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PCDVD股票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4339)

Hermit Crab 2025-10-12 10:08 PM

中國擴大管制稀土出口 經濟部:對半導體製程尚無顯著影響

對於外界關心此次制裁是否影響台灣半導體發展,經濟部表示,
本次擴大禁令的稀土元素與台灣半導體製程用中所需的等稀土項目並不相同,
預估對半導體製程尚無顯著影響。
國內目前所需含稀土的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
經濟部將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
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共同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經濟部指出,此次擴大管制用途部分,
由於釤、鋱、鏑等永磁材料為生產高效馬達的關鍵材料,
自今年4月管制後,已造成整體市場採購時程延宕與價格上揚,
本次擴大管制可能對電動車、無人機等製造的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
後續影響仍需密切觀察。


迷之音:可是歐美跟日本廠商的稀土原料也不受中國管制影響嗎?

LDSKINGII 2025-10-12 10:29 PM

廢物又貼廢文而不會思考餵屎就吃,經濟部通常是報喜不報憂,難不成要如喪考妣讓股市大跌2000點?:laugh:

歐美不受影響的話三寶怎會氣到不行? :D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7766

中國最新稀土出口管制是什麼?

中國商務部9日公布歷來最嚴苛的稀土金屬出口管制措施,預料將對全球高階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供應鏈造成衝擊。主要內容如下:

除了今年4月已公告的7種稀土金屬外,將新增5種稀土金屬納入出口管制清單,分別是鋱、鉺、銩、銪與鎢,11月8日生效。

提煉稀土金屬的專業技術設備也納入出口管制範圍,大部份的限制措施將從12月1日開始生效。

外國供應商若要出口某些含有中國稀土材料的產品,只要該稀土成分占產品總價值的0.1%以上,就必須獲得北京批准。

為取得許可證,外國公司必須詳細說明,採購這些中國稀土金屬所製造的產品,究竟預期用在哪些地方。

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對海外軍事供應商的稀土出口「將不予放行」。例如,全球的釤都是由中國精鍊的,而釤被美國用於製造F-35戰鬥機和多種飛彈。

為什麼這一波稀土禁令衝擊那麼大?

北京這一次的出口管制,是第一次應用美國愛招「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或者經常聽到的「長臂管理原則」。

這一次中國有樣學樣,指出未來即使產品是由海外的非中國公司生產,但只要當中用到的稀土源自(原產於)中國,而該稀土的價值佔該產品總價值百分之0.1%或以上,外國企業出口產品前都需要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

換句話說,只要沾到中國稀土,中國就要主張司法管轄權。

加州大學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分析,中國限制了含有來自中國稀土成分的國際產品出口,但「技術上無法確知某個科技產品是否含有0.1%的中國稀土成分。」

但有鑑於中國稀土開採量約佔全球的70%,分離加工佔90%,磁鐵製造則高達93%,這番強硬手段可能使北京得以完全掌控全球人工智慧和現代電子產品的供應鏈。

舉例來說,晶片中用來確保在高溫下維持穩定磁性的鏑元素精鍊,99%產能集中在中國。換句話說,大多數晶片製造商要向全球市場出口產品,必須先獲得出口許可證,意味著台積電、SK海力士和三星等企業都需遵守這個規範。

輝達近幾年來,不斷提升晶片耐熱性能,而耐熱性電容器需要很難提煉的材料超純鏑。據紐時報導,全球超純鏑產能,完全集中在上海附近無錫市一家精煉廠。

輝達拒絕置評,台積電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而,提煉稀土金屬的專業技術設備列管,則是要進一步鞏固壟斷地位,防止其他國家建立自身的稀土或稀土磁鐵生產能力。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和歐洲企業一直在籌建約6家稀土磁鐵工廠,其中大部份工廠已獲得所需設備。但此類工廠需要長達3年時間才能達到最大產能。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喬澤姆帕(Martin Chorzempa)指出,近幾年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中,控制力和影響力一直都在持續增強,「中國對於掌控這些核心節點的信心,現在是愈來愈高了。」

AI:
中國在 2025 年秋季進一步擴大稀土出口與技術管制後,最受到衝擊或最容易被鎖定的產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按重要性與風險排序):



