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路上突遇F1賽車超車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0026)
|
|---|
引用:
你沒來過台灣,在台灣開過車嗎? 紐約市區的路比台灣好多了,要拿也要拿更差的來比吧? |
路上突遇F1賽車超車
引用:
怕有人不知道 做個介紹罷了 超音速車 也是有人在比極速的 電影也有拍攝過喔....... |
引用:
引用:
2004年GP的極速就高過F1了.... http://sports.sina.com.cn/f1/2005-0...191473746.shtml 上海公路交通工具所能達到得最高時速紀錄,很有可能將於今年5月1日改寫。世界摩托車 大獎賽MOTOGP頂尖車隊杜卡迪的合作夥伴殼牌公司高層人員大衛·威利日前在接受越洋 視頻電話採訪時透露了該車隊的「戰略秘密」,他們的目標是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行的世 界摩托車大獎賽MOTOGP正式比賽中,達到2004年的最高時速,那意味著和法拉利相似 的鮮紅色的杜卡迪MOTOGP戰車,將達到自己保持的摩托車賽事極速紀錄———驚人的 347.4公里/小時。 這個速度將打破目前上海公路交通工具達到的最高時速紀錄:340.8公里/小時。原紀 錄為當時效力於索伯車隊的F1車手費斯切拉在去年F1大獎賽上駕駛一級方程式賽車所創 造。 MOTOGP速度領先F1 值得注意的是,在賽車所達到的最高時速這項數據上,近年來MOTOGP竟然領先於一 級方程式賽車。而且,在F1車壇受限速規則影響速度不斷下降的情況下,MOTOGP的最 高極速卻在不斷上升。由此導致了國際摩聯FIM今年採用新規則,力求讓賽事減速。但 是,大衛·威利表示,由於他們在引擎以及潤滑油保護技術上的不斷改進,國際摩聯的限速 規則,到了賽季第三個分站,也就是上海站的時候,已經無法限制杜卡迪賽車達到2004年 的最高速度標準。「我們的技術人員正在通過研發更好的潤滑油,來克服新規則對於賽車 極速的影響,發揮杜卡迪賽車引擎的優勢,到上海大獎賽的時候,我們就能獲得和2004年 持平的速度。」他說。MOTOGP作為世界賽車運動中的第二世界級品牌(僅次於F1賽車), 不可避免要被拿來和F1進行比較。從簡單的技術指標來看,兩者似乎沒有可比性:F1賽車 採用3000CCV10引擎,馬力可達900匹,重量約600公斤,而MOTOGP賽車採用990CC 四或五缸引擎,馬力約230匹,重量約145公斤。 但是,在上海之外另一個同一年裡會舉辦F1和MOTOGP兩項賽事的賽道———西班 牙加泰羅尼亞賽道上,對兩類戰車進行參數比較,可以看到MOTOGP相比於F1賽事所具 有的另類頂尖誘惑力:至高極速,精彩過彎。 MOTOGP引擎的最高轉數約15000轉,比F1的19000轉稍低。論單位排量功率輸 出,兩者相當接近,都是用高轉數搾取動力輸出,這也是自然吸氣引擎追求極限輸出功率 的唯一辦法。MOTOGP賽車採用鋁製或鐵製車架,重量約145公斤,這樣重量功率比大約 是100公斤/170匹,優勝於F1的100公斤/約150匹,所以MOTOGP的加速度佔有一定的 先天優勢。在單圈長度為4.727公里的加泰羅尼亞賽道上,去年MOTOGP賽車的最快圈速 是由年度亞軍吉伯諾駕駛本田RC211V在排位賽做出的1分42.596秒,而F1的最快圈速則 屬於駕駛F2004的舒馬赫,他的排位賽成績是1分15.022秒。在圈速上兩者的差距非常明 顯,主要差距在於彎道速度。F1賽車擁有極低的重心、四條寬大的輪胎,還有無可比擬的 空氣動力學裝置,這使其在彎道中能在巨大下壓力的幫助下貼地而行。而MOTOGP戰車本 身重心就高,加上單排雙輪的彎道特性,使其難以使用能製造下壓力的空氣動力學部 件,MOTOGP賽車前部的擾流罩只為了理順氣流,降低風阻。 MOTOGP快慢都佔「便宜」 MOTOGP賽車輕盈的車身配合強大的輸出使其擁有驚人的加速度,0—100公里/小時 用時少於兩秒。相反F1賽車過分龐大的輸出在靜止起步時成為最大的障礙,據英國專業雜 誌的比試,F1賽車在起步初段為了遷就輪胎的抓地力而無法發揮全部動力,0—100公里/ 小時的加速成績只是兩秒左右。其實F1真正的加速優勢在大約100—250公里/小時這段區 域之內,這時的F1才真正完全發揮出19000轉時的最大輸出。但超過250公里/小時 後,F1過大的風阻又開始拖後腿了。 同樣來看看加泰羅尼亞賽道的數據對比,日本車手佐藤琢磨去年在排位賽中曾達到 325公里/小時的極速紀錄,舒馬赫在正式比賽中的紀錄則是305公里/小時。