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 A10-7850K 簡單分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72842)

orakim 2015-03-23 06:46 AM

> 請問有AMD CPU的roadmap嗎 ?
無,換新老闆之後就很少看到AMD有什麼東西丟出來
推算GPU 可能會增加成兩倍 CPU 不會增加,是靠科學分析AMD的PPT

裡面最右邊那個HSA 圖是靠一個叫做 Amdahl's Law 推算出來的
而這個東西很容易理解(下面這張圖)

--
有人對這個東西進行研究後加入延遲因素,這個東西相當於CPU分配給GPU延遲的時間
就變成Gunther universal scalability model
套入AMD 現有CPU、GPU效能比 並加上延遲因素的影響,圖內的百分比是可平行化的程度

實線是Gunther universal scalability mode,延遲千分之五
虛線是Amdahl's Law(理論最大值),延遲越低越接近理論最大值
橫軸是GPU 個數(間隔2),縱軸是相對純CPU的效能(間隔1)
圖內的紅點就是PPT裡面HSA那個紅點

可以看到CPU:GPU=1:2 的情形 效能增加的幅度都還蠻大的
CPU:GPU=1:4 的情形下,可平行化程度70%以上的效能成長也還算大(AMD那個PPT是以80%左右來估計)
如果下一代Zen的CPU效能比推土機好上很多,那更有機會採CPU:GPU=1:4
只不過採CPU:GPU=1:4,為了發揮它最大作用(畢竟size 近R7 260) 記憶體應該是會採 GDDR5、HBM(3DS) 而不是DDR4
--以下題外話
延遲10% 則是這樣,與理想最大值差異極大

從Gunther universal scalability model 可以看出來減少延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只靠顯示卡不用混合架構的處理器,延遲造成的效能低落會非常明顯
這是為什麼AMD 為了HSA 弄了APU出來(要弄到接近於0 延遲)

2005 2015-03-23 01:50 PM

引用:
作者iorittn
等6或8核APU

在AMD製程遠遠落後Intel將近二個世代的情況下,要在AMD 28nm看到6或8核APU的可能性很低,反而是AMD的下一代新架構(禪)直接取消共享浮點數執行單元的可能性比較高...

近年來,廠商逐步加重GPU在整顆晶片中的比重是因為需要GPU的運算天生就是平行化運算,只要能持續塞入更多的電晶體,就能保證相關運算的效能持續成長,也有利廠商的宣傳及行銷話術...

但CPU最初的設計目的並非平行化運算,因此CPU核心數越多,平均使用率就越難提升。加上原本利用更小的微縮製程來提升CPU工作頻率及相應效能的傳統做法,也因為新製程越來越接近矽半導體的物理極限而開始出現反效果,因此,CPU在整顆晶片中的比重必然縮減...

只是,對某些不玩遊戲或沒有轉檔需求的使用者或公司行號的文書機來說,GPU或HSA成為電腦主打應用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故也可推論全球電腦產業的換機需求將會持續的不復以往...

firmware 2015-03-24 02:21 PM

算是個好消息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325212



DX12不僅能讓GPU顯卡及多核CPU受益,AMD的APU也能從中獲益良多,AMD以A10-7850K為例做了介紹,在DX11下A10-7850K在91W功率下實現了521211個繪製命令( draw call),但在DX12下,它能在84W功率下實現2739266個繪製命令,每瓦性能比提升了469%。


從DX12的表現來看,它跟AMD的Mantle優化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與其說是個GPU優化API,實際上更多地是解放了CPU,提升了多核利用率。對用戶來說,DX12帶來的好處除了一些可能的幀數提升,玩家選用6核或8核CPU在遊戲時可以更有效的被利用。



看來我明年或是後年就可以換Win10了...

