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2014年軍事消息討論專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5469)
|
---|
新港級上次也要4艘給台灣
台灣也只收兩騷 海軍的沒LP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只好收舊艦,明哲保身 引用:
那土耳其和巴基斯坦,老美都不會擔心 ? |
引用:
我才不相信台灣立委有這麼憂國憂民 :unbelief: ,應該是沒有油水可撈,不合"利痿豬公"的利益,所以才擋下四艘紀德級的軍購案吧 :D 。 |
引用:
新港級傳說狀況很差 (好幾個接收國都打沉 或退役) 所以才會傳出海軍計畫建5~6艘登陸艦 包括 LST & 新港級 都打算取代 :jolin: |
引用:
根據各國還有台灣自己的經驗,似乎是沒有這種『美國授權轉移剩餘物資要強迫被授權的國家全買』的案例,美國提供的授權額度就是那幾艘,談成幾艘應該完全看當事國的意願,要雙方達成交易才算數。 |
引用:
國造還是會有許多外部協力與舶來品得買賣油水 這些立委很多背後都與軍備商人有所關係,當然知道怎從技術.設備或相關工程之類得引入上拿到好處 就某方面來說他們支持國造還比走類似美軍軍售建案的方式更容易安插自己得商人搶標上下其手... |
引用:
是阿 所以這幾年都是一般商業行為 談判要全買 或 不賣 不買 或因為細項 比如說SM2 不賣 只賣SM1 就不買 這在紀德級交易過程就發生過 當然沒有 付錢 軍艦開來又開回去 這種基本上沒發生過 以下就是最好的案例 伊朗造艦需求[編輯] 紀德級驅逐艦原本是由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國王時代的伊朗王國訂購,根據伊朗方面的需求,以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Spruance Class)的艦體為基礎,減少部份反潛功能來增強防空能力所演進出來的飛彈驅逐艦系列,伊朗將其稱為賽勒斯(Cyrus)級。艦上裝備標準防空飛彈系統替換了史普魯恩斯級的近程防空飛彈,以供波斯灣的防空任務。根據1974年簽訂的合約共建造四艘,由美國英戈爾斯造船廠建造,首艦1978年6月開工。然而1979年1月發生伊朗伊斯蘭革命,巴勒維王朝遭何梅尼推翻,美國與伊朗關係更因伊朗人質危機更加惡化,進而解除了合約,導致軍艦無法交貨給伊朗,故以便宜價格賣給美國海軍。此級艦於1981年開始在美國海軍服役,並根據首號艦艦名而命名為紀德級。為配合伊朗特殊的氣候條件,紀德級上配有較大的進氣過濾網以及高效能的空調系統和其他設備,以因應伊朗海軍經常遭遇的沙塵與酷熱,亦使其在運用調度上適合在中東一類(特別是波斯灣)的炎熱天氣下運作。由於紀德級是因何梅尼革命的緣故而變成美國海軍艦隊的一部份,而常被戲稱為「何梅尼級驅逐艦」。 當時伊朗政府為此計畫案,在美國已存入約10億3,000萬美元來作為造艦計畫的保證金;此時每艘紀德級報價依其另外向美所訂購的兩艘史普魯恩斯級造價估算,約為1億1,600萬美元。1975年,每艘軍艦造價增至2億3,800萬美元(軍售伊朗6艘軍艦價格),1978年再增至3億6,660萬美元(軍售伊朗4艘紀德級最後構型的價格)。到了1979年,軍售4艘紀德級計畫的總金額高達26億6,000萬美元(依當時幣值,其中除了軍艦本身外,亦包括其前置作業、武器、設備、訓練與後勤支援等費用在內)。1979年3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取消這4艘紀德級驅逐艦建造合約時,計畫款中的8億美元(約佔總金額的四成)已付給了英格斯造船廠,而該案未動支經費尚餘3億2,700萬美元。當時伊朗雖改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統治,但仍必須接受原始合約束縛,將國外軍售餘款持續支付尚未建造完成的紀德級驅逐艦;面對每天700萬美元的罰款,伊朗最終決定將這4艘未完成的驅逐艦售予美國海軍。最終伊朗政府取回尚未支付美國的3億2,700萬美元款項,美國海軍則以總價13億7,000美元、或單艘造價3億4,300萬元的成本購買4艘紀德級驅逐艦。 美國海軍時期[編輯] 紀德級艦加入艦隊後,由於安裝額外的鋁合金裝甲與克維拉裝甲襯材,使其滿載排水量超過原始設計1,000噸,其後重量又增加376噸,最終紀德級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成為如今的9,950噸。