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intel 要出E8700 3.5G的雙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37291)

Huckebein 2009-09-29 03:26 AM

引用:
作者ProtoZohar
話說現在775想衝高階的話應該會直接考慮Q9550了
E8700出不出來似乎也沒什麼差別.......

連E84都那種價格了,要是這玩意真的冒出來光是Q9550擋在那邊就夠讓E8700形同垃圾了 :laugh:

chalice 2009-09-29 07:53 AM

Intel 何時要把價格降一下
775 這種末代規格應該可以大幅降價
出再高階的775 CPU 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大

pop2k 2009-09-29 10:54 AM

引用:
作者chalice
Intel 何時要把價格降一下
775 這種末代規格應該可以大幅降價
出再高階的775 CPU 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大


對Intel沒差吧

cupidchen 2009-10-05 03:47 AM

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架構好當然好,不然你倒說說 i7 為何要採用類似 K10 的結構(內見記憶體控制器、序列化點對點匯流排)

價值是比較出來的,如果 Intel CPU 效能強又不貴當然沒話說,但 Intel 現在擺明就是要大賺你的錢,你捨得給它賺是你的自由,但我可不捨啊!
 
 

見到許多網友都認為現在i7的處理器架構..是intel抄襲amd的架構..而i7之所以能夠在效能壓過
對手產品..是因為intel的製程能力較好所致..的確.將記憶體控制器內建在處理器核心之內的確是amd處理器首次創新實做的架構...而iintel直到k8問世後的5年..才將記憶體控制器整合至core i7的處理器晶片中..就常理推斷,mc內建的優點就是,能夠完美的配合著處理器時脈,提供充足的頻寬..相較於傳統的北橋晶片,由處理器到記憶體這段超長資料路徑,及較高的資料延遲等,肯定對記憶體效能有絕大的負面影響...相信intel不可能不知道..而身為業界製程的龍頭其生產技術更無庸置疑..那為何intel直到現在才去抄襲amd五年前的產品技術..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天雄霸市場的為何不是amd呢..
其實如果真的認真思考過以上所提的疑問就可以知道..兩家廠商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性存在..所以決策或是產品的誕生..都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及市場因素.而最終目的就是如何製造出能在效能功耗及成本具能兼顧的優質產品...intel憑藉著較佳的製程技術..生產大容量且低延遲的二階快取降低對記憶體控制器的存取..一樣能夠取得不錯的處理器效能..況且..cpu內建記憶體控制器..也有其缺點..例如耗電及較差的記憶體相容性..所以..當時intel認為沒有必要去做這樣的變動....而這幾年來隨著記憶體頻率成長的速度明顯變快,原來老舊的fsb匯流排以不足以支援i/o所需的匯流排寬...所以..才正式將記憶體控制器內建至核心之內..
況且雙方處理器各自搭載的匯流排技術也明顯不同..真不知'抄襲'這樣的說法.從何而來

本來晶片組的高度集成化,就是個人電腦未來發展的趨勢...廠商自然也會往同一方向去做研發..所以有類似的做法並不值得奇怪..而作法的差異才是真正各家廠商見真章本領

Voodoo6000 2009-10-05 06:07 AM

我只知道INTEL即使同一腳位下(775為例)後期出的新款處理器前期主機板根本不能用,強迫使用者換版子,更別說早期的478腳位

現在更是變本加厲 腳位又分家分高低階

雖然AMD早期939 754也是一堆人幹屌 直到AM2統一
現在AM2+/AM3則是有良好的升級相容性

更別說抄襲AMD某些"架構"
更是不可能讓我掏錢購買INTEL產品 :D :D :D :D :D

AMD可是陪伴我好幾年的DIY時光
K7一路用到底 :D :D :D

sorrojvr 2009-10-05 10:37 AM

以後再改名叫I3系列就又可以一直賣下去
現在用8700的名稱,聽起來就是高階名稱,可以賣得比較貴
以後變名稱叫I3後,可能就賣不到那麼好價了.

