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目前幾款Core i7的"Cache"..感覺比Q9550時代"退化"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0370)
|
---|
引用:
大概差了500Mhz, 性能大約10% 一代i7 920只比Q9650快了5~7%(比2600K跟3770K的差距還小) X58跟P45都是用ICH10R,那一代i7的I/O,不是一樣嗎? 印象中2007年當時發表45nm Core2時,intel有說過 大容量的快取足以抵消內建MC的優勢 L2快取Core2兩個核心共用6MB(平均一個配置3MB),新的i7每個核心只有256KB 920會稍快,應該是新的演算法帶來的效能 而不是內建MC,QPI之類的新技術造成 |
引用:
想起當時N家嗆I社 E8400就夠玩遊戲 不必買i7 以現在的製程WOLFDALE可以塞進更多快取和更高頻脈的話 :flash: 我想i系列就鳥了~~ 不過對手顯然已經跟不上......趁機整合一些晶片 把重心放在MOBILE上~~ |
引用:
很明顯的,WOLFDALE只是一個雛形 實作適用現在的i3下去改進 intel的野心大的很,最終目的跟N社一樣 想把Dram包進CPU裡頭,這樣L2的成本可以直接CostDown |
引用:
小弟記得i7的L2每個是配置256KB,但是四個核心的L2都會複製一樣的資料在L3裡面 以提供其他核心訪查,印象中,同時脈下,I7 920的L3頻寬就已經跟Q9550的L2一樣大了!! |
引用:
要知道嗎? INTEL還有一樣強是XX 回饋多. :yeah: 光這點很多品牌廠都買單啦. AMD 追不上這原因也是其一. :D |
引用:
TLB Bug 修正後會掉速3成 我還忘記有TB這種東西, 超到2.93G已經比2.83的C2Q快了 說真的我認為Nahalem只是整合版,一直到Sandy才完成最佳化 同樣的下一個階段的完成版應該是在Sky世代 |
引用:
TLB BUG不是只有AMD才有嗎 我記得i7920應該是沒有什麼重大瑕疵 920是第一個整合三通道記憶體控制器跟L3快取 還有HT技術的處理器!! 說是實驗品真的沒錯!! 也還好沒有大問題!!不然INTEL的招牌又要再砸一次了!! 不過小弟還是不太能接受3930的記憶體頻寬就是了!! 真的是很虛欸!!還說是四通道!! |
引用:
intel也有TLB問題,在後面的步進有修正 他家每個新作都有Bug,像C2D的L2,I7的L3 四通道現在看起來很搞笑,但是兩年前,看到記憶體破10Gb /s 就很驚訝!! 哈哈... 等Haswell出來,如果量產品的L4 128MB可以跑得跟3930的L2 一樣快,那2011的四通道真的就虛掉了 長江後浪推前浪, 對我來說現在的AMD是個指標, 如果AMD趕上的intel已停產的產品 那一年內intel的新平台一定熱賣 Q9550這顆真的是奇耙 2009年龍2出來後,那年玩家們拋售E8X00 2010年X6出來後,玩家拋售Q6, 2011年Sandy一出,似乎集中更換K系列,有少部分人回頭撿跳水的1156 i7 2012年推土機出來後,這一年用一代I7的玩家,少部分攻頂990X, 大部分不是跳2011就是等Haswell,有的甚至將就1155 i7 接下來還有一個新指標,如果intel的新產品顯示效能趕上NV的裝機卡, 那AMD的APU會變成青菜價在賣,搞笑的是叫好不叫座 因為大家都在等AMD的新產品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0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