但因為美國海軍早就裝備了專門的為艦隊提供防空能力的軍艦,故紀德級在美國海軍中的身分便極為曖昧。1987年開始,紀德級進行了「新威脅提升」(New Threat Upgrade,簡稱NTU)及「防空戰系提升」(AAW)計劃,改進了部分電子設備,防空武裝升級為標準二型防空飛彈,艦上武器與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相比只少了具攻擊性的戰斧巡弋飛彈。 1997年,在美國國防部公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中,曾建議對紀德級驅逐艦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在艦上加裝垂直發射系統以執行對陸攻擊任務。但由於美國海軍計畫以多功能的神盾艦來做為艦隊主力,認為未配備神盾系統的大型作戰艦將無法適應未來新作戰環境,而操作已20年的紀德級再次進行現代化工程並不符成本效益,故美軍放棄此艦亦。之後繼史普魯恩斯級後的美國驅逐艦主力,改成新型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所以本艦較預定使用年限還早退役。最後,美國海軍在1998年時將紀德級驅逐艦退役封存。 轉售其他國家[編輯] 紀德級一號艦——紀德號,1984年時攝於美國東岸契沙比克灣。 1997年,美國希望以每艘2,000萬美元的價格(裡面不包括武器系統與船廠維修費用)將紀德級轉賣給澳洲皇家海軍,但澳洲皇家海軍基於操作上面的溝通和人員的操作考量以及軍艦有點年紀,拒絕美方這項提案。 1998年12月,美國又計畫以租售協定方式將4艘紀德級驅逐艦轉交給希臘海軍。依此協定,美國海軍將採無息方式將4艘紀德級驅逐艦租借給希臘5年,租期屆滿時再改選擇一次將其全數購入。在這4艘軍艦中,當時除了錢德勒號仍是美軍在役艦艇,採「熱船」方式移交外,其他3艘——紀德號、史考特號與卡拉漢號——則以「冷船」方式重新復役。同時美國海軍將提供計畫必需的船廠、碼頭與移交服務,以及行政、工程與後勤支援。 在整個計畫中,除了船艦的轉交外,亦包括出售希臘海軍32枚魚叉飛彈、64枚反潛火箭、48枚Mk 46 Mod 5反潛魚雷、Mk 45砲彈、方陣快炮的20mm砲彈以及其他武器彈藥,總經費7億4,200萬美元。然而美國必須維持希臘與土耳其兩方的軍事平衡,在軍售計畫中並不含標準二型飛彈,美國政府僅願意提供標準一型飛彈,這型飛彈當時亦為希臘海軍所擁有的4艘亞當斯級驅逐艦所搭配的飛彈。由於標準二型飛彈為紀德級主要防空武器,此項限制將使紀德級的戰鬥系統無法充分發揮其多目標接戰功能。故希臘反對美國對艦艇性能的設限,堅持取得紀德級時應讓標準二型飛彈一併移交,在雙方無法取得共識的情況下交易最後無疾而終。 在紀德級於1998年時自美國海軍除役後,中華民國政府自2000年12月開始向美方提出採購紀德級軍艦的意願函,2001年4月美國政府同意向中華民國出售紀德級。在經過相關的預算編列與審核程序後,紀德級諸艦自2005年起陸續駛抵台灣,在2005年與2006年間正式成軍編入中華民國海軍。 :laugh: :laugh: :laugh: |
|
|
軍事家 全球防衛雜誌 Defence International
美方提供潛艦翻修選項
美方人士證實, 美國軍火公司正透過商售方式在台灣翻修海獅級潛艦時提供技術協助, 但是並未協助潛艦升級,主要在安全考量下確保潛艦的存活率, 翻修工作由台灣自行負責。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海權暨投射戰力」小組主席表示, 美國對台灣長期以來的安全承諾是東亞和平與穩定不可或缺的, 美國必須繼續尋求方法改善台灣的國防,包括支持台灣改善水下戰鬥能力, 還有鼓勵台灣以創新形式參與環太平洋軍演和紅旗軍演這些重要的多國軍事演習。 美方認為布希政府時代宣佈售台8艘柴油潛艦的案子並未胎死腹中, 但台灣現在也對自製潛艦表達高度興趣, 因此在協助台灣取得潛艦的問題上是採雙軌並行的評估策略。 但也有消息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預計將2艘訓練潛艦整修後, 預劃成台灣對美申購潛艦時交貨的選項。 美國軍火商已經開始介入啦 希望是好的開始 加速研發與建造的速度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