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200萬拍出來的5分鐘短片 (轉載)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80566)

chiang0829 2003-12-23 04:43 PM

推啦~~
我也希望用裡面原本的演員來演比較好
如果找一些明星來演的話真的很怕感覺會整個變掉
總之…好期待啊!!!!!!

chiayiman 2003-12-24 12:34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ACO
這個場景應該不是莫那魯道的小孩,而是他們族裡被日本人當作樣版在栽培的花崗一郎或花崗二郎。他們兩個是泰雅族人,卻被日本灌輸皇民化思想,遭受日人及族人兩造的排斥。在莫那魯道起事後因無法選擇立場而自殺的悲劇人物。

花岡一郎有參加此事件,在起事時穿番服,在自殺時穿和服(切腹),很矛盾吧....
花岡二郎有人後來考證,他在事變當時為接線生,所以當時其實莫那魯道並未將電話線路破壞,而是....但這說法並未獲得多數資料證實,他的遺體是上吊在一郎一家三口遺體旁的大樹下...唉
(花岡一郎與花岡二郎不是親兄弟,花岡二郎有留下遺腹子,請自行搜尋相關資料)


霧社事件在幾年前曾被一位台灣漫畫家畫成一本單行本漫畫,由時報出的。我個人認為畫得非常好,書中還有提及作者為了取材及考究探訪霧社N次,和霧社的長老們成了好朋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書店找來翻翻看。

其他關於霧社事件,在一些台灣近代史中可以找到些蛛絲馬跡;而古早以前還有過一本關於莫那魯道的傳記小說敘述了這個故事,但我覺得反而是漫畫畫的最傳神。或許我受到了漫畫裡面造型的影響,我覺得這段短片裡有些美中不足:如飾演莫那魯道的演員好像矮了點,印象中書本中提到莫那魯道身高約192公分,不論在漢人、日人甚至於泰雅族族人中他都是鶴立雞群,不怒而威。但縱使如此,他有過幾次抗日的失敗經驗,並深知日軍船堅砲利,他對日行事一向都很低調,直到起事前對日本人都還是畢恭畢敬--甚至他的胞妹被日本人始亂終棄,他還是強迫自己忍了下來。和短片內叼著煙、扛著槍的「英雄」形象並不盡相同。還有,那個被砍頭的,真的太假了。:shock:


莫那魯道還曾到日本觀光呢,你說他能不知道日本的船堅炮利嗎?


整場戰役是以悲劇收尾,關鍵不只是日軍以毒氣彈攻擊,而且利用「以番制番」策略,策動泰雅族的世仇(哪一族我忘了 :shy: )入山獵殺,才使莫那魯道完全潰敗,連退隱深山中都不可得。我很好奇到時候導演會如何處理如此微妙複雜的族群問題。;)

您好
必須向您更正一點
莫那魯道是賽達克族(泰雅亞族群),不是泰雅族.....
賽達克族基本分為3群德奇塔亞(Dgidaya)群,道澤(Doda)群,托魯閣(Taruku)群
每群由數個至十數個部落組成,莫那魯道便是奇塔亞群馬赫坡部落的首領
發起事變的是奇塔亞群馬赫坡等六個部落
而你說的是「以番制番」是日方以可獵首及可供給槍枝來引誘"味方蕃"加入圍剿馬赫坡等六個部落
不只是同屬賽達克族其他兩群(三群雖是同族但因為某些因素而敵視,出草為首因),連同是奇塔亞群也有部落加入
其中道澤群大首領遭到反抗方原住民伏擊身亡
更是二次霧社事件的導火線


但是,由短片中的橋段看來,導演要拍出一個真正發生在台灣這片大地上的史詩故事的動機非常明顯。我學生時就曾到過霧社莫那魯道的紀念碑,那時很受他的事跡所感動;去年常常經由霧社往東部跑,每次看到紀念碑都想說這段故事應該被拍成電影傳頌開來。衷心的祝福這部片子順利成功!:agree:


小弟也是真的很希望這部片能成功拍出來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了解並尊重台灣的原主人

ap2 2003-12-28 06:38 AM

推推推啦

BJWang 2003-12-28 12:40 PM

為什麼影片連結都連不上去:(
是被砍掉了嗎?

真 . 馬蓋先之星 2003-12-29 08:45 AM

值得一推~~!

joe2001 2003-12-29 08:42 PM

加油!雖然說日本人被砍頭的那一幕假假的,但是刀子在空氣中揮動產生煙波的流動感,蠻棒的。:)

vlios 2004-01-02 04:36 AM

GOOD!~

BABBIT 2004-01-10 10:54 PM

太棒了!光看那五分鐘就覺得很讚
:D 樂透中頭彩的話我就全部贊助拍片

msjakpo 2004-01-21 02:48 PM

我也要推!:)

sakuqer 2004-02-15 10:45 AM

「賽德克巴萊」 沒有2億不拍

■記者曹玉玲╱專訪
  魏德聖花了兩百萬拍攝五分鐘的「賽德克巴萊」,去年十一月發表以來,引起了不小回響,但也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個傻子,但「小魏」就是這麼個傻得可愛又堅持的人。

  魏德聖最近和好友吳米森、曾文珍等年輕導演合租了一間工作室,近三十坪的空間裡有一面整排的窗戶,窗外大安森林公園的濃密樹蔭盡覽,遠方還可眺望高聳的一○一大樓。在這不能算大的空間內,裝滿了三個年輕人的電影夢,小魏卻笑說:「現在我們三個都沒電影拍,找好友分攤租金,這樣大家負擔都小一些。」

  雖然七百萬美金的資金至今無具體著落,但是小魏興奮地說,自從去年有位朋友將這五分鐘的片段放在網路上後,他收到了不下百封的支持信件,很多人甚至主動說要捐款給他。「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氣,因此我們想出了一個完善的捐款計畫。」

  小魏表示在銀行的大力背書下,凡是捐款者都是本片的投資者之一,開拍後的票房所得都可按照比例分紅,萬一影片開拍不成呢?小魏表示,捐款不會退還,但將代捐給原住民相關團體,「除了銀行外,我還找了聞天祥來監督這筆款項,大家不必擔心。」

  為什麼非得拍這樣市場上不甚討好、資金又非得這麼高的題材呢?「楊德昌導演曾經說過,不要替觀眾設限,也不要替自己設限,觀眾不知道他們要的是什麼,是你要知道給觀眾什麼,這樣才是創作者的精神。」就是這句話,讓小魏堅持這個讓他感動至深的原住民抗日題材。

  至於超過兩億台幣的高資金,小魏說他做「雙瞳」副導演時,就讓他徹底開拓視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這個史詩題材就是需要這麼高的資金,要拍就要做到最好,否則我寧願不做。」

  儘管連七個月大的兒子奶粉錢都籌得很辛苦,小魏還是堅持他的電影夢,如果你支持他,本月二十日去「賽德克巴萊」的網站︰http://www.seediqbale.com看看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