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李鴻源:台灣空屋155萬戶 贊成「空屋稅」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1361)

sutl 2012-03-16 05:50 PM

引用:
作者Raziel
現在談 打從一開始 都已經太慢了.

在民國75年,就應該要採用實價課稅了...

民國76~79年,房屋土地價格約跳漲2.5倍。

現在只能等自爆,然後再採行實價課稅。

carbocation2013 2012-03-16 06:29 PM

引用:
作者Raziel
現在談 打從一開始 都已經太慢了. 我們要處理的是基於現在的現實, 取整體較優, 聯集

最大的方向去做, 台灣只剩房價一件事該做啊? 把台北搞臭搞爛, 有沒有整體的損失?
台灣在世界版圖不過一個小點, 沒了台北 外國人還知道幾個台灣都市? 台北很優, 那是
大家該去珍惜, 畢竟它在世界都市中能算是一個咖, 它的好 能吸引國外資源前來, 它的
建設多, 讓人知道台灣是個進步的地方. 每個國家都一定會有相對突出的都會區. 但我
相信沒有一個國家的政策是用你的 可接受損失法 來破壞一個得來不易的成果. 會去
建設也是政府知道會有效益, 現在你嫌對它過度投資, 那可以集思廣益調整, 讓別處
也慢慢變好, 不是直接放棄說政府沒有武器, 就要去把前人辛苦耕耘的成果拿出來搞臭,
把它往下拉成跟其他二線地區齊腰式的平等來滿足一個租稅調整的需求.
這不僅對不起前人的投資耕耘, 也是見樹不見林,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看似有損失,實際上只是摧毀了從不存在的價值,這正是台灣現在面臨的問題。
股市整日漲漲跌跌,跌個幾百點損失個幾千億,損失的大多都是虛擬經濟。
難道你覺得北市幾間房從每坪30萬衝到60萬,錢就真的變多嗎??連帶著周邊老房子
也衝到每坪5,60。難道錢就真的這樣蹦出來了??

而今天開始跌回每坪30萬又少了甚麼??房子還是房子阿,只因為樓下有流浪漢睡覺,
或是廟在陣頭,價值就這麼消失了。所以如果就看表面帳面數字那當然損失很多。
但那錢從不曾真的存在過,這也就是為甚麼資金行情過去後,會摔得這麼重。

你所謂的前人耕耘,更多只是其他人的炒作,如果沒它們炒,那些舊房子就跟鄉村的沒兩樣。
而他們炒得起來,更多時候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像是金山,萬里核電廠,八里的汙水
處理。

世界各國大都市也都面臨相同的壓力,沒這壓力的都是吸引不到資金的國家。而且
這樣的金融危機數百年來也從未斷過。難道繼續這樣的集中就是正解??

iDemon.2 2012-03-16 06:32 PM

空屋稅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稅課來怎麼用

蓋屋子、以大量投入市場以量制價
還好一點

要是課來給官員發薪水、派獎金,補貼財團企業
那大可不必了

lucsesli 2012-03-16 07:11 PM

引用:
作者iDemon.2
空屋稅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稅課來怎麼用

蓋屋子、以大量投入市場以量制價
還好一點

要是課來給官員發薪水、派獎金,補貼財團企業
那大可不必了



沒錯

我把稅當成是另類的服務費

想要收費不服務.....叫你經理出來!

lu2 2012-03-17 12:10 AM

引用:
作者carbocation2013
看似有損失,實際上只是摧毀了從不存在的價值,這正是台灣現在面臨的問題。
股市整日漲漲跌跌,跌個幾百點損失個幾千億,損失的大多都是虛擬經濟。
難道你覺得北市幾間房從每坪30萬衝到60萬,錢就真的變多嗎??連帶著周邊老房子
也衝到每坪5,60。難道錢就真的這樣蹦出來了??

而今天開始跌回每坪30萬又少了甚麼??房子還是房子阿,只因為樓下有流浪漢睡覺,
或是廟在陣頭,價值就這麼消失了。所以如果就看表面帳面數字那當然損失很多。
但那錢從不曾真的存在過,這也就是為甚麼資金行情過去後,會摔得這麼重。

你所謂的前人耕耘,更多只是其他人的炒作,如果沒它們炒,那些舊房子就跟鄉村的沒兩樣。
而他們炒得起來,更多時候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像是金山,萬里核電廠,八里的汙水
處理。

世界各國大都市也都面臨相同的壓力,沒這壓力的都是吸引不到資金的國家。而且
這樣的金融危機數百年來也從未斷過。難道...

