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量身打造,1100W電源供應器改造實錄﹝電源改裝﹞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70570)

wcyt325 2006-11-21 04:42 PM

除了屌 還是屌

光是這些硬碟 就嚇死人的多~
再看到記憶體 還是 嚇死我的多~
看到這篇 真的 看傻了我的眼阿~~

還有 真的 改的 非常乾淨美觀~~ 請受小弟一拜

PC3 2006-11-21 10:33 PM

恩~
原來如此...
又受教了~

3.5mS....若再高頻率多次切換下,
這數值會造成蠻大的負擔吧....

有些事情還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以現有的零件樣式,且受限於一般印刷IC版,
要做到理想的迴路狀態
我想可能得透過3D組立才有法構成,
不然就是得有高超的2D佈件或IC版設計能力,
又得應付量產時的難易度,
這行飯可似乎真不是一般外行人想像的到的

像我這外行的也只能說說閒話....Orz

話說您是否有考慮替Power直上銅片與熱導管....炸....

LSI狼 2006-11-22 12:53 AM

功率元件因為G極以及D-S極間信號屬於脈流,元件引腳或是PCB、導線除了電阻外還會有寄生電感以及寄生電容問題,造成電路不必要的額外容抗以及感抗,較普遍的改善的方法就是在引腳加上磁珠或是在小信號控制線採用隔離線材盡量避免掉這類問題。
電壓回授部分,大多數電源供應器僅會在3.3V上將回授設計在最終處,也就是連接器,主要是避免掉線路壓降的問題,但設計嚴謹的電源供應器在5V以及12V同樣會將回授設計在連接器上,回授用意主要是回饋信號給控制電路,隨電壓變動去調整輸出,所以當線路加長時,回授點也需要改變,否則容易在末端產生較大壓降。
加上EMI磁環的好處是可以過濾掉不必要的雜訊,但是因為成本問題,目前少有電源供應器如此做。

chunyan0001 2006-11-22 01:58 AM

引用:
作者LSI狼
功率元件因為G極以及D-S極間信號屬於脈流,元件引腳或是PCB、導線除了電阻外還會有寄生電感以及寄生電容問題,造成電路不必要的額外容抗以及感抗,較普遍的改善的方法就是在引腳加上磁珠或是在小信號控制線採用隔離線材盡量避免掉這類問題。
電壓回授部分,大多數電源供應器僅會在3.3V上將回授設計在最終處,也就是連接器,主要是避免掉線路壓降的問題,但設計嚴謹的電源供應器在5V以及12V同樣會將回授設計在連接器上,回授用意主要是回饋信號給控制電路,隨電壓變動去調整輸出,所以當線路加長時,回授點也需要改變,否則容易在末端產生較大壓降。
加上EMI磁環的好處是可以過濾掉不必要的雜訊,但是因為成本問題,目前少有電源供應器如此做。



感謝狼大的補充說明,我又學到了更多知識。

那就是說,如果最長的線路終端壓降過大的話,
我可以更改12v/5v的偵測點到線路終端囉?

請問狼大您本行就是作Swiitching Power Supply的嗎?

smart99 2006-11-22 02:48 AM

伍告水 ~ 金價喜 "改裝達人" .......

LSI狼 2006-11-22 02:50 AM

引用:
作者chunyan0001
那就是說,如果最長的線路終端壓降過大的話,
我可以更改12v/5v的偵測點到線路終端囉?

電壓回授的問題,一般都是回授至線路最終點,例如您可以將主機板用電源的12V電壓回授端接至CPU 12V 8P,5V回授端接至ATX 24P,至於週邊裝置的就可以接至耗電流最大的迴路上最靠近電源供應器的端子,這樣可以避免掉因為線路內阻產生的壓降問題。

網路的好處就是資訊交流更容易,在下也很佩服您的知識與手工,不用重新Layout就將兩顆電源包在一起,外殼與線材製作也很精細,是難得的改裝。

Arucueid 2006-11-22 04:12 AM

我還不敢這麼做嘞...@@

怕保固失效, 敢這樣拆也真強了...

我頂多就把兩個 power 的輸出整合成一個來用而已...@@

chunyan0001 2006-11-22 03:17 PM

引用:
作者LSI狼
電壓回授的問題,一般都是回授至線路最終點,例如您可以將主機板用電源的12V電壓回授端接至CPU 12V 8P,5V回授端接至ATX 24P,至於週邊裝置的就可以接至耗電流最大的迴路上最靠近電源供應器的端子,這樣可以避免掉因為線路內阻產生的壓降問題。
網路的好處就是資訊交流更容易,在下也很佩服您的知識與手工,不用重新Layout就將兩顆電源包在一起,外殼與線材製作也很精細,是難得的改裝。


了解了,如果下次有把電源供應器拆開修改的話再一併修改好了。
不然每拆一次都要花上好多時間。

其實我是因為手邊可用資源不多,工具也不齊,
所以盡量不要用到特殊加工的改造方案對我來說比較簡單。
所以設計也朝簡單化的方向走。

我也很佩服狼大在power方面的研究。往後還會向您請益,謝謝。


To Gary1978
東西到手總是忍不住改一下,小改跟大改的差別而已,
反正機殼裡剩沒幾個東西是原裝的了,大部分都是無保固的東西。


To wcyt325
其實站上玩比我兇的魔人很多,只是我有寫報告而已....
真正強者都潛水中!


To PC3
有考慮L型導熱片用銅塊CNC成我要的L型尺寸,可以增強熱傳導能力。
無奈銅料價格頗貴,CNC加工也貴,所以用鋁的擋著用。
熱導管則是根本不需要,殺雞焉用牛刀?

要改的話,把切換的晶體還有整流蕭基二極體換成更高等級的零件減少熱損還比較實在。


To smart99
謝謝


To Arucueid
我也猶豫了頗久才決定改下去,
因為看著兩顆POWER線亂七八糟擠在機殼裡我實在受不了。

12q 2006-11-23 07:17 PM

插花問個問題

如果想讓一顆POWER(第二顆) 接上插座後就開啟

不經主機板也不跟主POWER(第一顆 )連動

是不是可以用迴紋針或髮夾直接插在第14 15 PIN來用就好?




我的想法是開機前先把第二顆POWER接上, 之後在按CASE電源鍵啟動第一顆

第二顆POWER負責CPU 4PIN電源

第一顆負責 主機板

這樣就省了麻煩要把兩顆電源的14 15PIN 各相連起來

不過不知道在主機板沒過電的情況下

直接對CPU供電會不會出事啊?

LSI狼 2006-11-24 09:19 AM

引用:
作者12q
插花問個問題

如果想讓一顆POWER(第二顆) 接上插座後就開啟

不經主機板也不跟主POWER(第一顆 )連動

是不是可以用迴紋針或髮夾直接插在第14 15 PIN來用就好?




我的想法是開機前先把第二顆POWER接上, 之後在按CASE電源鍵啟動第一顆

第二顆POWER負責CPU 4PIN電源

第一顆負責 主機板

這樣就省了麻煩要把兩顆電源的14 15PIN 各相連起來

不過不知道在主機板沒過電的情況下

直接對CPU供電會不會出事啊?


相當不建議如此做,建議主機板的ATX24P以及AUX 4P/8P由同一顆電源供應器來供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4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