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賽德克•巴萊(上集)觀後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41392)
|
---|
引用:
謝謝,這些我在看「導演 巴萊」裡知道魏德有說 但還是解決不了我的疑惑 "瑕不掩瑜"與"一顆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是很對立的關係 :think: 一弄得不好,前製拍得太辛苦都會整個泡掉 都搞這麼久了,太趕、會賠掉一些東西,國外的觀眾可不會管你倒底魏為了此片有多苦、查霧社事件的歷史資料,人家看得是整個結果、也就是整體影片的品質 ---------------------------- 印象中「雙瞳」的整體畫面氣勢有國外水準 查了一下,成本竟然只有三千多萬台幣!!! :eek: 賣了八千萬,回本! 間接造就了「海角七號」「通天神探狄仁傑」(陳國富總監製)「劍雨」(蘇照彬導演編劇) |
引用:
自從看了黃金不拉甲之後,對於張,我完完全全噁心 有特色沒風味,拿去國外,丟臉。會得獎,見鬼去。 套別人的影評: 「張藝謀善用「海量規模」製造奇觀,劇中盡是殺人如麻、殺手如麻、死人如麻、宮殿如麻、豐乳如麻、藥師如麻、菊花如麻、金黃如麻、鮮血如麻……如麻、如麻,用無數的如麻來換取票房的如麻。……像《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赤裸裸的媚俗....」 他幕後的團隊與中央的關系有多鐵…鐵到主要戲院不管有幾個廳全放映他的此片,要看別的還看不到。 擺明是強姦票房 噁心的一個人、反正有關係就沒關係 知道他拍黃金的成本自己說是多少嗎? 3.6億RMB!! 也就是 17億新台幣!!! |
引用:
嵐兄,哈哈,你大概沒被錢逼過, 另外您如果看過書,就知道其實魏導拍這部片, 能完成已經集眾人之氣, 您有看過翻滾吧阿信的導演專訪嗎? 拍完上部片他差點就破產落跑了, 我知道您求好心切,恨鐵不成鋼, 但說實話,就像您上面所貼的, cg的後製如果採用了韓國的天價, 配樂由更多人更多時間完成, 在台灣在國外能賣更多錢嗎? 您已經看過這部片了,想要訴說的題材太大太多,說故事的立場也不夠明確, 因此反而說故事讓人感動的能力變弱了, 導演巴來最後的話應該能給您最終的解答吧, 當初拍這部片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為什麼現在又想著要賺多少錢? 是為了要賺一口氣,還是要對投資方有交代? 如果您是投資者,面對龐大的債務以及感覺是一部無法回收成本的片子, 您還會想投入更多的錢?永無止境的上演日期?日益漸增的利息? 魏導那天受訪時講的話就呼應Godzilla chyx兄說滴, 印象中大概是, 為了證明國片也可以拍得像國外的史詩片一樣, 為了替國片留下一個里程碑,為國片的產業帶來更多的希望, 哇,好久沒打這麼長的文了,好累 :D |
引用:
這樣講好了,提到印度片,你會不會期待它有「整體影片的品質」? 所謂「外國的觀眾」,他們對台灣電影期待的是不是「整體影片的品質」? 我是覺得這種連台灣人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的歷史冷門題材,加上魏德聖根本就不打算把它拍成娛樂型作品,就注定這部片的市場會有侷限性 現在能賣到這種成績,除了作品本身之外,還是有靠著海角七號跟某種民族意識光環發酵後的結果 引用:
會嗎? 「雙瞳」裡面,我覺得最有「國外水準氣勢」的畫面,是開場哥倫比亞三星那個Logo畫面(笑) 至於「雙瞳」造就「海角七號」 恕我愚昧,從資金來源、拍攝手法到行銷方式,我完全無法找出這兩部片的相關的點 而「通天神探狄仁傑」嚴格說來是美資的港/中片,好萊塢投資港片應該比投資台片要早,香港使用好萊塢拍攝手法也比台灣要早,除了兩部都跟梁家輝、陳國富有關之外,也扯不上這片是受雙瞳「造就」的 至於「劍雨」,這部我比較沒研究 |
