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上萬流浪、超額、實習教師 今上街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99493)
|
|---|
引用:
我也很同意你的第一段 進入這個 念這個 都是他們當初填自願時自個填的 並沒有人拿刀子威脅他們 換個角度想 今天沒工作保障的不只他們這群讀教育的 要是每個沒有工作保障的都上街頭抗議 那全台灣365行 是不是每天都一群不同的人上街頭抗議就好了 當初大可不選這種自願 而不是到頭來跟政府抗議要求說沒工作保障工作機會 |
引用:
你想到這裡, 應該想深一點下去, 為什麼這環境, 不允許各式各樣的人去發揮長才. 就像去年在山上觀察台灣水鹿的那位朋友事件一樣, 這樣的人在台灣有多少生存空間呢? 會有那麼多人想考老師, 除了真正心懷作育英才的人外, 很大多數也是為了有碗穩定的飯吃吧, 至於自己心裡真正想做的, 是不是真的能養活自己、家人呢? 政府的責任是什麼?誰能來定出方向?誰來給希望?如果說所有的責任都在個人身上, 那麼, 我們要這政府幹嘛? |
引用:
其他行業是否供需失衡更大?我是不知道,如果有的話...那也是教育部的政策有問題...所以其他人也不應漠視政府亂搞教育政策 至於拿主管和教師比..您的比喻不太恰當..要比的話..也應該拿學校的主任和企業主管來比,的確,學校主任的業務和教書沒啥關係,因為他一個星期才教兩節課.此外,一個企業用人當然希望找到專長符合的人材,學校也是. 我是指報考”台大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的人變少了,而且比以前容易錄取多了,並不是指師大變差 |
引用:
同樣的如果所以的責任都要政府全部負擔 那這樣的人民也未免太...... |
引用:
不是所有的事情, 都適合由市場機制來衡量, 就算自由如美國也一樣.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這全世界都無可否認, 既然如此重要, 要以市場機制去看待, 未免也太輕率了, 難道虧本了, 教育就不辦了嗎? 政府開放師資, 難道不應該預見現在這些問題, 而做好節制?所謂任由市場機制調整, 在我看來, 乾脆把教育當作菜市場買菜算了, 實在看不出來教育號稱國之根本的重要性有多高. |
引用:
ㄟ, 我的結論也沒這麼說吧. :jolin: 我是認為撇開那些人的教師身分, 他們依然有自由去為了自己的權益做任何街頭行動. 有因就有果, 以前沒有開放師資的時候, 是不是也很多人想搶當老師的飯碗?政府做這個決定, 難道沒有去思考過可能的後果?走一步算一步嗎?少子化也不是今天才開始的, 這種事情一定會有趨勢跟預兆, 難道升斗小民的我們看不出來, 連做這些決定的人也看不出來? 想一想, 這樣的情況不也反映了很多事情, 以前經濟大好的時候, 誰要當老師; 現在卻一堆人想搶這飯碗, 不也表示了社會現況的另一面/ |
引用:
我只是補充而以 沒別的意思 :) 如有誤會請見諒 :ase :ase :ase |
引用:
我沒有說投資師大有錯,只是說不同的選擇都會有問題在,請不要錯看我的發言 我也不是以排名來論師大的優劣,反而是覺得菁英論根本是前提錯誤的結論 台大生為什麼就不能教國中小生 唸台大的科系可能是希望獲得更深入的專業知識 然而教書可能是他的志業,為什麼不能這樣子呢? 哪有什麼大炮打螞蟻的問題 只要他有足夠的教育知識與能力,如果又還能結合其他學門的專業,這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要限制這些有能力的其他學校學生,明明師範體系能提供的其他學門專業是相當的少 教育應該是要更廣泛的,不是懂得教學理論和寫計畫就能稱得上教育的專業 各學門的專業都可以與教學內容結合,有不同領域人才加入教學領域 才能使未來的下一代,獲得更多元性,更多層面的學習方向 然而,不管是誰想投入ewings所謂"毫無生產力的師資班黑洞" 那都是他個人的自由,他自己就得要能評估未來從事教職的可能性 什麼事情對他而言是重要的,是值得的,划算的,有意義的,都是要自行評量的 但絕對不是考不上或是預估未來考不上,卻要別人來為你的選擇負責任 如果ewings你認為修教育學程或當老師花的時間成本這麼不重要 那大可以不要考慮走這條路,你可以不要被犧牲 其他那些所謂的優秀人才要走什麼路,那是他們的自由意志 他們喜歡頂著高材生的名號賣雞排,也沒人有權力不讓他們這麼做 相對的,他們想去教書,也是得憑他們自己的本事來拼一拼 另外再提一下菁英論 真不知道如果從事老師的人,抱持著菁英論的想法會是什麼結果 個人覺得,如果老師始終抱持這種想法,反而會讓我們退回以前那種只為考試的教育體制 認定學生就是要能夠擠進所謂的菁英裡面,反而忽略每個學生的特殊性 這才是反而使得國家競爭力不如人的最大問題 |
引用:
還是一句話,責任還是在自己身上 每個人要的方向都不一樣,所謂的政府也只能定出個一般可接受政策 但卻沒辦法幫"每個人"都提供發展機會 沒有什麼叫做不允許各式各樣的人發展長才 我個人當初選唸的也是一個所謂的冷門科系 如果只從工作的角度來看,當初絕對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從個人的知識與學問的獲得來看,這對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所有事情都是有他利益衝突之所在,沒有任何事都能盡如人意 相要有個穩定的飯吃,那也得要好好打拼一番來獲得這樣的機會 如果事事都要靠別人,就不要抱怨別人做得不好 如果當老師的還要靠別人來幫他決定自己方向,那我們的下一代又是要誰來引領他們的方向 |
引用:
那樣的人在台灣的生存空間必然比只想作老師的人大 因為他肯作,因為他肯學,因為他有他的理想 他不會把問題只推到太管處處長身上,不會推到錯誤認知的社會大眾身上 為何我會這樣說,因為這類人我就認識好幾個 環境不好是一回事,但他們在意的不是環境多差,而是自己能發揮到什麼程度 鴻海的老董回答新加坡主事者問他台灣政府作了什麼,才能有這樣強的企業 他回答:台灣的政府什麼也沒作,什麼也沒幫,所以才有這樣的鴻海出現 不否認評鑑制度是該建立,但手拿教師資格的人,真的就只能死抱那份證明 巴望政府把教師人數增加,政府多花錢養一堆教師嗎 靠關係進學校這檔事,我聽過很多朋友在說 但也見到過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被徵上的學弟妹們 他們沒靠關係,就靠自個的能力 有時是靠運氣,一位學弟的女友因為學弟會認植物,所以多少也學了一些 結果她去應徵大安森林公園附近某學校的教師 正因為她會認植物這項能力,讓她脫穎而出 誰想的到,一項大學的興趣,會在這種時候派上用場 如果把徵上的教師全部用靠關係才上一句打死 我覺得這是師範生對靠真材實料徵上的人最大的污辱 有去上師資班的人,可不是所有人都會去作教師 他們本就有原來的本職學能,真想作老師的,那就會真的花時間、力氣去準備 有些人只是讀一讀多拿一個籌碼在手 反觀有些師範體系出來的,把寶全壓在作教師上 那五年的學習,其實不只是可以作教師,還可以作很多事情 我們可以期待政府作的更好,但我們不能死等環境改變來讓自己生存下去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5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