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轉貼]「在台灣,三星是所有人的對手,三星幾乎是什麼電子產品都要做」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公開表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0662)
|
|---|
美國柯達下單給三星柯達
再控告三星侵權 這種養套殺的方法不錯 據報導柯達擁有數位相機1000多種專利 幾乎所有相機廠都要繳它授權費 |
有人說不能怪政府......這也是沒錯,但有人都說了台灣就是喜歡炒短線,這時候政府還不出來主導的話放給企業自己拼那結果可想而知又是炒短線
有人提到蔣經國也沒怎樣......但要想到就算是民主國家,強大的時候一定是有一位好的領導者或元首,而不是當時民眾或企業自己很拼 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歐非,不管是民主、共產或集權都一樣,國家能夠強盛或衰敗都看在位的元首或領導者怎麼帶領國家 所以說台灣政府能沒有責任嗎?個人覺得沒能帶領企業主導國家發展一天到晚內耗,會被韓國追過去並開始國際邊緣化反而是必然的結果 蔣經國之後政府就幾乎沒大力主導建設和支持企業了,都把國家資源拿去搞什麼意識形態的東西 :jolin: ......... 人家韓國把國家資源拿去支持幾個企業,能不強嗎? |
引用:
難道像是... 葡式蛋塔+許留山芒果冰+豬扒包等等... 一家引進~眾家如法泡製~等市場退燒~倒店的也是一次就全倒... dram跟lcd不也一樣... 唉!!!該合作的企業不合作力抗外敵... 還對自己國內企業針鋒相對... 安內攘外這都不懂... 這也難怪三星跟LG會崛起... |
老實說,看了這篇讓我學到不少!
雖然也有酸來酸去的文章,但整體來說可以創造更廣的視界,獲益匪淺! (78區神人太多,有些神人真的說話很直= =) 三星的成功跟韓國人剽悍的個性有關,普遍來說,韓國人做什麼都是用命去拼的感覺, 既然是能不能活下來的問題,運動場上那些舉動就不令人意外了! 這是民族性,大環境所建立起來的人格特質,要改成歐美或是溫文謙讓那種, 也不會變成現在的三星了!其來有自,這樣的民族性加上國家方針明確, 只能說該是他們的絕對只是時間的問題! 試問各位,當遇到生死交關的節骨眼,誰不是生吞活剝,面目猙獰? 人家推企業是這樣在推,反觀我們常常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真是落差很大! 前人的功績我們後人獲益不少,總比近年這三位當家的好太多, 希望各位也能比較一下,會發現他們為台灣做的已經不少了, 而近年來幾位當家的欠台灣的才是多到不像話! |
一堆人講了一堆屁話....
1.你真的開過韓國車 在來說韓國車好...我哥開過..車子除了入手車價低的優點..其他從缺 2.你真的用過韓國的手機??我手頭上u708..不到9個月送修兩次..一點都不爽...反之其他國產手機倒是還好.....不過下一支我確定會是索尼..易力迅...對於k800i的操控非常滿意.. 3.你真的用過韓國的液晶??4年前的三爽 151a 15"液晶...真是我的惡夢....一開始會抖..後來會閃...什麼陣頭都有.....重點是送修...客服說剛過保固一週..無法處理... 4.千萬不要以為我是拿單一產品起來酸......手機用超過15隻以上..液晶螢幕超過7顆..了... 車子嗯嗯 少了點..4台...個人經驗 |
引用:
兩個國家的環境,社會、文化、教育體制,是否都一樣呢? 前幾天有篇文章,裡面有提到雷達式的思考方式。 本篇裡,提到,韓國人下雨照樣是下場打球,"因為"booking了不打,那下次就不能booking了。這就是制度造成的影響。所以韓國人有一定要做到好的決心及方式。 兩相比較的時候,還是需多方面考慮並討論。這種情況如果不先從改變社會風氣、教育、文化著手,就依照著韓國的路走的話,勢必比韓國更加困難。 韓國人為了一隻牛,可以走上街頭大聲抗義。我們只能遵守國際禮儀,並且事先是沒有做好溝通這項工作的。 我們的社會默許這種處理方式。 我們在走日本的路線,並且只定位在跟在日本及美國後面。也形成了所謂的老二哲學。不知道大家是否會有遇到這種情況,在台灣公司上班,要做一件以前沒做過的事情,是非常困難的。常久以來,大家都已習慣於做美日的工廠,簡單賺錢,再有政府的政策配合,以致今日一個產業好幾家的情況。但是說是產業? 或許只是其中一環而已。 做事如果看成是一條線,那可分為2+1種方式。一種是由上往下,國家政策決定後,下面的人即依指式前行。一種是由下往上,例如是產業先行,之後再請政府政策配合。 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一樣,他的行事風格,造就他們與別家公司不一樣的成果。 我們要怎麼做? 尤其如果大家都還是在鬥自己人的話呢 韓國起來,很重要的一個分水嶺是,他們搭上了中國前幾年的起飛階段。 這就好像一個人的成長,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遇到一位跟他一樣要成長的人,然後兩個人會互相學習、互相討論、互相幫忙。讓他們彼此可以一起從不好到好。 不好遇上好,是很難有機會的。 |
韓國貨有什麼好的啊,除非真的沒得選了,不然我看到韓貨都優先剔除啦.
|
引用:
嗯, 不是. 台灣地區面積很小, 縣市鄰近, 很多家小企業提供同類產品, 彼此認識. 所以以設備整合商的角度來看, 要調動備品很簡單, 打個電話跟"朋友"哈啦一下就有. 而且東西來的快慢純粹是跟你們之間的交情, 或公司的強勢與否有關. 問題在哪? 講最有名的TOYOTA零庫存供應策略會壓迫供應商正視生產規劃. 不只生產跟停車都能列出時間表, 甚至連車台的檢查跟維修都要能夠預期. 台灣的相關設備大廠商"沒有任何一家"有這個習慣!! 除非我夠有錢自己開一間 =.= 最終端的設備整合其實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 你從日本買一台來拆開觀摩即可. .. 當初台灣也是拷貝起頭的. 問題是初期資金, 我們都戲稱分開的設備是買車(幾百萬), 整合的設備是買房(千萬). 我本身就是學經濟, 企業結構組織(非管理)分析, industrial organization類. 其實什麼匯率跟政府扶植產業這都是輔助性質的東西, 不會過於影響結果. 經濟學像一個工具箱, 或遊戲中可解除負面狀態的藥水(不是大紅大籃). 企業組織才是最終影響發展的原因, 組成成分中的雇傭者/受雇者佔很大因素. 講多了. 回主題, 有人回說韓國的做法讓國內人民怎樣? 你要不看看現在台灣普遍級的生活有何不同? 韓國你要用匯率比, 隨你. 台灣我建議你用薪資購買力來比較兩者ratio. |
引用:
講得蠻好的~ 我也看到同樣的情況. |
團結的韓國當然打垮一盤散沙的台灣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