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德美研究發現 黑洞質量遠高於預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6673)

polopo 2009-06-20 07:53 AM

引用:
作者Adsmt
靠近黑洞時,任何物體都會被強大的潮汐力扯成碎片。接著再跌落黑洞,永無超生之日。

阿鼻地獄 :shock: 無間地域 :shock:

polopo 2009-06-20 07:55 AM

引用:
作者Adsmt
大爆炸會膨脹,但膨脹不是大爆炸。大爆炸已經過去一百億年左右了。

目前觀測的情形是,宇宙處於「加速膨脹」的狀態(這可能和具有反重力效用的「暗能量」有關)。

因此宇宙未來是,除了附近和我們成一個群體的星系在彼此靠近,剩下的星系都是在加速遠離我們。

這意味著,久遠的未來,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等等幾個星系會合成一個巨無霸星系,但其他星系則消失在我們能觀測的範圍之外,因為加速膨脹的結果,使得其他星系最終遠離我們的速度超過了光速,所以我們永遠再也看不到他們。(不要問為什麼可以超光速,愛因斯坦不是說不能嗎?不能超光速是狹義相對論的限制,愛因斯坦後來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限制,而狹義相對論只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特例)

因此久遠未來的我們子孫,觀測宇宙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極大的星系之中,這個星系有以兆計的恆星,且直徑有數百萬光年之普。但在這個超大星系之...

怎麼聽起來好恐怖呀

XElem 2009-06-20 10:05 AM

引用:
作者polopo
怎麼聽起來好恐怖呀


呵呵....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宇宙擴張或收縮論等....都只是推測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小學時的馬達模型實驗....其中有個組件『線圈』
還記得該線圈單獨通電時,『磁力線』是如何描繪的嗎....!?

或者所謂的『黑洞;宇宙』就有點像該『線圈磁力線』模型
而偶們看到的星系等就如同在該磁力線上流轉的磁性灰塵....

因此在該上半部,偶們總覺得是宇宙大爆炸∼宇宙正無限擴張....
但是在該下半部,偶們卻覺得是宇宙大回溯∼宇宙正回歸奇點....

套句道家滴說法:『無始亦無終∼太極生兩儀....一體兩面....無限輪迴』
哈哈....大伙所謂的科學談得那麼激烈....偶亂入一些玄學∼博君一笑.... :p r2

PS:
偶以上假想宇宙模型,相信版上諸多高手有辦法做出該實體動態模型吧....
偶就不獻醜了....哈哈.... :agree:

momoo0o0o 2009-06-20 11:22 AM

引用:
作者polopo
怎麼聽起來好恐怖呀


三四個月前的牛頓就是在說這件事

你可以去圖書館看看

雖然恐怖...但是不知道幾百億年才會發生的事了

恆星都燒光光

只剩黑洞的世界

最後黑洞全部蒸發

只剩下原子的世界

質子中子因為衰變所以分裂成夸克

這根本是經過恆河沙的時間了 :stupefy:

warlordean 2009-06-20 12:09 PM

引用:
作者-HY-
不會太久以前, 人類也還以為世界是平的
當時也普遍認為這些是正確的

我不是說愛因斯坦錯
而是很多大家所講的東西都是理論

真正的事情人類不懂的實在太多了


以全世界來說應該沒有普遍,更早以前許多民族認為是圓的。

如果合乎經驗法則和邏輯,認為世界是平很合理(科學)。
但如果航海民族常看到桅杆隱沒現象,
還是推論不出就很腦殘了

supermaxfight 2009-06-20 02:03 PM

引用:
作者polopo
阿鼻地獄 :shock: 無間地域 :shock:

撕裂地平線是部好電影 :like:

FlyNews 2009-06-20 03:42 PM

引用:
作者Adsmt
呵呵,搞到最後大家都被他搞混了。
其實我一開始說的是黑洞「中心噴射流」不是黑洞輻射(這裡指定為是霍金輻射)。
中心噴射流包含 x, r 射線,及接近光速噴出的氣體離子

噴射流和堆積圓盤是已經實際觀測到的證據,這沒什麼好辯的了。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ole-picture.jpg

因為只有你的回覆是針對黑洞理論,
其他人的回覆幾乎都是鬼扯,或避而不談我所質疑的黑洞的重力現象
所以我只對你提出做的回覆。

霍金輻射同樣是拿量子力學來解釋中心噴流現象(霍金輻射)。
不管那個肌肉萎縮的霍金定義的中心噴流(霍金輻射)是多還是少,
同樣無法解釋我之前提到為何黑洞把光吸進去,卻又把伽碼射線吐出來?
這就代表黑洞並沒有那麼強大的重力!

也就是視覺上的"黑洞"應該會存在,
但鬼扯到有強大重力把光都吸進去甚至扭曲空間的黑洞應該不存在!

