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你覺得 「三隻小豬」 算不算成語?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90147)
|
---|
引用:
新聞是說 94年推出 妳不要妄自引申解釋好嗎 不然怎麼會有修改位子的事實 妳到底看不看得懂呀 |
引用:
妄自引申解釋?! 修改位置的事實?! 所有說法都是媒體說的... 資訊給予大眾不全的也是媒體... 您今天正中媒體下懷了嗎?? 您被媒體牽著鼻子跑了嗎? 還是媒體在這則報導中,善盡了讓大眾知的權利? 附錄的說明文字,媒體讓大眾知道了嗎? 您要不要看清楚教育部是修改什麼? 讓我告訴您... 是「附錄」的檢索功能... 來看看中央社的新聞.. http://www.rti.org.tw/News/NewsCont...=6&NewsID=60342 |
引用:
" 兄台~ 任何人都可能會出錯∼ (還是您不會出錯?) 杜先生出錯,自有公評~~~ 我從來沒有說他說的對喔... " 問題是他的前科紀錄很不良.. 被批是自找的...!! 我可以說他活該嗎?? 在講下去就扯到政治了..:stupefy: 不懂.. 連畫面都有為何還要凹到底?? :confused: |
教育部長杜正勝:「我說ㄟ『你不要像三隻小豬的老大』,三隻小豬的故事你知道嗎?這個就是運用『成語』。」
這頂多稱為造句吧? |
引用:
請問您是對他個人不爽、甚至因為他的行為,引申至這個媒體引爆的案件? 進而引申任何說法都是硬凹? 請不要將焦點模糊掉.. 討論的是「事」不是「人」∼∼ 連新聞網址都有,連附錄說明都有, 所有資料也都齊全,這些就是事實不是嗎? 媒體引導式的新聞我也分析了,您認為硬凹的是誰? (本來不就是在附錄裡面的資料嗎?這可是媒體自己說的喔!!) 仔細想想吧! |
哦, 原來, 一開始看到新聞還不太信, 直到後來看到部長親自現身說法, 才忍不住..... 現在真相大白, 原來錯怪了他, 原來是部長是上了媒體的惡當, 隨他們起舞......
|
引用:
不好意思,您可能誤會了 "本表收錄整理正文時,涉及之語料,其中雖多不宜視為「成語」,但仍具輔助參考價值。" 這段話是用來說明"2. 相關語料參考資料表"這部分的資料 而"三隻小豬"等有爭議之現代用語是放在"專題成語(後改為參考語料)"這個項目裡 與您舉出的上述說明是無關的 其實編審委員將"三隻小豬"列為成語也並無不可,只是大家刻板印象認為成語就應該是 像"三心二意"這樣傳統的用語才算成語。但成語本來就是大家習慣常用的用語用久之後 演變而成的,只是"三隻小豬"用的人不多,把它當成語就覺得怪怪的。不過"七年之癢" 大家就很常用了,所以它被當作成語大部分人就沒意見,其實它跟"三隻小豬"一樣是 從電影小說中被引用的。 譬如廣為人知的"河東獅吼"原本是蘇東坡取笑他朋友的用語,被大家廣為引用後就變成 正式成語了。所以哪天"腦殘白目"廣為人用後也是可以變成成語的 :D |
引用:
妳不是說記者會騙人了嗎 妳怎麼又片面相信這家的呢 如果是這樣 又怎麼叫修改到附錄 當然現在已經是各說各話了 就像妳片面相信一般 只是我相信的與妳相反 |
引用:
感謝 R 兄的提醒~ 的確∼再仔細看一下教育部附錄的資料,編撰附錄時所說明的文字,的確有缺失∼ 不過,並不是非常嚴重的大缺失吧! 委員們也是認為不慎適合當成正式成語,才會收錄於附錄中∼ 否則就直接編入正式成語中就好了不是嗎? 媒體炒作,就是把這些辭語當成正式成語來報導! 昨日教育部的澄清新聞,我想也不會有多少人知道∼ 諸多網兄對杜先生的不滿,也不必過渡延燒∼∼ 他的說詞自有公評∼ 是負面的也是他自己需要背負∼ 誰叫他是大家長∼ 而教育部的資料修正,不就是當初委員們的原意? 只是看不慣部分媒體這次炒作此新聞的手法! |
引用:
很抱歉,不是修改到附錄,「而是這些辭語本來就是在附錄!」 閣下相信的那則新聞裡面有說到啊! 中央社的新聞水準如何,我不必多說∼ 至少不會毫無證據的穿鑿附會∼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3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