主要受影響產業與關鍵環節
1. 半導體 / 晶片製造業
• 中國新政策明確把 14 nm 以下邏輯晶片、256 層以上儲存晶片、以及與之相關的半導體設備、測試設備等納入出口管制範圍。 
• 這意味著即使是使用在海外生產線、有部分中國稀土原料或技術流轉的晶片,也可能被要求逐案審批出口許可。 
• 一些分析已指出:從 2026 年起,稀土管制可能導致晶片生產延遲、成本上升。 
• 有報導特別提到,荷蘭的光刻機製造商 ASML(用於晶片製造)可能最先感受到衝擊。 
2. 電動車 / 永磁馬達 / 綠能設備
• 永磁材料(如用於馬達、風力發電機、電動車驅動系統的稀土磁鐵)長期仰賴中重稀土。中國此前的管制就已針對這些磁鐵與相關材料,造成磁鐵出口大幅下滑。 
• 此次新擴大管制後,又納入更多元素與磁材相關製造技術,進一步加深對電動車與綠能產業的影響。 
• 全球電動車供應鏈若不能及時取得穩定稀土磁材,可能面臨車用馬達供應瓶頸或成本上升。
3. 汽車 / 汽車零件/供應鏈
• 汽車驅動系統、電動車、混動車、甚至傳統汽車某些電子部件都可能需要稀土或其衍生材料。Reuters 曾報導,因中國 4 月份對稀土與磁鐵出口施管,一些歐洲汽車零件廠被迫暫停產線。 
• 歐洲汽車供應鏈也因管制面臨斷鏈風險。 
• 雖然中國後來針對美國頭三大汽車製造商的稀土供應商發放臨時出口許可,作為緩解措施。 
4. 國防 / 軍工 / 航空航天
• 稀土在高性能雷達、精密傳感器、導航系統、電子戰器材、飛機用特殊磁材/馬達等都有關鍵用途。中國管制政策中明文將「具有軍事用途」等納入管控範圍。 
• 對許多國家來說,軍工技術與裝備的稀土供應鏈可靠性可能首當其衝受挑戰。
5. 光電、激光、通訊設備 / 光纖 / 光學元件
• 部分稀土元素(如釹、銪、銩、鐿、銦等)在光通信、雷射、光學材料、紅外線波段設備中有應用。中國這次在管制名單中亦加入數個新稀土元素,可能進一步影響這些應用。 
• 若光電設備中含有中國稀土元素,也可能被要求出口許可或受限。



哪些國家或企業最被鎖定、風險最大?
•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的先進半導體業者:因為這些地區的晶片廠、先進製程與存儲器製造商最有可能使用受到管制的材料與技術。
• 車廠 / 馬達 /綠能設備商:特別是仰賴外部供應的企業,更容易受斷鏈或價格波動影響。
• 小型供應商 / 新進者:可能因應付出口許可程序、合規成本、技術門檻而被邊緣化。
• 訂單分散、缺乏存量能力者:如果企業缺乏足夠庫存或替代供應鏈,受到新管制的衝擊會比較大。



對臺灣/亞洲地區的潛在影響與緩衝

對於臺灣或亞洲某些地區而言,影響強度可能相對弱一些,原因包括:
• 臺灣經濟部已表示:目前半導體製程所需的含稀土產品或其衍生物,以歐美、日本為主供應來源,中國的這波管制對臺灣半導體“直接影響較低”。 
• 但間接影響仍不能完全排除:若全球稀土與磁材價格上漲、供應調整、替代廠商建設成本上升,會對上下游供應鏈造成成本壓力。
• 對於電動車、無人機、綠能設備等領域的臺灣企業,也可能面臨供應鏈重組的壓力。



結論:誰受傷最重?

綜合各項觀察,中國最新的稀土管制最有可能對半導體 / 晶片製造業與電動車 / 永磁馬達 /綠能設備業造成最大壓力與潛在風險。其次是汽車供應鏈、軍工 / 國防、光電 / 通信設備這些對稀土依賴度高的產業也會受到嚴重擠壓。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