬」即應由政府負擔主要的教育成本。

(二)公平性之原則:

  學雜費是否影響受教者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也是過去國內過去在學雜費訂定政策上主要考量的因素,其中除了對經濟弱勢族群的考慮外,亦包括了教育市場是否充分開放,以至「消費市場」的供需平衡問題。除此之外,對於公、私立學校學生所負擔之學費差距乃至研究生及夜間部學生收費之差異是否符合公平性之原則,也是相當值得探討的。

(三)教育品質的考量:

  教育成本的高低,直接反映在教育品質上,期望高等教育達到怎樣的水準,相對的必需有多少教育資源的投入,這些資源包括政府預算的收入、社會資源的投入,也包括受教育者本身的負擔。政府資源有其限制,當高等教育數量擴大時,相對必需增加受教育者之負擔。此外,過去所強調一致性的標準,包括學雜費徵收標準,在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中,提供不同品質的教育,自然在收費上也應反映出來,才真正符合公平性。
==========================
google 高等教育目的 就能找到許多有營養的文章資料,自己還班門弄斧耍猴戲,唉...

-HY- 2009-06-10 06:17 AM

引用:
作者TRG-pro
現在又跳到澳洲去了,環遊世界。

轉貼
http://huang.cc.ntu.edu.tw/pdf/CCB3404.pdf

在大學教育普及化的情形下,大學仍應有機會追求卓越。我國現代大學的任務應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方面是推動教研,創造新知識,為未來國家競爭力爭取優勢;另一方面是廣泛提供任何一位合格的中學畢業生受大學教育的機會,這兩項任務應該由不同類型的大學,以不同的比例來分擔達成,不同的大學在其特色範圍內各自追求卓越。所以我國大學教育當務之急是將各大學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分類。

公立大學的分類最成功的例子是加州高等教育在1960 年代開始推動的宏觀規劃(Master Plan),它將加州的大學分為三個系統:研究型的加州大學系統,教學型的加州州立大學(學院)系統及社區學院系統。

研究型大學接受加州前12.5%的高中畢業生,以培養未來從事研究或擔任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為主,
教學型大學則接受其次前三分之一...


你到底想講什麼?
參考不同國家不行嗎? 有實例, 你一句環遊世界就要逃避?
我問你的問題你回答沒? 你轉貼東西很好, 可是到底提出自己的看法沒有?

我還不確定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了解你自己所轉貼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勒:sleep:

反正, 先回答我的問題吧, 到現在為止我只問你一個重點問題. 連一個問題都不回答
人必自重而人重之, 沒有提出符合道理的反駁就在笑人班門弄斧, 你連自重都沒有
也缺乏討論的禮貌

TRG-pro 2009-06-10 01:01 PM

我只知道,你我的討論水準遠不及網路上資料考慮的深度及廣度。

以轉貼部分文章中學雜費的分析為例,你我提出的部分,其實都只有摸到邊邊而已。

人貴自知。

TRG-pro 2009-06-10 01:12 PM

引用:
作者-HY-
人必自重而人重之, 沒有提出符合道理的反駁就在笑人班門弄斧, 你連自重都沒有
也缺乏討論的禮貌

個人自嘲班門弄斧,也礙著你啦? :confused:

-HY- 2009-06-10 05:13 PM

引用:
作者TRG-pro
我只知道,你我的討論水準遠不及網路上資料考慮的深度及廣度。

以轉貼部分文章中學雜費的分析為例,你我提出的部分,其實都只有摸到邊邊而已。

人貴自知。


你我的討論水準不及網路上的深度及廣度?
要知道再大學的時候, 即使如教授所謂"博學多聞"學生都還是可以挑戰他
都是以理討論, 也常常會有教授承認自己忽略其角度的看法, 確實有參考價值,
而感謝學生讓他學習到新東西, 任何討論意見基於"邏輯"規則之下都有其價值
並沒有高低之分, 況且很多所謂"高深"的道理都是經過不斷的討論體會而達成, 如此來說
何以網路拿到資料就是較有參考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還在跟你討論,為什麼我反駁是以實例及邏輯來回答
基於對於這個討論的尊重, 對你的尊重, 對我自己的尊重
如果你認為我講的沒道理大可以理回駁, 很遺憾的, 都不符合邏輯
貼出言詞模糊的網路文章, 卻不提出自己看法, 也一直沒有回答我最核心的問題
這要怎麼討論下去? 而我絕對不能認同這是負責的作法


引用:
作者TRG-pro
個人自嘲班門弄斧,也礙著你啦?


敢講卻不敢當, 對這種行徑我也不想多下評語了, 謝謝

TRG-pro 2009-06-10 08:19 PM

1.個人並不需要你的認同。

2.網路文章條理分明,在看完大學校長寫的文章和教改論衡的分析後,個人覺得是自己之前的討論太膚淺,乃班門弄斧,所以不再提出論點。

3.忍受學生的無知是老師的義務之一。

jenzh 2009-06-11 02:04 AM

唉呦…

有些人明明就是要故意挑起筆戰,那就不要理,繼續討論我們的就好了。



路過……

-HY- 2009-06-11 06:18 AM

引用:
作者TRG-pro
1.個人並不需要你的認同。

2.網路文章條理分明,在看完大學校長寫的文章和教改論衡的分析後,個人覺得是自己之前的討論太膚淺,乃班門弄斧,所以不再提出論點。

3.忍受學生的無知是老師的義務之一。


1. 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我沒有逼你認同, 我只是以理來講出為什麼你的反駁無力

2. 慢走不送

3. 當你認為別人無知的時候, 其實指的是自己, 我所遇過好的大學教授, 從來不自以為是
鼓勵討論, 而不是一副我一定就是對的姿態, 重點在態度
要知道所有的"對"理論都隨時可能更好的理論以更完美的邏輯被推翻

polopo 2009-06-11 06:42 AM

引用:
作者supermaxfight
那些人是怎樣,明明有更好的辦法,而且以前就在搞
跟以前一樣設定填自願卡最低分數不就解決了這個小問題 :rolleyes:
既然這麼重視國英數,那某些科系不採其中的分數也可以無視....
所以跟以前一樣的玩法不就得了...
例如社會組五顆加起來不得低於150、自然組五科加起來不得低於100 :unbelief:

用高中成績鉗制根本是違反自由 很多人高中不能畢業用同等學力報考
很多人高中都不好 聯考變黑馬

設繳卡分數就好 搞一堆

聯考沒什麼不好 要搞多元入學 搞到一次大聯考變成一堆小聯考
還要看高中成績 不必要的壓力越來越多

人本跟類人本很愛講走倒退路 當過去的比較好有什麼不對?

sutl 2009-06-11 02:35 PM

引用:
作者polopo
用高中成績鉗制根本是違反自由 很多人高中不能畢業用同等學力報考
很多人高中都不好 聯考變黑馬

想到我讀二專時根本就在裝死,要報名二技聯招時全班還認為我幹麻浪費錢?

結果,該類組第12名,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成績單到時,我還在學校暑修...)

後來二技的教授比二專更濫,所以我就繳白卷退學去了...四年後該系廢系。

所以我一直覺得我只有高職學歷。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