你講到重點了
不過虛擬經濟爆掉,實體經濟一樣會賠葬

一旦爆掉,最後接到刀子的,就要莫名其妙負債一輩子
例如揹了上千萬房貸,結果房子暴跌到剩200萬價值
因為泡沫爆掉後整體經濟垮掉,影響收入,繳不出貸款,房子被法拍......
最後接到刀子的下場就是好不容易存到的頭期款泡湯,揹了上幾百萬債務還流落街頭
以上這是最慘的

第二慘的是買貴不能退差價,只好緊縮消費的中產階級
這一票人是最多的,雖然勉強能供得起房貸,但是必然陷入省吃儉用才能過得下去的困境
而後半輩子的努力成果,還要被房貸吃掉一大半
在台灣,可沒有房子丟給銀行,就無債一身輕,可以從頭來過白手起家這回事

只有一小群人,是從成長期前就持有房屋,但沒參與這場遊戲
雖然帳面資產歷經雲霄飛車般的起落,雖然會很幹,但實際根本沒損失到什麼
但是經濟衰退的苦果還是得一起吞下去

以上這些人的損失哪裡去了?全部集中到成長期獲利了結的少數人手裡......

當社會絕大多數人都要緊縮消費時,靠那一小群有錢人是撐不起內需的
最後就是整個經濟體陷入停滯甚至於衰退......
日本就是最有名的例子
(可以看看wiki裡對"日本泡沫經濟"和"經濟日本化"這兩篇,台灣像不像爆掉的前夕?)

政府怕不怕泡沫爆掉?當然怕,要不然何必搞奢侈稅?
只不過不上不下的奢侈稅,雖然有暫時抑制房價上揚的效果,但是非常有限
對於散戶等級的投機客,短暫持有的成本提高;但對於大財團是不痛不癢
這就形成另一種危機:流通的物件逐漸往更少數人手上集中
只要再有一波大漲......大家就會知道厲害了
到時就是財團下車,傻瓜接刀子的時候:think:

Raziel 2012-03-17 02:26 AM

引用:
作者carbocation2013
看似有損失,實際上只是摧毀了從不存在的價值,這正是台灣現在面臨的問題。
股市整日漲漲跌跌,跌個幾百點損失個幾千億,損失的大多都是虛擬經濟。
難道你覺得北市幾間房從每坪30萬衝到60萬,錢就真的變多嗎??連帶著周邊老房子
也衝到每坪5,60。難道錢就真的這樣蹦出來了??

而今天開始跌回每坪30萬又少了甚麼??房子還是房子阿,只因為樓下有流浪漢睡覺,
或是廟在陣頭,價值就這麼消失了。所以如果就看表面帳面數字那當然損失很多。
但那錢從不曾真的存在過,這也就是為甚麼資金行情過去後,會摔得這麼重。

你所謂的前人耕耘,更多只是其他人的炒作,如果沒它們炒,那些舊房子就跟鄉村的沒兩樣。
而他們炒得起來,更多時候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像是金山,萬里核電廠,八里的汙水
處理。

世界各國大都市也都面臨相同的壓力,沒這壓力的都是吸引不到資金的國家。而且
這樣的金融危機數百年來也從未斷過。難道...

前面都提示那麼多了, 還只在繞著圈圈打轉不嫌累嗎? 有看到重點嗎?

你要把有錢人趕出台北市的論調, 已經註定是個敗筆,有錢有資源的人比窮人有影響力,

有生存力, 有應變力, 在什麼環境都比窮人要更能survival, 就算台北被你搞成死城,

富人都遷出, 價格跌到等同屏東恆春 順了你的意, 但這些人只不過是換個地方炒房

你想/你能reset幾次?? 而留在你的"新"台北的人又得到什麼 ? 大量不適的錯誤建設?

渙散不堪的治安, 四處遊蕩的遊民, 煙花柳巷的流鶯....你認為還是原本那個充滿機會

生氣蓬勃的"原"台北嗎? 不義之富人財團之所以能富, 他到哪裡都是吃乾抹盡, 當他們

真的離開此地, 也已宣告此地再無利用價值.你的作法等同就是飲鴆止渴.

你沒有去想如何抓出重點去看那些人是因為什麼機制而讓他們得逞操縱, 從那些可被

利用的不公平手段去斷絕或管制, 讓它不要重複發生, 才能從源頭治理 正本清源.

只想用焦土作戰去毀滅你所謂的不存在價值, 來求得自認的公平, 這與唯恐天下不亂的

反社會鷹派份子又有何不同, 用搞破壞的談再多也是沒什麼建設性.