佐藤的極速 紀錄如果放在MOTOGP的排位賽只能排在第20位!去年MOTOGP加泰羅尼亞站的極速紀 錄是本田車隊車手巴洛斯在正式比賽做出的339.4公里/小時,但這還不是最快的,在年初 的冬季測試中,杜卡迪車手卡比羅西就在這裡創下了347.4公里/小時的極速紀錄!極速越 快直路尾段的剎車負荷就越大,這也是MOTOGP為什麼有那麼多超車鏡頭的原因之一。 由於上海國際賽車場是最新進入MOTOGP舞台的新賽道,在這裡進行的比賽會出現什 麼樣的情況,沒有誰能夠預期。不過,上海賽道那條超過1公里長的直道,顯然給杜卡迪 這樣引擎最為強大的賽車提供了再次衝擊最高極速紀錄的機會。 大衛·威利表示,新的賽道對每個車手都會是個挑戰,但好的車手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適 應新的賽道,所以他預計,在今年5月1日的上海站MOTOGP正式賽事中,杜卡迪車隊的 卡比羅西以及雅馬哈車隊的衛冕冠軍羅西能夠以比其它車手更好的狀態,力求在這條新加 入MOTOGP舞台的賽道上書寫新的紀錄。 ================================================ 從以上報導可得知 GP在賽道上極速比F1還高 也可以說賽道上直路加速GP比F1快 如上海.雪邦.卡達羅尼亞 直路都超過1公里 這3個賽道 也是兩種車都有跑 而且極速都是GP比F1還高 大家都知道F1在彎道中的彎速比GP快很多 剎車點也可以晚GP很多 這就有點像是Rolling Start(動態起跑)的意思 表示進入大直線前的 最後一個彎 F1是以比較高的速度起跑 然後又可以比GP晚煞車 不過最高速卻又是GP贏過F1 這表示直路加速中GP快過於F1;) 所以不要再有GP極速比F1低的迷思了 :jolin: |
引用:
F1的下壓力調整,是針對單圈速度最佳化。 像是F1第一次去美國Indy賽道時,剛開始用低下壓力設定,在練習時出現380km/h以上的極速,但很快的就調整到只有320km/h的極速,來創造更快的單圈成績。 |
再請教一下
為何目前市售油電混和車 都只有用電能來輔助起步到時速大概40KM呢 是因為成本太高 不划算嗎? |
引用:
是因為要減少內燃機在起步時需要耗費較多的燃料提高轉速 而用電力馬達先將車輛帶動到一定的速度上 就不用消耗太多油以減少油耗 如果要用電力來維持更高速度 就要放更多電池來儲蓄電力 反而本末倒置 |
引用:
這樣反而是好設計。 馬達是越低轉速扭力越高的動機,而引擎在低轉速效率較低,這樣搭配正好。 不過目前已經有油電混合跑車可以純用馬達跑到120km/h,但其實這樣做很耗電。 |
路上突遇F1賽車超車
引用:
各有千秋 跑道上比平均時速 f1比較快 比極速就是 MOTOGP 當然上面還有人講說f1尾翼拿掉之後 跑的速度 那又是另一種作法了........ |
引用:從簡單的技術指標來看,兩者似乎沒有可比性:F1賽車
採用3000CCV10引擎,馬力可達900匹,重量約600公斤,而MOTOGP賽車採用990CC 四或五缸引擎,馬力約230匹,重量約145公斤。MOTOGP引擎的最高轉數約15000轉,比F1的19000轉稍低。論單位排量功率輸出,兩者相當接近,都是用高轉數搾取動力輸出,這也是自然吸氣引擎追求極限輸出功率的唯一辦法。MOTOGP賽車採用鋁製或鐵製車架,重量約145公斤,這樣重量功率比大約是100公斤/170匹,優勝於F1的100公斤/約150匹.... 提高壓縮比也可以讓馬力變大.車架也可以用鋁合金或是碳纖維等輕量化材質. 一般的說法是 公斤/馬力,也就是1馬力所負荷的車重.145/230=0.630 公斤/馬力,600/900=0.666 公斤/馬力.乍看之下前者似乎較佳.事實上,還要加上車手和油料的重量,未必如此.還有就是風阻係數和迎風面積,以及變速箱的齒輪比配置.換檔速度也是很重要.另外加油和換胎時間也是. 另外就是輪胎.F1的輪胎是為了在彎道中保持較高的車速過彎,而不是以提高最速度為目的,下壓力也是為了單圈速度最高為優先.若是在一個夠長的跑道或賽道,要讓F1跑到400Km/h以上應該不是問題.但那在比賽中無用.veyron 大約 2公斤/馬力都可以跑到400km/h,但那種極速也只是性能或是技術上的宣示意義,沒什麼實用性.或者說是各有所長,各取所需. 火箭車個人覺得只是實驗性質,不用在意. |
引用:
110樓我就有回應了 你AMD可以超頻 我INTEL也可以超阿 :laugh: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