引用:
簡單的說就是張藝謀沒有拍大成本片的本事。 張的幾部成名作成本都不高,賣點也都不是場面。 這個其實頗符合所謂的彼得定律,即「在任何一個組織體系中,任何人都會由原來能夠勝任的職位 , 晉升到他無法勝任的職位。」 在導演這個組織體系裡,預算的多寡其實某種程度代表了職位的高低。 當然啦,我很同意「有關係就沒關係」(笑) 同樣是拿到大錢(15,000,000 USD,約5億台幣),李安就能拍出臥虎藏龍那種質感的東西。 我倒覺得可以把近幾年華語圈的大製作片子拿來比較一下,這應該會是個滿有趣的命題。 |
引用:
我是持比較悲觀的態度,這一次並不是片商整個投資,而是魏德聖東湊西湊弄來的 也就是說,以華人圈來看,真正能拿到大預算的,排除掉政治因素之外,應該也只有李安能拿到這種水準的預算 這一方面是因為台灣的市場不夠大,整個台灣最大的票房能到10億幾乎是極限了,換算成本,大概也只能有個3億左右,這也不過就是1千萬美金,大概是好萊塢的小製作而已 我是覺得透過海角七號、艋舺、那些年這幾部片的模式會比較適合台灣電影 約台幣3000到5000萬左右的預算,賣座大概一億到兩億 當整個市場建立起來之後,電影圈才能成為可以養家活口的行業,才會有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加入 |
其實上集第一天上映我就去看了,老實說有點小失望。
感覺上,這的確是一部大製作,水準不輸好萊嗚的商業大片。 以國片的水準來說也的確是個里程碑 但若是把標準放大到全世界去競爭 要找到商業與深度並重的經典大片能強過這片的 其實也沒這麼難 不過這片的確有跟好萊嗚大片一爭雌雄的本錢 這是不爭的事實 至少最近這三個月來我看過的電影包含外片 還沒有這片這麼有看頭的 只是老實說好看歸好看,但只怕沒有好看到能賣到14億 頂多7億左右應該就差不多了 而在看過下集之後 對這片有更多的加分,現在仔細回想 至少變型金鋼3我在電影院有一半的時間在睡覺 看這片我是從頭看到尾 平常看電影總習慣看到一半去廁所 看這片我被震驚到連上廁所都忘記了 上集是著重在整體故事的鋪排, 所以深度比下集高,但是商業性較為不足 但是下集則要把所有鋪排的點全部爆出來 所以就是一直殺殺殺,要不然就一直哭哭哭 很多商業片用到的煽情手法,在下集會大量出現 (比如說巴萬無雙,女人上吊等等) 如果覺得上集不夠商業不夠爽的 看完下集會覺得很滿足 當然上集會看到的缺點下集也看的到 比如說敘事的節奏混亂這點也跟上集一樣 要有點心理準備就是 結論,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但至少優點遠大於缺點 今天我還要再衝一次下集 |
引用:
呃… 雙瞳的班底,有魏德聖、陳國富、蘇照彬 因為出資者的關係,台灣在那次能與美國團隊、澳洲團隊交流、學習 |
之前不是看到很多相關文章有提到呀
魏導拍這片之所以會花到七億,主要的原因是因為 當初開拍之初,原本說要出錢的投資人臨時反悔收手 因為他們不相信照魏導的拍法,能讓他賺到錢 可是電影已經開拍了,絕對不能停 沒錢拍只好拖下去,可是員工的薪水還是要照付 所以只好一邊拍一邊想辨法找資金 一拖再拖,所以需要的資金就變的愈來愈多 如果一開始沒有這麼多變數,應該一開始籌到的資本應該就夠了 未必就需要再追加預算。 更何況跟雙瞳相比,很多東西在台灣沒有拍商業大片經驗的人材 所花的錢應該大多數都是學費,拍完這片之後對整個台灣電影團隊來說 這無形的資產才是最難得的 |
引用:
不能否認,魏導拍這片真的很有種,也真的創造了國片的里程碑;但其能力確有不足的地方,也不能否認。 如果電影賣座,獲利夠多的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將本片重新後製一次?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9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