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情報] 土耳其網站放出推土機測試成績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5579)
|
---|
引用:
我對這點非常有興趣,如果真的做到這樣的話那效能已經不是只提高個30%的級別了,只是還得等明後年以外也要看這些廠商能否真的做的到..... 只是拖到明後年也許Intel的Haswell就會COPY這樣的模式來運作了,當初就是因為FSB架構遇到瓶頸才COPY AMD把記憶體控制器跟HTT內建的架構造就了Core i在性能上的提升與高價! 近期看到HTC併S3的新聞,那天搞不好看到Intel併高通或是德州儀器或Power SGX來改變架構也不意外 :think: |
|
我是很好奇
正式產品上市前,能夠這樣大咧咧的販售ES? 有公司可以不需要簽NDA嗎就能拿到ES? |
引用:
我想這是趨勢,最只要的原因是single thread的執行速度已經是接近物理極限了 也就是說,就算有完美的執行周期,完美的分支預測,完美的快取命中,對於執行效率的 提升也是相當有限,除非有全新的IC設計(光IC ...etc) 最簡單的方式要提升效率就增加執行單位,從過去的core數量之戰,到現在GPU UNIT之戰 有興趣的話其實可以google openCL 拿個最近很紅的bitcoin mining來說 ![]() GPU 用openCL下 同價位的 HD6950 比 i7 2600 4.8Ghz 快80倍 reference https://en.bitcoin.it/wiki/Why_a_GP...ster_than_a_CPU https://en.bitcoin.it/wiki/Mining_hardware_comparison http://hardocp.com/article/2011/07/...ce_comparison/1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enCL |
引用:
比喻成幻燈片是誇張了點,是我沒表達好。 某些遊戲特效少開點,解析度調低點,還是在可以玩的範疇啦~ 或者本身內顯就可以順順跑,但就是要支援較高的DX版本才可以執行。 想表達的就是這樣... :ase |
引用:
其實很多user跟想法....跟各位大大的想法是天差地遠的..... :jolin: :jolin: :jolin: 以前我還在玩wow(60級年代)時,我的室友是用hp evo n620c在玩...= = 我是用桌機在玩,每次看他玩的畫面都慘不忍賭....他也是撐完60年代... (就只是因為不想多花錢買PC。NB是公司配的....免錢) 後來因為他因為要幫家中後輩買NB,所以先買了ASUS F6V來試用(應該沒記錯... :flash: :flash: ) 打WOW的黑龍公主時,他才發現...原來黑龍公主吐息時,地上會冒出火焰...(那他之前RAID是....用心眼開特效嗎..... :jolin: :jolin: ) 試用完....他繼續用公司配的NB玩WOW...(此時公司已換成HP ZT3000....... :unbelief: :unbelief: ) 同樣對比我當時用的桌機的畫面特效....我還是覺得...... :jolin: :jolin: :jolin: |
引用:
用GPU去看fusion 有可能會誤導,因為fusion也是有極限 fusion是cpu+gpu的綜合運算,假設GPU效能是CPU的無限多倍 fusion的極限就會落在CPU有多強、有幾個 (不過在極限之前他就已經遙遙領先無fusion的CPU) 由於目前無fusion程式,把硬解當作Fusion來舉例: E-350硬解影片 CPU loading 是15% (此時GPU loading為6%),純軟解CPU loading 是51% 換算出硬解時 CPU:GPU 運算比例約是30:70 套入アムダールの法則:1/((1-P)+P/N) 參數:P是可平行化佔的比例,N是平行化的核心(在這裡是指與GPU效能相當的CPU個數) 1/((1-0.7)+(0.7/無限大))=3.33 畫成圖的話是這樣(下圖是我用上述條件 用程式畫的) ![]() 以下是解釋 GPU效能是CPU的無限多倍的時候 可以增加CPU單執行緒效能至3.33倍 (註:GPU不管再怎麼強都不可能會讓CPU效能增益超過3.33倍) 由GPU loading 不到7% 這一點來看,在硬解上GPU效能的確蠻像CPU的無限多倍 (即便GPU效能只有CPU的40倍或80倍 增益的倍數也離3.33倍不遠) 把硬解(30:70的fusion程式)當作一個假想fusion範例: 一個小小的E-350 APU (2個bobcat+1個GPU) 總和效能就相當於6.66個bobcat的效能 fusion 運算法改革帶來的效能增益就是這麼誇張 (尤其是他可以用在單執行緒程式這一點很吸引人) |