當有強大重力的黑洞鬼扯到不行時,就會有個"奇異點",做為讓你隨便鬼扯的依據。
反正都沒人知道"奇異點"是什麼,就可以隨便亂掰,就像亞當夏娃一樣,
也就是相信有"奇異點"並奉為真理的人,就和相信上帝一樣,是屬於宗教,並不是物理。

為什麼之前的黑洞沒有中心噴流?
可能早期的電波望遠鏡觀察到真的就像黑洞,
只不過電波望遠鏡愈來愈進步,當然就可以觀察到愈來愈多輻射! :D

parischo 2009-06-20 09:28 PM

引用:
作者warlordean
以全世界來說應該沒有普遍,更早以前許多民族認為是圓的。

如果合乎經驗法則和邏輯,認為世界是平很合理(科學)。
但如果航海民族常看到桅杆隱沒現象,
還是推論不出就很腦殘了

根據傳說,"畢達哥拉斯"(發現"畢氏定理"的那位仁兄)首先發現這種現象.........但是,小弟實在十分懷疑...........

"畢氏"活著時,還沒有望遠鏡.........學過物理光學的網友可以算一下,以眼睛瞳孔的鑑別度來說,可以鑑別出船桅和船身(不把它們只看成一個點)的距離,根本無法造成明顯可得的地表弧度............也就是說,那個傳說,應該是假的.........

至於望遠鏡發明後,能看到這種現象就不無可能了.............不過第一個望遠鏡由"伽利略"所發明,"伽利略"1564年出生,但早在1522年"麥哲倫"就證明了地球是球形,所以,就算是能藉由望遠鏡來觀察桅杆隱沒現象,以判斷地球是球形,也是在已知地球是球形的的事實後,才放的馬後砲罷了..................

至於有網友說西方人比較笨,以為世界是平的,那倒不然.........早在西元前三百多年"亞里斯多德"就藉由"月食"的現象,理解世界是球形的.................

夜鴞 2009-06-20 10:14 PM

引用:
作者FlyNews
因為只有你的回覆是針對黑洞理論,
其他人的回覆幾乎都是鬼扯,或避而不談我所質疑的黑洞的重力現象
所以我只對你提出做的回覆。

霍金輻射同樣是拿量子力學來解釋中心噴流現象(霍金輻射)。
不管那個肌肉萎縮的霍金定義的中心噴流(霍金輻射)是多還是少,
同樣無法解釋我之前提到為何黑洞把光吸進去,卻又把伽碼射線吐出來?
這就代表黑洞並沒有那麼強大的重力!
.
.
.

因為黑洞是漏斗狀的,如同颱風眼中心沒有風一樣的意思...

之前看Discovery 的霍金看宇宙節目中有提到,黑洞理論是極複雜極多的數學運算,如果你要
質疑,是否也應該用數學的方式,而不是玩文字遊戲??不過在此之前,先拿E=MC^2熱熱身吧 :D

論愛因斯坦特殊相對論E=MC2的錯誤

還有,霍金的肌肉萎縮症使他不只無法行動,甚至無法拿筆,所以某些數學運算是在他腦中進
行的,對於這樣的人就算不認同他,也該給予一些起碼的尊重

鄉長 2009-06-20 10:18 PM

引用:
作者XElem
呵呵....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宇宙擴張或收縮論等....都只是推測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小學時的馬達模型實驗....其中有個組件『線圈』
還記得該線圈單獨通電時,『磁力線』是如何描繪的嗎....!?
或者所謂的『黑洞;宇宙』就有點像該『線圈磁力線』模型
而偶們看到的星系等就如同在該磁力線上流轉的磁性灰塵....
因此在該上半部,偶們總覺得是宇宙大爆炸∼宇宙正無限擴張....
但是在該下半部,偶們卻覺得是宇宙大回溯∼宇宙正回歸奇點....
套句道家滴說法:『無始亦無終∼太極生兩儀....一體兩面....無限輪迴』
哈哈....大伙所謂的科學談得那麼激烈....偶亂入一些玄學∼博君一笑.... :p r2
PS:
偶以上假想宇宙模型,相信版上諸多高手有辦法做出該實體動態模型吧....
偶就不獻醜了....哈哈.... :agree:

不是這樣哦,宇宙膨脹並不是"推測"出來的, 而是先有觀測結果,才有理論解釋。
最早由哈伯觀測宇宙許多星系,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幾乎所有星系都有紅位偏移,也就是都在遠離我們,且越遠的跑越快。
唯一能解釋這種現象的,就是宇宙膨脹,所以後來許多科學家都根據這個結果發展出許多宇宙膨脹的模型

這裡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在哈伯發現宇宙膨脹的事實前,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恆古不變,但愛因斯坦卻從他的廣義相對論推測出宇宙不可能是靜止的。於是他擅自加了一個 "宇宙常數", "強迫" 宇宙靜止
結果後來哈伯發現宇宙膨脹的事實,愛因斯坦只好說:這是我一生最大的錯誤!

至於目前新的觀測結果,發現宇宙是在加速膨脹中,也就是愈來愈快,一去不回,所以不會有縮回來的情形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