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看大河劇,怎麼每一座城,都是難攻不落的?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4503)

老老濕 2016-10-26 01:22 AM

引用:
作者tseyik
信玄我不清楚
但和其對戰的上杉家軍役帳中鐵砲武士數為總量約6%,騎馬武士約10%
信長的鐵砲%量其實也差不多
只不過領地大得多,所以能用的鐵砲數量也比較多


鐵砲就是錢
織田信長佔據京都後收了不少稅,之後跟商人買了3000隻鐵砲
信長本身素質好加上手下有能力,京都一帶大名都被掃平

新生活 2016-10-26 03:06 AM

引用:
作者ZANG0972
南懷仁這些火炮有什麼功勞?打贏沙俄,所以說清朝沒改良或是說清朝火器不長進,其實也言過其實。


清朝只在前期重視過火器

到了乾隆年間,清朝統治者開始改變了對火器的態度,因為八旗入關以後,承平日久,戰鬥力嚴重下降,閱兵的時候經常鬧笑話,「騎馬人墜地,射箭箭墜地」,乾隆感到需要鞏固滿洲國本,這在歷史上叫做「滿語騎射」,八旗兵在軍事訓練中要講滿語,要使用滿洲傳統的弓箭,不能忘記滿洲人的傳統,乾隆甚至還說:「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體現了此時的清政府對回歸滿語騎射的重視。

其實當時應該淘汰騎兵和弓箭,大規模裝備槍炮部隊,這樣才符合世界潮流,可是因為清朝是靠著「滿語騎射」入主中原的,淘汰騎兵和弓箭,被看作是動搖國本。

中國的熱兵器真正的開始落後恰恰是在所謂的乾隆盛世之際,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清政府的「滿語騎射」運動,第二個原因就是乾隆以後中國是長期的治世,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軍事技術的更新失去了動力。

說清朝有改良啥火器還是有啥長進才是言過其實

Crazynut 2016-10-26 08:43 AM

引用:
作者xxdmd
日本戰國真的被誇大許多 可以去看歐洲戰史 相對豐富許多跨種族 跨宗教 跨地域

以前有看過 在歐洲 都僱傭制 日耳曼人被雇傭會自帶攻城武器 擔任攻堅部隊

中國攻城戰 最高峰就蒙宋戰役 釣魚城/襄樊之戰

至於島國會發展出特別的戰爭型態那可不一定 英國就海戰/戰車 先驅

日本運氣好點 臨朝鮮半島 西伯利亞 阻隔中俄擴張勢力 相對太平 只能自打自 玩辦家家戰爭


英國是個很獨特的國家,不能單純以島國論之。

他們曾差點攻佔法國,是貞德救了法國。英法戰爭打了百年以上,史上少見,雙方互有勝負。

他們很早就重視海權(我懷疑是帶有維京人血統之故),殖民地遍布全球,曾號稱日不落國。

這樣的國家熟悉各種戰爭技巧自是意料中事,跟動不動就搞鎖國故步自封的中國、日本相差甚遠,幾乎不能相提並論。

不笑的老K 2016-10-26 09:47 AM

引用:
作者人生現在才開始
已有原子彈等級了呢 ...
王恭廠大爆炸
 王恭廠的例子其實很有趣啊!大家不多聊點?

 之前有聽聞大陸盜墓者出明代夜明珠,結果收贓者皆死,一查之下居然是釩鈣鈾礦,難怪持有者代代短壽。

 王恭廠該不會也屯了一堆所謂「夜明珠」?