2005 2015-03-24 08:39 PM

DX12的進步是建立在DX11對多核心CPU的支援度實在是糟糕到不行:stupefy:

雖然DX12大幅改善了這個問題,但在Game Code的部分還是非常偏重在其中一、二個CPU核心來執行

因此,真實遊戲整體效能的改善不會像宣傳文宣說的這麼驚豔,超過六個核心以後的邊際效用也會變的很低

sutl 2015-03-25 02:40 AM

引用:
作者2005
DX12的進步是建立在DX11對多核心CPU的支援度實在是糟糕到不行:stupefy:
雖然DX12大幅改善了這個問題,但在Game Code的部分還是非常偏重在其中一、二個CPU核心來執行
因此,真實遊戲整體效能的改善不會像宣傳文宣說的這麼驚豔,超過六個核心以後的邊際效用也會變的很低

看來DX12在intel CPU上的效能增幅會更高,因為intel的核心效能比AMD高。

orakim 2015-03-25 05:50 PM

> 看來DX12在intel CPU上的效能增幅會更高,因為intel的核心效能比AMD高。
應該效能越好的越難感受到提昇的幅度吧
如果靠少數幾個核心就可以突破瓶頸,那分配再多再好也不會太大提昇
而相對於AMD,intel更符合上述狀況;導致 intel 提昇幅度不會像AMD那麼大

不過最終消費市場還是四核心居多(而不是PPT內的八核心),總效能應該還是intel 比較大

firmware 2015-04-03 11:30 AM

無意中發現的兩篇的新文章, 都在介紹AMD的APU....

而且都是最近的新文章, 真奇怪 Kaveri APU 都出來快一年了, 不過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2917...ore-efficiently


http://www.pcdiy.com.tw/webroot/article.php?art=1456

stx 2015-04-03 08:44 PM

說真的APU真是不錯的東西

我個人最近接觸的 是AMD Athlon 5350 +ASUS AM1I-A
板子很小張 又便宜999 CPU也不貴記得當時買1800有找(其實一般文書用 買Sempron 3850就行了 現在1張小朋友有找說 @@") 還可以延用舊有的桌機用DDR3
又省電TDP25W 整個很討喜 SOC單晶片 真的是APU的極致了

缺點
1 就是那個原裝風扇 真的太精簡了 2Pin卡筍 超難裝 第一次裝的人 應該都覺得很難裝
2 AMD太摳門了 明明2條記憶體插槽 卻只給單通道 導致效能不是很好 但還是夠用拉 網路遊戲還可以玩

今年聽說又要出新的APU了 以後裝機可能真的不管I還是A都用內顯就搞定收工了 真不錯 :)

y2kplus 2015-04-04 07:58 AM

如果AMD做出差異化,將AMD A10-7850K做成45W,那真是無敵~ CPU+GPU+價位+功耗,很吸引人

gtbfrvdecswx 2015-04-04 09:16 AM

引用:
作者orakim
> 事實證明推土機架構是個失敗的作品,否則AMD前任CEO也不必引咎辭職
嚴格來說推土機架構是刻意造成失敗產品,一開始開發目標就是同時脈效能 是-20% K10
這個目標是當初公開bulldozer的想法時的東西,當時bulldozer 恐怕只存在於設計圖上

而bulldozer 只有在有HSA時才"可能"成功
而這個"可能"是個未知數要等HSA程式出來才能被驗證

> 是你把AMD對28nm製程最新產品的規劃方向套到舊的32nm製程的產品上而已
這邊指的觀點錯 主要是:你認為是減少的是浮點 這根本省不了多少
只有省浮點是省不了多少沒錯,但是bulldozer 是整體都省 又不是只省浮點
這不是觀點錯是哪裡錯?

下面你自己後來的話,也否定你自己的說法不是嗎
從共享變成兩個都有
> 因此,到了第四代APU的Kaveri就不再共享解碼單元,也就是每個模組都有二個解碼單元
> 如此雖然可以恢復AMD原有的IPC效率,但卻也製造出新的問題(浮點...

如果真如你所說,那買am3+cpu的人,真的都被 amd當作白老鼠了,或是坑錢,因為模塊架構沒有huma,has 等於是倒退。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