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數位相機達人請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3753)
|
|---|
引用:
希望接近人眼靈敏數位相機早日普及化.:) |
2個附加檔案
用imatest去測試了富士x-e1的底片模擬之astia色調,簡單的說
就是檢視原廠調整色彩與黑白階調的方向 大致上色彩是略增飽和度,但是黃色調稍向綠色跑,而膚色對應的 區域的色彩算是準確,沒太大的色偏,應該也是刻意的調整,咖啡 色則飽和度增加很多,可以想見暗褐色會有略帶紅的傾向 黑白階調來看,富士有略微減低高光的對比,但整體中暗調的過渡 對比拉得很大,也就是和其他廠家同樣的曝光條件,高光區域的對 比小,但其他區域卻又對比極大,這樣很容易得出臉拍起來白嫩, 但整體對比很足夠又鮮豔的討喜影像,但要注意明暗對比很大的區 塊,很容易出現色彩階數不夠而造成的banding,特別是將iso拉高 的情況 這些數據都可以分析了,要弄出一模一樣的,根本不困難,我想日 本廠商應該有私下的默契,不會去抄襲對方的色彩 |
引用:
用的鏡頭不一樣,顏色也會有差。 |
引用:
那沒有意義拉 應該說 人眼的構造訴求 對光線的靈敏度(黑白) 遠大於對顏色的靈敏度 |
引用:
富士、松下聯手開發新款 CMOS 新款CMOS的動態範圍高達 14.6 級,已逼近人眼極限15 不過這是實驗室的數據, 實際產品就不知了 如果這新型感光能大幅提升等級, 其實就很夠一般人用了 最新消息是Fuji目前沒有FF的計畫, 當然不代表半年之後沒有, 不過看來目前重心是要放在這新感光上面, 之前的鏡頭都可以繼續沿用 最近跳過XPro2, 直接出XE2, 推測這XPro2就是用這新感光 |
引用:
理論上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這些新技術又常常愛玩文字遊戲,對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給個結果才是真的,個人是這麼覺得啦!希望接近人眼靈敏度的相機能早日普及化.:) |
引用:
其實這一個相反的觀點,要求會相反衝突. 人眼瞳孔幾乎沒有重量,鏡片是有重量的. 越快的對交速度,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鏡片越輕,鏡片越少..去接近瞳孔的無重量,靈敏度. 那是不是意味著畫質變差? 在低畫質 1/1000秒對焦光圈速度,和高畫質慢慢對的取捨上,你會要高畫質還是要超極快呢? 花大錢買單眼,大鏡頭,不就是為了畫質嗎?那為什麼又要比速度? 平衡點在哪,消費者說的,和買的不一定相同,其實是很奇怪的. 還在玩底片,手動歐洲鏡的,是完全要畫質不要速度. 記者是完全要速度,不需畫質..她們都是非常清楚 可是一般人知道兩者不可兼得嗎? |
引用:
顏色雖有差,但至少還能調整,所以個人不很在乎色調,當然能不用調就能接受是最好了.:laugh: |
引用:
只是因為你知道的越多,就會越清楚目前技術不可能而已,所以會去折衷取捨,不然誰不希望相機最好是十項全能,十八般武藝皆精通,超越人眼?所以我也只希望接近人眼相機能早日普及:) |
引用:
抱歉不是說您..您先引引言啦ㄚㄚ.. 數位相機流行以後,反而買了10台底片機,又剛好喜歡AF特殊機 從手動CONTAX鏡又緊又重,到NIKON F3AF及鏡組,到F4及鏡組,到拿人家的數位單眼.. 鏡頭真的是越來越輕輕得灰常誇張..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