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面板、晶圓將赴陸 綠委憂:台灣將有百萬人面臨失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1081)
|
|---|
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過很多DPP的人私底下去密會大陸高官 卻是不爭的事實 欺騙台灣人民騙很大 所以他講出來的話聽聽就好 台灣不過去大陸只是死更慘而已 |
引用:
可是一堆人只會用嘴拼經濟阿, 你看看樓上那幾個, 每次都是這些人,用嘴砲拼經濟,******護台灣, 有哪一個有競爭力的? :laugh: :laugh: :laugh: 這個問題討論幾萬次了吧? |
引用:
股權分配和很多限制,大都跟中國無關。現在大多數有這樣限制的公司,僅以跟軍事武器和機密高科技的產業有關。舉例,如果漢翔要去某親台國家設立公司,用取當地便宜人力資源,政府應該就要限制漢翔在外的分公司股權分配。 但是,這類型公司,本身要去中國很難。波音也很想去中國... 所以是有,但是頂多是親近國家。不過台灣政府如果打算把所有東西都開放出去,那應該是視中國為親近的國家,這類東西應該就可開始限制。 對外國投資多少,對本國投資多少的限制,現在只僅建立在道德上。但是我看不出來為何不該被做到。世界各國很多政治人物選舉時喊了喊,上去就不吭聲了。在這我歸罪於官商勾結,並不是構思不好。當然,要是這個構思真的有問題,也歡迎任何網友來挑戰。我不一定是對的,只是交流而已。 在外營收抽稅,很多國家都有,只是台灣可能抽不到,因為台灣稅本身就太少了。 但是如果你要從美、日、加這邊來看這種例子,是真的不多。很多都只是想法,或被用在極端例子(如軍事),並未普遍實現。最主要是因為美、加幾乎已經一體,而美加、日的國內市場本身就夠大,會逼的企業留住一定的人在自己國家內,並不會放棄自己國家的市場。所以即使這些國家有非常多跑到中國設立甚至研發中心,他們都還是會在國內留置一定人數的行銷、創意和技術人員。 可是台灣就不同了。 重點是,中國打壓下,台灣不可能跟其他國家簽訂 FTA。台灣簽了 ECFA 後,中國也還是不可能讓台灣跟其他國家簽 FTA,除非政府有辦法做到讓中國停止打壓,可是這是中國手上的一張可以不用武力戰勝的王牌,不可能會答應的。所以因為 ECFA 跑走的,絕對是需要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公司以及需要進口原料到台灣的公司。到中國生產外銷,可以用中國廣大的 FTA 進行免關稅。接著會跑走的,是被上面公司回銷台灣影響的公司。 行銷、創意和技術人員是否會滯留台灣?幹嘛滯留台灣?中國跟美、日、加的文化差距甚大,光是語言就不通。而台灣又沒這點隔閡。 請問這樣大家都跑走後... ... 台灣還剩什麼? :confused: 觀光?喔∼博奕又被取消... 真的要堅持 ECFA 要簽,除非中國准許開放所有國家跟台灣簽訂 FTA,我才會改為贊同。有了 FTA 加上臺灣政府的補助,肯定會吸引不少公司留在臺灣,又不會被邊緣化。 |
引用:
我想問題在於如果由政府來限制一些對外投資相對要對內投資多少金額 這在世界各國來看都是沒有聽說過的 如果對一些敏感性的產業設限 ok,這沒問題因為很多國家都這樣作 但每個國家都可以做的產業還來這樣玩呢? 這種明顯違反WTO規定的,可以這樣明著來幹嗎? 想辦法提升產業在台灣投資的意願才是正道吧 |
引用:
從台灣股市募集資金,在台灣銀行借貸資金 掏空台灣投資大陸,這樣對台灣真的好嗎? 不管哪個國家都會限制高科技外移,面板、晶圓雖然在國外不算甚麼 但是在台灣,這已經是台灣的最高科技,能不限制他們技術外移嗎? 美國連自己本國公司要合併都要經過審核,更不要說技術要外移 不要以為國外政府就是放任企業自由的 |
引用:
這樣違反 WTO 規定?請問哪一條呀? :p 今天這並不是限制進出口和其他 trade barrier 耶... |
引用:
我上篇是對於另一位網兄所提的: 對外投資多少相對的要對內投資多少 問題是: 如何在不違反WTO規定下來實行? 企業會不直接變身為外商? 如果你說的是直接限制不準對外投資此類產業,是可以這樣玩,但還是要面對企業化身為外商的問題,而且會更積極 企業不會留在無法大展拳腳的地方 就我所知有很多台灣的大企業一步一步的正進行著在別國上市的動作 如把企業的一部份切開來在外國上市,漸漸削減台灣官方能控制的範圍 最後再由別國上市的公司把台灣公司買下來,台灣總公司變成台灣分公司,變成徹頭徹尾的外商 台灣20強國際品牌的旺旺已經是外商了,台灣以前還可以對整個企業集團徵稅,現在只能徵到台灣分公司的稅,也流失了一堆工作(分公司不需一堆人) 工作機會流到"總公司"所在的國家 我只看到一堆人很高興的說限制、限制 卻沒有看到任何人對於台灣企業的外資化有任何感覺 當一個企業把根從台灣拔起來的時候,你要叫他再回來絕對沒有那麼簡單 我還是那一句話,給企業能在這塊土地上茁壯的環境 而不是讓他們慢慢死去或被逼著出走 |
引用:
沒有違反嗎? 我對WTO的條款沒研究 好吧,那肯定是讓你找到WTO這麼多會員國都沒想到的漏洞了 很好! |
引用:
再針對這點補充 當企業變身為外商 再在台灣發行TDR或第二上市 還是可以在台灣募集資金,你還管不了他哩! 現在不是一堆總部在大陸的企業正在這樣玩嗎? 你有想到這些事嗎? 有想要去經濟部抗議嗎? |
引用:
是的,企業是有可能直接變成外商沒錯。 如果變成外商後再大舉抽關稅,又會被 WTO 罰,台灣本身市場又不夠大,無法整個吸引住企業留守。 大多數的 Trade Barrier 都會被 WTO 規範到,其他例如這個又可能會讓企業出走,這樣也多少失去原有的意義。 我再想想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再拿上來討論。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