visionary_pcdvd 2009-10-05 02:11 PM

引用:
作者cupidchen
見到許多網友都認為現在i7的處理器架構..是intel抄襲amd的架構..而i7之所以能夠在效能壓過
對手產品..是因為intel的製程能力較好所致..的確.將記憶體控制器內建在處理器核心之內的確是amd處理器首次創新實做的架構...而iintel直到k8問世後的5年..才將記憶體控制器整合至core i7的處理器晶片中..就常理推斷,mc內建的優點就是,能夠完美的配合著處理器時脈,提供充足的頻寬..相較於傳統的北橋晶片,由處理器到記憶體這段超長資料路徑,及較高的資料延遲等,肯定對記憶體效能有絕大的負面影響...相信intel不可能不知道..而身為業界製程的龍頭其生產技術更無庸置疑..那為何intel直到現在才去抄襲amd五年前的產品技術..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天雄霸市場的為何不是amd呢..
其實如果真的認真思考過以上所提的疑問就可以知道..兩家廠商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性存在..所以決策或是產品的誕生..都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及市場因素...

喂∼喂∼八個月前的文現在才挖出來,你也LAG太久了吧 :jolin:

「抄襲」、模仿、或交互授權在業界是常態,只要有本事避開對方的專利或取得授權,根本沒什麼大不了,又不是只有I模仿A,A也有模仿I或取得授權的技術啊 :o

坦白說內建記憶體控制器並不是啥了不起的技術,簡單講只是將之從北橋移至處理器內而已,Intel 當初不跟進恐怕只是因為當時它把技術發展重心放在超高時脈及 TraceCache 上罷了
 
 

Jeff1987 2009-10-05 02:27 PM

引用:
作者cupidchen
見到許多網友都認為現在i7的處理器架構..是intel抄襲amd的架構..而i7之所以能夠在效能壓過
對手產品..是因為intel的製程能力較好所致..的確.將記憶體控制器內建在處理器核心之內的確是amd處理器首次創新實做的架構...而iintel直到k8問世後的5年..才將記憶體控制器整合至core i7的處理器晶片中..就常理推斷,mc內建的優點就是,能夠完美的配合著處理器時脈,提供充足的頻寬..相較於傳統的北橋晶片,由處理器到記憶體這段超長資料路徑,及較高的資料延遲等,肯定對記憶體效能有絕大的負面影響...相信intel不可能不知道..而身為業界製程的龍頭其生產技術更無庸置疑..那為何intel直到現在才去抄襲amd五年前的產品技術..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天雄霸市場的為何不是amd呢..
其實如果真的認真思考過以上所提的疑問就可以知道..兩家廠商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性存在..所以決策或是產品的誕生..都取決於當時的環境及市場因素...

不過總而言之,當年INTEL的產品輸給AMD卻也是不爭的事實不是嗎?
也才造就如今amd的高市占(是相比之前而言,有多少套裝電腦願意裝amd的?)

照你的說法好像當初intel不需要這樣做也能幹掉amd一樣...

toyakoyo99 2009-10-05 02:29 PM

引用:
作者Voodoo6000
我只知道INTEL即使同一腳位下(775為例)後期出的新款處理器前期主機板根本不能用,強迫使用者換版子,更別說早期的478腳位

現在更是變本加厲 腳位又分家分高低階

雖然AMD早期939 754也是一堆人幹屌 直到AM2統一
現在AM2+/AM3則是有良好的升級相容性

更別說抄襲AMD某些"架構"
更是不可能讓我掏錢購買INTEL產品 :D :D :D :D :D

AMD可是陪伴我好幾年的DIY時光
K7一路用到底 :D :D :D


買電腦不必要這麼衝,當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就好

買I社CP值高就買I社,反之就買A社

沒必要同價位買次級品

AM2的早期版也不是每張都支援45nm的AMD產品

C2D和AM2可以說是同期出現

當初的P965現在還是有能上45nm的

撇開P965不說,過半年出現的P35現在也都能支援全系列775沒有問題

是2007上半年,到現在也快3年了,我想誠意也夠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4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