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福島核電廠空限縮小 慘狀依舊駭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9782)
|
---|
引用:
我推這句話,這應該是我們目前對核電廠的一個態度才是, 至於反核...那找個更好的過渡性的選擇給大家吧 |
引用:
我是這樣看,任何過渡性的選擇!都不應該有可能造成全面性毀滅的機率存在!也必須能夠完成過渡性階段任務能夠廢止! 但核電廠這個過渡性選擇,要期待日後不但出現更好更無污染的能源科技,還必須要出現能夠完全移除核廢料輻射的科技!才能夠完全的消除全面性毀滅的機率! 就算我們已經選擇了這種隱含全面性毀滅的過渡性的選擇!也接受日後必需要同時出現兩種科技才能夠將該過渡性選擇的隱含風險給廢除! 我們現在應該要做的事情 1.列出承擔風險的最大容忍限度! 也就是當風險發生的時候,我們能忍的最大災害! 前面說的,整各北台灣完全毀滅的風險,的確是超出台灣的忍受值! 2.逐漸將風險降低到這個最大容忍限度下! 我們不可能遷移核電廠,所以就必須逐年降低北臺灣的經濟軍事政治等重要性,降低人口數量.... 3.列出該項過渡性選擇的最大年限!與定期討論替代方案與該替代方案的代價 這樣你的過渡性選擇在你認為沒有更好選擇之前,就可以繼續下去! 問題是,台灣都幹一半! 最大容忍限度的災害是多少 ? 撤退方案是後撤50公里還是100公里? 這些問題就跟真鈔一樣不能討論,那有過渡! 國際上大多核電廠會有安全距離的規劃,就是當發生最大災害時,能夠有充足的距離絳低最大災害! 不會蓋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台灣呢?這個距離? |
引用:
您說到重點啦..... |
引用:
核電確實不是一個好的過渡方案.. 原因就是: 風險難料, 風險難承受.. 你有聽過哪個政策是以賭命做為前提的? 地球進入核電時代.. 也不過50年左右, 就有三次不可收拾的災變... (之所以看起來其他人沒事 是因為那些地方被廢棄了 但台灣有本錢廢棄哪?) 至於認為"只有"核電才是取代方案的人, 你們的資訊哪有不是來自各國官方.. 或核能專家的說法? 這種資訊不對等狀況, 還能做為決策參考, 真的傻了.. 想想 若我是槍擊要犯, 我也會主張: 每個人都該隨身一把槍.. 以便"走跳江湖"... 很好! 我的話政府就要採信? 大眾就要採信? 讓電廠及核電專家去參加核電安全決策, 根本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說真的, 核電專家及核電廠對老百姓來說, 永遠是一而再, 再而三的謊言.. 及文過飾非而已, 你可以問問日本百姓, 他們這麼認為否? 日本的技術能力在台灣之上, 商業道德也在台灣之上, 尚且不能使人信任.. 相信台電或原委會的說法, 而且他們是核電體系的既得利益者... 那真的該去跳淡水河了.... 任何一面倒的官方言論, 基本上只有一個可能, 人謀不贓. 利益掛勾而已... 像核電, 美牛事件都是如此... |
引用:
漏了一個「可能」:腦殘! 這一棟樓中就有不少非既得利益階層的腦殘,把電力看成生命必須品。對正常人而言,沒電是種困擾,但不會死人! 家住大樓,沒電要爬樓梯,很苦但不會死。晚上沒電燈、沒法開電腦上網、沒有電視看,這些會很辛苦,可是不會致死。 但住在暖化星球上,早晚會死;住在發生意外核電廠的40公里半徑圓周內,很快會死。非核電既得利益階層,又看不清這種利害關係的,除了腦殘還有其他原因嗎? |
引用:
那其他的取代方案 的資訊 來自於哪裡? 不也是那些專家嗎? 事實就是一個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在台灣根本少的可憐,維修費用高的嚇人. 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也是一樣. 石油和煤和天然氣 只會愈來愈少. 而水力發電 在台灣就是不穩定. 一個現代化的社會,穩定的水和電是必須的. 這些事實,不用核能專家都能知道. 要不然,請告訴我,要用哪個方案, 看風力發電還太陽能電廠 哪個 可以在較小的成本 可以取代核能發電廠. 怎麼做?可行性如何? 不要老是說核電不可行, 那可行的方案在哪裡???? |
引用:
我是理工生,我只相信研究結果,任何假設未經實驗,我認為只是空談, 請先從不用電腦做起,當你完全不需要用電時,我們再來討論不用電會不會死 |
引用:
所以,你都不用電? 那你怎麼上網的? 人會死,有太多原因了. 每天擔心這,擔心那,有比較好嗎? 用火怕火災燒死, 用電怕電死, 開車怕撞死, 走在路上怕被撞死, 結果,你還不是用火,用電,搭車和走路出門. 那你是腦殘嗎? 不需要吧. 日本海嘯死了那麼多, 日本有限制海岸都市都不能住人嗎? 台灣呢? 如果這樣,台灣還有哪裡能住? 住北部 怕核電廠出事, 住中部怕地震 住南部怕水災. 如果你還住在台灣,我想你應該是瘋了. |
引用:
一個現代化社會,穩定的能源政策是必須的, 但是這不代表,完全滿足所有人的能源需求是必須的! 每個人的能源需求是有優先順序,是可以調整的! 用電上 我們有民生用電,有工業用電,有產業規劃的一部份高耗能產業的外移.. 更不用說核能發電量只是台灣發電機組的小咖,還不是比例最大的發電機組 如果談核能 就扛出穩定台灣能源政策的大旗 ,那火力發電機組擺哪邊,地上隨便擺的嗎 此外 水力跟核能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功能,你蓋水庫還能夠提供水資源的使用,外加調節性的電能回收, 你核能能夠逆向回收過度的發電嗎? 你核能能夠提供水資源嗎? 當我們在追求太陽能發電的時候,很多人只看目前的發電成本 但是這之外呢? 台灣的太陽能產業? 或者說台灣的新能源產業發展? 以前我們會講台灣用前瞻的角度去引導高科技產業在台灣的發展,現在? |
相聲有云:臺灣哪…颱風多…地震多…不是什麼住人的地方。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