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既然美國要強迫台灣進口美牛,那我們可以發起拒買或拒吃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7481)
|
---|
引用:
牲畜不是什麼草都吃的,而且現在很多都不是用放牧吃草的方式了。 因為養草太浪費土地,因此吃飼料會更有效率。一公傾的草地只能養活七頭羊,哪有可能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牛羊都只吃草? 事實上,全世界的農作物,有很大一部份種給牲畜吃的。 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有寫到為什麼吃素對減碳有很大的幫肋: 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1350 要生產供應一人份午餐的225公克漢堡肉(半磅,一片約兩張撲克牌大小的肉餅),釋出的溫室氣體竟然與一輛1360公斤重的汽車行駛近16公里一樣多。 飼養動物時,要使動物增加每單位體重所需要的飼料量也相當龐大。根據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潤德斯與美國洛馬林達大學的索瑞特在2003年所做的估計,生產餐桌上一公斤的牛肉蛋白質,需要10公斤以上的植物性蛋白質(加上穀類耕種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此外,畜養動物的農場也產生了大量廢棄物,導致溫室氣體的增加。 |
引用:
這篇的論點和你這篇不太一樣。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A3%B6%EE%BB%A1 自公元2000年起,美國農業部(USDA)已允許學校營養午餐以大豆蛋白完全取代動物蛋白。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ADA)2009年素食聲明報告亦指出「分離大豆蛋白與動物蛋白,一樣具有能滿足蛋白質需求的功效。」研究顯示,在熱量及其他基本營養素被滿足的前提下,以大豆分離蛋白或大豆粉當作唯一或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亦可充份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一般坊間可買到各種不同蛋白質濃度的豆漿粉,即是分離大豆蛋白的良好來源。 植物性蛋白質容易為人體消化吸收: 穀類(如米、小麥) 搭配豆類的飲食傳統,除了可以同時滿足蛋白質及熱量的需求以外,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及B6,豆類堅果則含較多的維生素B2及鐵、鋅等礦物質,這些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分解代謝需要的營養素,因此相較於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是讓身體可輕鬆分解利用的蛋白質。 PS. 以前篇的所寫的研究結果來看,一頭牛本身就已經先消耗了十倍於自身的植物蛋白質的量,就算你這篇是對的,動物蛋白的效率仍遠不如植物蛋白。 |
引用:
這只是的比喻,其中的重點是 "動物能吃的植物,人不一定能吃或願意吃" 食品和飼料是有等級差距的 而且目前世界上饑荒的問題並不在於缺糧,而是買不起 辛巴威是非洲產糧大國,但是一樣會發生機荒 作物寧願讓她爛在田裡,非洲的難民一樣買不起 |
引用:
不是吧... 辛巴威饑荒早從 2010 就開始是因為收成問題... 以往平均有 180~190 萬頓,現在平均一年只有 40 萬頓。而且以他們的 1300 萬人口來講,需要 170 萬頓才能餵飽自己的國民。而之所以只剩下 40 萬頓是因為 Matabeleland、Masvingo 等省份第二季降雨量嚴重不足造成種出來的東西不能吃。而且這 10 年來的土地政策,讓可種植的土地又更少了。而且很多剩下的農人沒有辦法購買生化藥劑去幫助作物生長。 這不是寧願讓她爛在田裡因為非洲難民買不起吧... |
引用:
不能說是會不會留給台灣. 應該說:台灣的奸商願不願意花高價錢,買好品質的東西給國人用. 通常都是買最爛的回來,以高檔貨的價格賣給你. |
引用:
你不要忘記現在是全球化的國際社會 如果有錢,本國糧食不足依然可以購買到足夠的糧食 並不會因為本國種不出糧食就發生飢荒,這點台灣就是很好的例子 1980年非洲發生大旱災,辛巴威糧產下降1/3,衣索比亞只下降10% 但是衣索比亞發生大饑荒但是辛巴威並沒有 現在的飢荒是經濟、貿易、戰爭問題,已經很少是屬於農業問題 |
引用:
以目前來說,美國人牛肉消費量比國內牛肉產量還稍高, 所以美牛出口比例並不高,佔整體產量不到10%,而且還要另外進口牛肉補其不足。 另外剛剛看到一則資訊,原來美國使用瘦肉精是為了節能減碳啊~ :laugh: http://www.usmef.org.tw/trade/sell_...01_a.asp?id=515 |
引用:
你講的例子完全無法說明這不是農業問題。 而且我看到的報告都是糧存國的存量低於饑荒地區的需存量。2008 年歐美澳的存量加起來只有 2740 萬噸,你想拿這個餵飽饑荒地區?更糟糕的是 2009 年浪費的美國也欠收,也絕對不是你講的 "讓他爛在田裡"。 事實上饑荒也同時是經濟、貿易、和戰爭問題。問題是之所以會被拿來這樣運作,是因為農業問題造成的。現在農業還是靠天吃飯的多。當情況好可以在糧食總產量可以支撐全世界人口時,或許農業問題就不是這麼的重要。可是只要天氣出問題(而且大多情況都是天氣出問題),農業就是一個大問題! 2009 年中國有嚴重的旱災問題。但是多嚴重並沒有數據。只知道一些省份從 30% 到 70% 的農作物被影響。澳洲 41% 的農產品被旱災影響,加州 49%,德州 18%。阿根廷產量直接掉 50%,巴西下砍 20%,南美整個被嚴重影響。非洲更不用講了我上面已經有數據且其他國家更糟糕。亞洲方面伊拉克掉了 45%,敘利亞 50%,阿富汗 60%,印度也一樣遭受旱災打擊。當天候出問題時,你現在告訴我現在是全球化國際社會然後跟農業本身沒關係? 簡單講,如果農業不是一個問題,那也就不會有這些這麼賺的農業生化藥劑和基因工程的企業。 |
什麼都要反,什麼都要拒,鄉民們的行程應該都滿了吧..... :flash: :flash: :flash:
|
發起拒買拒吃運動沒用的啦
想吃的就是想吃 跟拒買7-11咖啡一樣 消費者沒有辦法真正的團結啦 所以才會一直處於弱勢 就連塑毒鬧得那麼大 消費者又能得到甚麼補償 如果可以的話 弄個幾百萬張聯署書 哪個立委不立法保護消費者就罷免 這樣比較立竿見影吧 可是消費者有這樣的自覺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