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社會時事發言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45)
-   -   消费惨迎冰河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48319)

smoguli 2018-06-22 09:03 AM

引用:
作者judoyang
就說個香蕉吧
「五五制」之前,台蕉輸日權完全壟斷在青果輸出公會(即連戰的親家陳查某等人)手上。 蕉農任憑盤剝,根本無利可圖
1963年為避免獨佔壟斷,出口配額實施「五五出口制」,即青果社和出口商的出口配額各佔五成,由每公斤2.8元提高至每公斤3.4元
台灣香蕉外銷至日本賺取的外匯,幾乎佔全台外匯收入的3分之1


你是說蕉價好賺錢放口袋,蕉價差要全民補貼,老了還有低成本老農津貼的蕉農
:confused:

Earstorm-5 2018-06-22 09:07 AM

引用:
作者smoguli
你是說蕉價好賺錢放口袋,蕉價差要全民補貼,老了還有低成本老農津貼的蕉農
:confused:


他是說市場寡占問題, 這利益問題除非有法律規範且"真正平等實施," 不然沒有解方的.

土地問題更嚴重, 就是有人可以.. 這說了要砍頭的.

misman+++ 2018-06-22 09:14 AM

引用:
作者smoguli
然後呢?
這跟上面那則壓榨的扭曲說法一樣 , 還是找不到有什麼特殊貢獻需要獨厚農漁民

而且照這說法難道以後需要獨厚電子業退休勞工嗎?
:unbelief:


所以現在出來吵的那些軍公教有什特殊貢獻嗎....= =??

tonywoo0101 2018-06-22 10:17 AM

引用:
作者虛心受教
公務員有自己繳,勞工會有多少人會自己繳? 基礎公務員還是有很多螺絲釘累得半死,拿死薪水又不能出去賺...辛苦到最後年金還被砍....和基本工資拿的勞退比的確是太高沒錯...但是只能往下比?


目前最主要改革的對象並不是低階低薪的公務員,提這個的確只是模糊焦點! :jolin:

salfonxman 2018-06-22 10:29 AM

所以在1988年前啥都沒有的農民在1995年以後有了3000~8000元的老農津貼是獨厚

然後水電半價,教育補助,所得免稅,宿舍終身居住....etc等等的職業就應該叫做獨尊了吧 :cool:

salfonxman 2018-06-22 10:38 AM

引用:
作者tonywoo0101
目前最主要改革的對象並不是低階低薪的公務員,提這個的確只是模糊焦點! :jolin:

前面不是還有個拿2~3萬已退休者當擋箭牌的人嗎 :rolleyes:

這些人根本也沒在這波被改到,卻老是被說成"受影響",不然就是說越高官改得越少,可見這些說法根本就是沒看過改革方案就在鬼扯蛋 :cool:

ssy1 2018-06-22 10:40 AM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蔡政府正進行的年改,
是從來沒人敢碰觸的正義改革,
不然到國家財經崩潰時,
又如何面對全民的託付?
其實我個人認為改革力道還稍嫌不夠,
只是現階段也只好認可了.

finalhope2010 2018-06-22 10:48 A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我也來大膽預測, 少了這些$他們要怎麼置產房地產? 要怎麼從公務人變成包租公婆?

說真的, 公務人搞包租的挺多, 特別是當初幫人處理類似房地政司的那種... 忘記叫啥了.


親戚是老師~~~跟其他親戚一起買房子整修出租給南科的上班族,我覺得賺外快可以,請誠實納稅。

政府打房實在是太小力了,非自住房持有成本太低也是。

ay1156 2018-06-22 10:54 AM

講到重點
 
引用:
作者salfonxman
所以在1988年前啥都沒有的農民在1995年以後有了3000~8000元的老農津貼是獨厚

然後水電半價,教育補助,所得免稅,宿舍終身居住....etc等等的職業就應該叫做獨尊了吧 :cool:



講到重點

退休金領到掛刺激消費
只刺激到炒房 :laugh: :laugh: :laugh:
用肛門想都知道... 鄉下人說 用 "咖逃屋想也知道"
:stupefy: :stupefy: :stupefy:

ycli6921 2018-06-22 11:11 AM

以前都說公務員是公僕
現在弄得好像經濟火車頭
帶動加薪是他們
刺激經濟也是他們
上面制定政策的人腦袋根本是歪的
自我感覺良好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