引用:
那我是不正常的腦袋 ! 我不會要求 內顯 要特效全開, 還要跑的順 ! 那是 中高階卡 的要求 ! 如果 內顯 要特效全開, 還要跑的順, 那 獨立顯卡也不用賣了 ! 對於內顯, 跑的順 及 跑的完(穩定) 就 OK 了 ! 讓我可以玩, 不會當機 就很 OK 阿 ! |
引用:
就算是 AMD 的 FSA 架構 (Fusion的進化方向) 也不是讓 GPU 跑 x86指令集 而是 讓 Computer Language C & C++ 經由 compiler 成 GPU 的指令集 且 OS 可以管理 GPU 的 運算unit, 也就是OS 可以分配 task 給 GPU 運算unit (這裡的 task 是 GPU 可以執行的task) 可以參考 為架構優化持續發展至2014年 AMD Fusion APU 架構將不斷進化 http://www.hkepc.com/6645 及 图形、计算齐头并进:AMD全新架构详解 http://news.mydrivers.com/1/196/196751.htm |
引用:
你誤解了 系統記憶體是GPU自己在使用,GPU跟CPU溝通是經過memory contoller 雖然CPU自己也會用到系統記憶體,但這跟GPU無排斥及優先緒關係 除了一個特別的利用方向外 中間應該不會用到L1 L2 L3 (這個特殊用途就是Fusion) 引用:
fusion的實驗品,可以算Fusion但是功能不完全 且有缺陷 目前無任何Fusion程式、支援fusion的OS,所以即便是屬於fusion也 但也沒有東西可以用 引用:
CPU及GPU memory controller...幾乎全部都有差 指令集?這應該不會是指令集就能改搞定的事 我是覺得這個架構應該要改名字 (AMD之前有個AMD64 架構後來也被稱為x86_64 雖然他還是指令集的存在) 引用:
需與CPU緊密結合,要不然絕大部分運算時間會浪費在傳輸上 引用:
需要軟體支援,至於像不像指令集 這很難講 個人是覺得這已經脫離指令集的程度,而是另一個架個的處理器(可相容x86) 引用:
功耗會維持跟現在Llano一樣的水準 效能嘛應該跟比現在Llano略高(只高一點),跟現在的Llano層級極度類似 可以預期這三年(去年今年明年),就純CPU角度來看效能沒有太大變化 引用:
2013年就完成了,2015是AMD希望軟體跟上的底限 引用:
我覺得你似乎搞錯fusion重點,重點不在把強力GPU跟CPU綁在一起行銷 而是讓GPU介入CPU運算,增加整體效能(不只圖形上的效能,連運算也要) fusion比較像是誘惑人去優化而不是靠市占率來讓人優化 (運算法的改革帶來的增益是在很暴力) fusion不算是額外功能,反倒是APU的核心功能 不像過去一堆人的假設(含我)以為只是替代FPU而已,AMD打算讓他大量介入通用運算(不需要透過OpenCL) 要這樣作 軟體必須要支援Fusion 但不管採用OpenCL或者Fusion 軟體都一樣要重寫 這兩者不同處在 難度跟可適用的範圍 (Fusion遠遠優於OpenCL) 引用:
AMD就只有前面幾年(其他對手來不及推出對應產品)能保證獨家(就像x86_64) 其他部份還要繼續努力,intel 很可能隨後跟著推出fusion (intel 之前想把CPU給GPU化產生的Larrabee 應該蠻適合用在Fusion) fusion 是個公開的架構,基本上AMD是鼓勵 intel 開發相容的Fusion (如果intel 來個不相容的版本,那大家就慘了) 引用:
這一點我上面用硬解舉例那段就可以回覆大部分了 單執行緒 fusion可以追回來2.33倍效能(在CPU:GPU=30:70 的fusion程式上) 只差一半不成問題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