Adsmt 2012-03-17 03:04 AM

我覺得有沒有空屋稅不是那麼重要。

實價課稅就足夠殺傷力了,市區房價高漲是無可避免的。國外市區也是貴得離譜,少數如德國。但台灣的政府水準跟德國比還差了一大截。

但至少要阻止郊區或次級城市持續高漲。台灣不是只有台北房價不合理而已,許多縣市的房價和所得比也早已超出合理範圍。

如果房價合理,就不會有那麼多空屋。

空屋是房價合不合理的最佳指標。但如果能實價課稅,且稅率跟進國外,那對想炒作的建商、投資客而言,持有成本就宛如燙手山芋,空養蚊子也不爽賤賣,可以,就看你本有多厚。

以美國房屋稅 2%, 一棟兩千萬的房屋,一年稅金就四十萬,相信對那些持有空屋的建商投資客,會如坐針氊。

當然,有人會問,那現在持有自住的人,不就平白無故被加稅?

事實上不必煩腦這個問題,只要規定由某年某月某日後成交的房地產才適用實價課稅,那原本自住持有的人就不必管這個問題了。

lu2 2012-03-17 08:54 AM

引用:
作者Adsmt
我覺得有沒有空屋稅不是那麼重要。

實價課稅就足夠殺傷力了,市區房價高漲是無可避免的。國外市區也是貴得離譜,少數如德國。但台灣的政府水準跟德國比還差了一大截。

但至少要阻止郊區或次級城市持續高漲。台灣不是只有台北房價不合理而已,許多縣市的房價和所得比也早已超出合理範圍。

如果房價合理,就不會有那麼多空屋。

空屋是房價合不合理的最佳指標。但如果能實價課稅,且稅率跟進國外,那對想炒作的建商、投資客而言,持有成本就宛如燙手山芋,空養蚊子也不爽賤賣,可以,就看你本有多厚。

以美國房屋稅 2%, 一棟兩千萬的房屋,一年稅金就四十萬,相信對那些持有空屋的建商投資客,會如坐針氊。

當然,有人會問,那現在持有自住的人,不就平白無故被加稅?

事實上不必煩腦這個問題,只要規定由某年某月某日後成交的房地產才適用實價課稅,那原本自住持有的人就不必管這個...

這樣不行!
我有居住遷徙的自由!
我以後有錢,要在五都各買一棟房子,一週五天輪著住
再到礁溪蓋溫泉別墅,墾丁蓋海景豪宅......渡假用
怎麼可以用課稅來剝奪我的自由?

我還有投資的自由,你不能逼我只能買股票買基金買保險買黃金買期貨......就是不能買房子吧?

請重新思考正本清源,斷絕不公手段的辦法......繳稅除外!
:laugh::laugh::laugh::laugh::laugh:

chenyuan 2012-03-17 09:48 AM

引用:
作者隔壁老王
這個應該要依房屋現值課稅先施行
應該會更有效果

現任監察院王建煊院長任財政部長時,就是提出這個,才被李登輝先生撤換;劉憶如部長也因她媽郭婉容前部長的失敗,而不碰課證所稅此案。

碰此案,丟官機會極高,我覺得現今財政部長會直接跳過,先打迷糊仗 :think: :think:

P&W 2012-03-17 10:19 AM

引用:
作者carbocation2013
看似有損失,實際上只是摧毀了從不存在的價值,這正是台灣現在面臨的問題。
股市整日漲漲跌跌,跌個幾百點損失個幾千億,損失的大多都是虛擬經濟。
難道你覺得北市幾間房從每坪30萬衝到60萬,錢就真的變多嗎??連帶著周邊老房子
也衝到每坪5,60。難道錢就真的這樣蹦出來了??

而今天開始跌回每坪30萬又少了甚麼??房子還是房子阿,只因為樓下有流浪漢睡覺,
或是廟在陣頭,價值就這麼消失了。所以如果就看表面帳面數字那當然損失很多。
但那錢從不曾真的存在過,這也就是為甚麼資金行情過去後,會摔得這麼重。

你所謂的前人耕耘,更多只是其他人的炒作,如果沒它們炒,那些舊房子就跟鄉村的沒兩樣。
而他們炒得起來,更多時候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像是金山,萬里核電廠,八里的汙水
處理。

世界各國大都市也都面臨相同的壓力,沒這壓力的都是吸引不到資金的國家。而且
這樣的金融危機數百年來也從未斷過。難道...


但是銀行的錢卻是確實的借了出去,所以還有金融的問題,金融海嘯也是因此產生,原本市區域性的,但是因為連動債造成了全球金融海嘯,死美國... :jolin: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