Think4o 2016-10-26 09:58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英國是個很獨特的國家,不能單純以島國論之。

他們曾差點攻佔法國,是貞德救了法國。英法戰爭打了百年以上,史上少見,雙方互有勝負。

他們很早就重視海權(我懷疑是帶有維京人血統之故),殖民地遍布全球,曾號稱日不落國。

這樣的國家熟悉各種戰爭技巧自是意料中事,跟動不動就搞鎖國故步自封的中國、日本相差甚遠,幾乎不能相提並論。


談判,外交手段更是高手.
大陸封鎖,把商品賣給帝俄.造成歐洲大陸物價彭脹:laugh:

gLiC8e1e5I83 2016-10-26 10:16 AM

引用:
作者Crazynut
英國是個很獨特的國家,不能單純以島國論之。

他們曾差點攻佔法國,是貞德救了法國。英法戰爭打了百年以上,史上少見,雙方互有勝負。

他們很早就重視海權(我懷疑是帶有維京人血統之故),殖民地遍布全球,曾號稱日不落國。

這樣的國家熟悉各種戰爭技巧自是意料中事,跟動不動就搞鎖國故步自封的中國、日本相差甚遠,幾乎不能相提並論。


法國國力好像也不強,一戰 二戰 都輸

GETTA 2016-10-26 10:33 AM

引用:
作者不笑的老K
 王恭廠的例子其實很有趣啊!大家不多聊點?

 之前有聽聞大陸盜墓者出明代夜明珠,結果收贓者皆死,一查之下居然是釩鈣鈾礦,難怪持有者代代短壽。

 王恭廠該不會也屯了一堆所謂「夜明珠」?


要到原爆程度必須要有足夠純度堆放到臨界質量 .... 化合物應該是爆不了的
可以當作新興堂金紙鋪爆炸事件去想像吧, 只是規模大了一點 :D

隔壁老王 2016-10-26 11:11 AM

引用:
作者Jose Chin
請問信玄時期鐵砲數量有多少?


信玄時期目前有看到紀錄的是在妙法寺記中記載的:

1555年時的第二次川中島之戰中,
武田軍向信濃善光寺城及周邊的旭山城派出援軍3000人,
其中包含弓800張及鐵炮300挺.

以這個年代跟規模來看,武田家引進鐵炮應該算是很早,
也有一定程度的重視,但的確看不出總數.

ZANG0972 2016-10-26 02:10 PM

引用:
作者新生活
清朝只在前期重視過火器

到了乾隆年間,清朝統治者開始改變了對火器的態度,因為八旗入關以後,承平日久,戰鬥力嚴重下降,閱兵的時候經常鬧笑話,「騎馬人墜地,射箭箭墜地」,乾隆感到需要鞏固滿洲國本,這在歷史上叫做「滿語騎射」,八旗兵在軍事訓練中要講滿語,要使用滿洲傳統的弓箭,不能忘記滿洲人的傳統,乾隆甚至還說:「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體現了此時的清政府對回歸滿語騎射的重視。

其實當時應該淘汰騎兵和弓箭,大規模裝備槍炮部隊,這樣才符合世界潮流,可是因為清朝是靠著「滿語騎射」入主中原的,淘汰騎兵和弓箭,被看作是動搖國本。

中國的熱兵器真正的開始落後恰恰是在所謂的乾隆盛世之際,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清政府的「滿語騎射」運動,第二個原因就是乾隆以後中國是長期的治世,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軍事技術的更新失去了動力。

說清朝有改良啥火器還...



每一個王朝承平久了,有不弱的嗎?征服歐亞的蒙古?明就能例外嗎?
所以,說中國到清朝不改進,或是大清開始落後也誇大了!

cys070 2016-10-26 02:23 PM

引用:
作者隔壁老王
信玄時期目前有看到紀錄的是在妙法寺記中記載的:

1555年時的第二次川中島之戰中,
武田軍向信濃善光寺城及周邊的旭山城派出援軍3000人,
其中包含弓800張及鐵炮300挺.

以這個年代跟規模來看,武田家引進鐵炮應該算是很早,
也有一定程度的重視,但的確看不出總數.


武田家 天正年間有預估大概5~600
資金和購買管道問題外,就是技術有限.也無法自己地盤大量生產和維修

鐵炮生產重鎮在近江一代.....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