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央行打壓房產的反效果...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9529)
|
|---|
引用:
小建兄 我正和他在交手不動產以市價課稅的事 基本上都是大家嘴砲而已 與現實無關 :laugh: 而現實就是.......炒房炒樓在台灣是不可能被防止的 :laugh: |
市價課稅,實務上難行(請自找理由及漏洞),所以才有公告現值課稅的產生。
以漲價來課稅(例:500進,3 年後,700出,賺200,200政府抽120)實務上也難行,舉例:100年1月1日實行,在那之前全台會左右上下樓互相買賣,本1000萬的房,書面會以100000萬成交,估100年內買賣都不用稅。 |
引用:
市場又不是只有政府在做 權值股票的籌碼外資可說是無窮無盡 不值錢的股票炒過頭 外資自然拿來當提款機 無法像小型股以籌碼戰來壓制下殺賣壓(沒有人有大量股票賣) |
戶籍法規定六個月不在國內的就會停籍
那麼所持有的房產算不算是空屋? 打掛我們這票出差客啊? 另外,已經持有房產的人,難道算是有罪嗎? 如果要按市價課稅,請先回復到我買房時間點,讓政府按市價收走我的房產。 老子不願意買可以吧? |
引用:
其實價值由屋主報價就可以了。(例如2000萬的房子報500萬) 然後下次交易時,交易價差課稅100%。 |
引用:
GDP跟企業獲利才是重點, 股價有嚴重的心理因素, 也是一種頗虛的東西, 經常也波動很大,不覺得有啥. |
關於按照市價課稅,其實應該有兩種稅,
一種是持有房屋的稅(房屋稅),一種是交易利差(財產交易所得稅) 個人認為要做到抑制炒作,是要靠交易所得稅. 也就是國父講的漲價歸公的意思. 當然不會完全歸公,大概30%~40%歸公吧. 如果照市價課稅,房屋稅應該要調低,1%~2%應該是太高了. |
引用:
要抵抗價差,那也只能用一次而已. 轉手一次以後又可以課到稅了 1000 -> 100000 (假交易,洗成本) 100000 -> 1500 (賣出, 因為洗成本,可幫助逃過交易稅一次) 1500 -> 2000 (再轉手, 要繳稅) |
引用:
一,我也是100000跟他買,付了1500,屋主也交屋給我,其他的錢屋主說開張本票給他,等有錢再慢慢付,(他私下也開張本票給我,等3年後雙方的本票會自動失效,這樣就沒欠屋主錢了。) 二,賠錢政府要不要退稅?我500賣1000,政府說我賺500,這500要我課稅,1000買的人後來賣500,賠500,這賠的500的稅,政府要不要退稅回給他? |
我認為觀察重點在財政部
財政部才是出手重點! 打壓房市,就金融面主要有兩方面 1.貨幣政策---央行---打壓面廣,但僅止於資金面供給限縮 不能很精準打到真正炒作者! 例如升息!對於口袋身的投資客,出租抵調利息費用,長期抗爭即可 而小百姓口袋不深,若是貸款成數高,利息高低影響差異極大! 2.財政政策---財政部--可以擬定各種方案,針對個別狀況加以課稅 例如:閒置空地稅(可以縮減年限或提高稅額),以避免財團養地 例如:名下第幾間房子以後,採累進增加稅率 例如:幾年之內週轉第幾次出去的房子,訂出高稅率 諸如此類,都可以研究討論設定 財政政策可以針對很多狀況,設定不同稅率與稅別 精準性高,也不會輕易打到小老百姓! 現在財政部都沒真正出招 只有彭淮南出來喊話,道德勸說,銀行監督等非強制性/非積極性手段!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政府目前以名目經濟成長率為首要考量 這也是執政者一直想對民眾交代的 執政者希望能拿出漂亮的經濟成長率數字! 所以萬一鬧巧成拙,引發金融危機連鎖反應,這是執政者最不想面對的! 但我認為,房價越高,以後拆彈難度更高! 日本跟美國同樣的地方都是房地產引爆,重創經濟 日本跟美國不一樣的地方 同樣是房地產泡沫 日本沒落10年以上了 但美國有FED可以印鈔票,調控國際通用貨幣--美元 可就算美國有獨一無二的金融武器,回首2年來 美國元氣只恢復到40-50%(巴菲特這2天說的) 而且美國貨幣政策跟財政政策招示已經快用罄 未來能否完全恢復元氣仍未知 由此可知 有彈堪拆直須拆 莫待無彈空折LP(就是房地產泡沫爆炸了,沒辦法救了 最後不少炒家只能捏LP自爆,像當年日本投資客自殺潮)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