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看影片真的是amd的卡比較好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2308)

Lancelot_93 2015-08-29 11:04 PM

聖鬥士星矢 黃金魂 720P影片
神聖衣雅典娜之驚歎。

CmSupp_SuperRes=1 CmSupp_Denoise=2


CmMode_SuperRes=1 CmMode_Denoise=2 CmSupp_Denoise=2


個人還是比較偏向重口頭味,才能表現出重金屬的感覺.... :like:

Lancelot_93 2015-10-03 01:06 PM

引用:
作者TRFMK2
我這邊測試

反而有點反效果... :jolin:
至於好不好就看個人喜好吧


最近小弟在玩 BFRC補幀60FPS+madVR+Dxva Checker 解鎖的三種調校綜合效果
如圖示:


調校前 原1080P畫質


調校後


調校前 原1080P畫質



調校後



BFRC+Dxva Checker 解鎖+madVR R7 260X極限只能開到Lanczos了(60FPS不掉幀情況下),再往下個層級開就會掉幀了。
想要再更強效果的話,只要比R7 260X更高階的應該都可以辦的到(尤其是開到NNIEDI3)。

A卡用戶若有更高階的顯卡可試試看,畫面效果應該會比我測試的還要更好。

小弟敝人顯卡只是R7 260X 看影片能調校玩到這樣的效果,已經算很滿意了。
若更高一點等級的顯卡,畫質應該還可以再調校的更精闢。

再加上BFRC補幀60FPS,我現在如同等於是間接在享受觀賞看"4K 60FPS 電影"。

雖然演算 跟 原生 還是有差,但目前這樣調校的效果已經可以說是打趴現在最普遍的1080P藍光原來的畫質。

大家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東西買回來後,什麼功能從來都沒有用到就自然使用到損壞。
玩家玩顯示卡平常用不到的功能,就會無視它的存在,當你有天會想用到它的時候就會自然重視使用它。

A卡用戶玩家若對觀賞影片有興趣的不妨也來試著玩看看。

orakim 2015-10-04 08:47 AM

sharp不一定是壞事
過度模糊的時候(通常是發生在upscale上),sharp的確有他的用處

一昧的追求sharp則很難說是好事
如果原本毛孔看不太到 硬要sharp成坑坑巴巴的跟原來的不一樣
很難說這個做的好
--
post effect 用了第一個通常必須要接二連三用好幾個來彌補副作用
一直以來我都不建議使用post effect,除非source很慘(解析度低 或很模糊)

尤其denoise 通常會把dither的點弄掉,突顯出dither想要隱蓋的色階
又要deband把色階弄掉,之後可能又太模糊需要sharp

sharp ->denoise ->deband ->sharp,很麻煩 結果也不見的好

Lancelot_93 2015-10-05 11:27 AM

人臉皮膚坑巴巴像月球表面看不習慣的話,這次來測動物與機器人。
都是"金剛" 一個是 KING KONG 另一個是 TRANSFORMERS。


調校前


調校後


動物羽毛線條有呈現出來。

調校前


調校後

金屬紋路也更加明顯。



所有的影像處理,畫質雖有點人工味精化,至於加強畫質、反差、細節、銳利、彩度的就要看狀況了,各有其不同優缺點。

不過至少比原生畫面更佳,但犧牲的是部份場景的景深立體感,可說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orakim 2015-10-05 05:11 PM

...我寫的是 解析度1:1 就不建議去動他 (以上那些圖 大部分我喜歡的是原圖)
一部分原因就像你說的沒景深 銳利感看起來就很假
不過這是個人喜好問題,我不會去干涉這個

sharp 比較適合於upscale
如果真的忍不住想做技術展示,可以拿720p to 1080p
除了圖之外也可以順便附SSIM 之類數據化的資料

我最近是有在弄這個 大致上來說跟顯示卡沒太大關係
而是用BDrip的720p 修補原版BD就存在的問題,讓720p不只看起來跟1080p一樣 某些部份還比原版好
已經有一些結果,不過要到完成有很大一段距離

Lancelot_93 2015-10-05 06:04 PM

引用:
作者orakim
...我寫的是 解析度1:1 就不建議去動他 (以上那些圖 大部分我喜歡的是


影像調整或許是非常深奧的學問(小弟只是個玩家非專家),過猶不及都有其優缺點,很難說調整前後哪個較有優勢。

也希請orakim分享有什麼建議的調整方法參數擷取圖片給大家參考比對交流。 :ase

ts00937488 2015-10-05 07:05 PM

sharp 要用在哪裡、力度多少完全看片源決定,並不是說 upscale OK,1:1就不適合

像日本動畫熟肉字幕組通常都做過 sharp 處理,但 denoise 不是沒做不然就是沒調整好,電視上放大看 ringing 非常明顯,所以720p動畫我不建議 sharp 開太高,sharp、deringing 會建議開 1:4 下去做處理

