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鐵工廠2個月的心得......難怪沒人想做!!真的請外勞比較快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3674)

bibo987 2019-09-22 11:04 A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最近高層突發奇想,原來一開始是想統計RD儀器設備使用率,設計一個系統要RD每天填寫使用某某儀器設備幾小時,
大家覺得很煩,但是平心而論做這種統計可能還有那麼一點道理。

可是後來這個系統要被擴大成考績系統,每天要填寫各花幾小時在做什麼專案,還弄了個APP,每天都要填寫。
據說將來這個系統會變成主要的考績成績來源,主管對屬下的給分比例佔全部考績記得是只剩20%。
但是在宣導時,這個系統的弊病就被大家吐嘈到不行,例如:

- 我們只能在有被納入的專案裡填寫工時,臨時被抓去支援別的案子無法填寫;
- RD常會碰到RFQ或未開案的新機型研究,但是沒有對應的專案可以填寫;
- 裡面有個internal study的選項,本來想說上述工作可以歸在這個項目底下,但聽說HR會把填在internal study的工時都當做沒在做事,因為不是有營收的專案,然後你的考績就會被扣分;
- 如果把這類工作的工時灌到原來...


我覺得高層肯花心思想一套評分制度,還是好的.
制度的缺點可以檢討修改.至少長年下來,有一個客觀的評分制度,對主管與RD都輕鬆
數據不會騙人.不然年底要回想這位今年做了哪些的貢獻..蠻累的也不透明客觀.
如果評分制度像RPG打怪升等一樣就好了.不同難度的案子有不同分數.
工程師要分數就挑難的做,要輕鬆過日,年底分數低就別怪別人.

最糟糕的考績制度是,每個單位只能有幾%的A,把努力做事的人當傻瓜..

blair 2019-09-22 11:23 A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最近高層突發奇想,原來一開始是想統計RD儀器設備使用率,設計一個系統要RD每天填寫使用某某儀器設備幾小時,
大家覺得很煩,但是平心而論做這種統計可能還有那麼一點道理。

可是後來這個系統要被擴大成考績系統,每天要填寫各花幾小時在做什麼專案,還弄了個APP,每天都要填寫。
據說將來這個系統會變成主要的考績成績來源,主管對屬下的給分比例佔全部考績記得是只剩20%。
但是在宣導時,這個系統的弊病就被大家吐嘈到不行,例如:

- 我們只能在有被納入的專案裡填寫工時,臨時被抓去支援別的案子無法填寫;
- RD常會碰到RFQ或未開案的新機型研究,但是沒有對應的專案可以填寫;
- 裡面有個internal study的選項,本來想說上述工作可以歸在這個項目底下,但聽說HR會把填在internal study的工時都當做沒在做事,因為不是有營收的專案,然後你的考績就會被扣分;
- 如果把這類工作的工時灌到原來...

我公司業務只有我跟老闆
老闆負責出一張嘴叫我處理極少出去跑
他想到的東西(案子)我要去處理,我的案子當然是我要處理
老闆的案子優先權當然高於我的
處理完之後他的案子結案了有業績,他說是他的業績
然後反過來問我為什麼沒有業績-或是很少
他xx的做他的案子就做不完⋯ :tu:

冬之炎陽 2019-09-22 11:46 AM

引用:
作者aureus777
抱歉, 台灣也瞧不起新加坡喔! 鼻屎大的國家...
人民平均收入也才5.8萬美金/年(印象中數字)

2020年也才預計6.5萬美金/年....口 亨

再補一句: 我不吃不喝三年..也能達到6.5萬美金/年...XD


:mad: :mad: :mad: :mad:


哀....
6.5WUSD 大約是目前台灣 45歲年紀 PR95 的薪資.....
但新加坡卻只是一個平均值.....
再過50年.... 台灣也追不上新加坡......