反之原生 BD 因為畫面乾淨,sharp 就算開很高也不會對畫質造成過多負面影響

雖然 madVR 0.88 會新增 sharp 目的也是提升 upscale 後的解析度,但是連 madshi 也說沒事不建議去啟用

像你說的 BDrip 應該是指壓製沒錯吧,這本來就跟顯卡無關。
只要有一台 5960X +X99 我可以把480p/24p的動畫壓成4K/60p 甚至附帶3D效果

壓製效果要有多好就有多好,時間換取品質罷了

而就我所知目前唯一能在播放時即時進行後處理(sharp, denoise, deband...還有一些雜七雜八)只有 AMD 顯卡能辦到,力度多大也完全能自由調整

老話一句,這沒有絕對標準,還是看片源決定,而 A 卡慢慢琢磨絕對能調到讓你滿意為止

orakim 2015-10-06 03:49 AM

> 反之原生 BD 因為畫面乾淨,sharp 就算開很高也不會對畫質造成過多負面影響
嚴格來說anime 那種本身就沒有太多資訊才可能這樣
一般的影片(實寫) 場景複雜的地方即便是BD(20M)還是可能會髒

BD有他的規格,而這個規格嚴格來說不夠好
8bit YUV很明顯需要 dither 要不然漸層的地方就是色階到處跑
且4:2:0 的chroma sampling 實質上的解析度只有540p也是個問題
基本上你可以說BD在chroma上面規格是很糟糕的

如果把YUV分離 只看UV的樣子就知道chroma糊得很糟糕
實際上如果在對Y 進行SSIM測量,可以知道720p upscale 到1080p SSIM是0.985+
算高到不行的程度,要再高就只能靠流量去衝高,沒有必要在Y上面做sharp
當然UV也有0.98出頭一點點,但是本身過於模糊 即便無失真也還是模糊 這是一定要拿來處理一下

所以我鎖定的對象是chroma(只有chroma 沒有luma)
針對上面提到BD的問題點用deband 跟chroma sharp解決,然後用10bit + 4:4:4存起來
(BDrip的時候一併解決,不太會影響到編碼的速度)
好處是邊緣會比較明確、色塊少很多、沒有dither(也不需要dither),副作用是顏色會鮮艷一些些

基本上我處理的原則是
本身品質就已經不錯的 不需要額外加filter(以我的看法這是多此一舉),對於差的我才會使用filter
另外喜歡調整自己愛好的方式,請便我不妨礙你

> 像你說的 BDrip 應該是指壓製沒錯吧,這本來就跟顯卡無關。
因為編碼只是其中一部份,我處理的不只編碼
特定幾個地方要用到GPU 不過跟哪家的沒關係,主要是可以支援opencl 就好
(目前主流三大廠都有,所以上面才說跟顯示卡沒有太大關係)

處理的過程中也順便發現了AMD fluid motion 只能在4:2:0的輸出下使用
之前4:4:4不能套用特效,使用AMD fluid motion 反而可以用 是因為AMD fluid motion把他弄成4:2:0

> 像你說的 BDrip 應該是指壓製沒錯吧,這本來就跟顯卡無關。
> 只要有一台 5960X +X99 我可以把480p/24p的動畫壓成4K/60p 甚至附帶3D效果
很明顯講的東西完全不同,我這輩子還沒幹過這種無聊的事

> 而就我所知目前唯一能在播放時即時進行後處理(sharp, denoise, deband...
>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只有 AMD 顯卡能辦到,力度多大也完全能自由調整
基本上不需要由AMD來處理,或者應該說正常的使用不需要AMD;
一些東西是可以在編碼的時候解決,再來靠opencl 就夠了

Lancelot_93 2015-10-06 10:35 AM

給樓上,如果光是換螢幕跟播放軟體就能解決一切的話,這整串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討論了。

若閣下有什麼進階式的玩法,不管是理論或是實務操作,可以擷圖測試或是錄影,分享交流給大家。
沒有實物或是軟體調校用過比較過,就直接評論丟一句話"螢幕跟播放軟體有所不同,畫面好不好不是這樣看"這樣只是流於形式的嘴砲而已。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