Quaker2013 2019-09-22 12:53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最近高層突發奇想,原來一開始是想統計RD儀器設備使用率,設計一個系統要RD每天填寫使用某某儀器設備幾小時,
大家覺得很煩,但是平心而論做這種統計可能還有那麼一點道理。

可是後來這個系統要被擴大成考績系統,每天要填寫各花幾小時在做什麼專案,還弄了個APP,每天都要填寫。
據說將來這個系統會變成主要的考績成績來源,主管對屬下的給分比例佔全部考績記得是只剩20%。
但是在宣導時,這個系統的弊病就被大家吐嘈到不行,例如:

- 我們只能在有被納入的專案裡填寫工時,臨時被抓去支援別的案子無法填寫;
- RD常會碰到RFQ或未開案的新機型研究,但是沒有對應的專案可以填寫;
- 裡面有個internal study的選項,本來想說上述工作可以歸在這個項目底下,但聽說HR會把填在internal study的工時都當做沒在做事,因為不是有營收的專案,然後你的考績就會被扣分;
- 如果把這類工作的工時灌到原來...


有些工作是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用生產線的績效管理方式明顯不適合。

老飛俠 2019-09-22 12:56 PM

引用:
作者bibo987
我覺得高層肯花心思想一套評分制度,還是好的.
制度的缺點可以檢討修改.至少長年下來,有一個客觀的評分制度,對主管與RD都輕鬆
數據不會騙人.不然年底要回想這位今年做了哪些的貢獻..蠻累的也不透明客觀.
如果評分制度像RPG打怪升等一樣就好了.不同難度的案子有不同分數.
工程師要分數就挑難的做,要輕鬆過日,年底分數低就別怪別人.

最糟糕的考績制度是,每個單位只能有幾%的A,把努力做事的人當傻瓜..


也有人提出應該引進困難度的參數,不然會造成柿子挑軟的吃的副作用,但是誰來決定這個困難度就是一個大問題了(也一樣會有流於主觀的問題)
還有接手別人留下爛攤子的工作要怎麼評估?(這種工作往往比接新專案還困難)

現在情形是大家隨便想都能發現一堆漏洞,可是感覺上面恐怕不會等到解除大家的疑慮就要硬上了,到時應該是災難一場。(等到用心做事有目共睹的人分數打出來比擺爛推托的人分數還低時,對員工士氣絕對是重擊)

iris_P 2019-09-22 02:59 PM

引用:
作者ereport123
台灣對工作場所的條件沒有立法規範, 才導致這些髒亂, 危險

我以前同事有歐洲人, 他說他們國家還規定員工幾人以上要設置淋浴間

想想也是, 讓員工乾乾淨淨回家是基本尊嚴吧


如果台灣有規範
這淋浴間也不能用
老闆: 這個是應付檢查的 不准用

yider 2019-09-22 06:14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最近高層突發奇想,原來一開始是想統計RD儀器設備使用率,設計一個系統要RD每天填寫使用某某儀器設備幾小時,
大家覺得很煩,但是平心而論做這種統計可能還有那麼一點道理。

可是後來這個系統要被擴大成考績系統,每天要填寫各花幾小時在做什麼專案,還弄了個APP,每天都要填寫。
據說將來這個系統會變成主要的考績成績來源,主管對屬下的給分比例佔全部考績記得是只剩20%。
但是在宣導時,這個系統的弊病就被大家吐嘈到不行,例如:

- 我們只能在有被納入的專案裡填寫工時,臨時被抓去支援別的案子無法填寫;
- RD常會碰到RFQ或未開案的新機型研究,但是沒有對應的專案可以填寫;
- 裡面有個internal study的選項,本來想說上述工作可以歸在這個項目底下,但聽說HR會把填在internal study的工時都當做沒在做事,因為不是有營收的專案,然後你的考績就會被扣分;
- 如果把這類工作的工時灌到原來...

在前公司就是被經理這樣搞
還分人工工時,機械工時,一個人同時可以搞好幾台機械,但人工工時跟本只能用唬的
好幾個月下,每個人天天都是一堆工作,但人工工時永遠無法達標…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