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分享一家牛肉麵店(北市中正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2016)
|
---|
我在和平醫院那條路走了幾年了
都不知道後面原來有一間就是牛.. 今天特別去吃了,下次我還會去 並不是說像食神的叉燒飯一樣好吃,但它的用餐環境 加上價格,老闆娘的服務態度,都讓我覺得非常OK 清燉湯不錯我喝了很多,肉不會柴但也沒說到像食神的叉燒一樣啦 麵條也是我愛的細麵,個人是感覺可以再煮硬一點 有喝了我女友的紅燒湯一口,下次我會點紅燒試試 另外小黃瓜的話,是完全沒醃入味,個人感覺完全不行 下次叫豬頭皮看看吧。 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是,原來冰紅茶配牛肉麵... 還真的蠻不錯的 :laugh: |
引用:
不用啦!談吃,談吃,大家高興就好! :) |
引用:
只有30人吃过的根本不算店,有啥好炫耀的?? 私人开伙不计成本只要厨师还过得去做啥都好吃 食材好就贏一半了 就如同用和牛刷火鍋,就算湯是罐頭湯一樣超好吃 WIN8注音為啥打出來一堆簡體字 :jolin: |
還是覺得台北車站微風廣場的牛肉麵最好吃
|
我之所以強調麵條重要性,一方面台灣手工麵條越來越少幾乎被機器麵條取代,就算有手工麵也是品質普普。
兩年多前才要結婚我跑一趟北京找一位客戶,他是德州人, 我帶他去王府井大街吃一位回民開的麵店,因為他一直不太習慣麵條與牛肉放在很多湯裡, 我一邊跟他聊天,教他要用筷子先撈麵條放到大大的磁湯匙然後吃進去,再來是 一口湯, 總之是一口麵一口湯,中間再夾個牛肉塊或後蹄筋就很妙。 我們吃到一半由於都是用英文對話而我們的位子距離廚房口很近, 突然有個金髮綠眼的女士探出頭,我朋友也是金髮,女士看到我們笑瞇瞇跑出來用英語跟我們打招呼。 原來這麵店老闆娘是她,她到中國讀書,遇到身為回民的先生就嫁給他, 她很熱心堅持要招待我們一大碗混合牛肉羊肉的麵,麵端上來剛吃麵條就有一種驚喜, 這麵條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我請教老闆娘才知道這麵條原來是桿出來的, 桿的時候特意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先拿粗針在上面插洞,然後用切披薩的滾輪刀稍微有點蛇行切開, 這種線條、厚度、穿孔不很規則的麵條非常特殊,而且是麵撈起後先在肉湯裡滾煮一下才放肉塊與小白菜。 這種創意我跟台北一間牛肉麵館老闆提過,奈何老闆腦袋裝水泥,他還是喜歡用便宜單純的機器麵。 :jolin: |
引用:
台北車站微風的蘭州拉麵? 台灣的中式拉麵說老實話真的都不太行 不管是以前來來師傅拉的還是後來的蘭州拉麵 麵條彈性都不夠 最早台北車站站前地下街的牛大媽還叫作星寶的時代 當時由蘭州師傅拉的麵大概是台灣極少數有做到能打牙齒的麵 -不過這個水準大概也就之前在左岸吃到的路邊小店水準 吃久了之後 真的會讓人感嘆北方人在麵食的造詣上果然不是南方人學的起的 |
引用:
認真說起來,現在號稱大陸口味或技藝的麵食都不一定道地, 細究起來有的是在大陸學藝有的是大陸配偶來台開的, 有些拉麵都只有練幾個月回台,然後靠網路或電視節目成名, 實際上拉麵、麵點的功夫根本比不上大陸很多做了三四十年的老師傅。 這一點我在吃很多牛肉麵麵條感慨特別深! |
引用:
問題就在於啥食材都拍出來攤開給你看了... 有什麼神奇的成本? 不過確實是私廚沒錯啦... 生食確實食材好就贏一半, 對熟食的部份而言, 食材倒不一定有佔這麼高的比例... 而用和牛煮牛肉麵, 只能說是一場災難, 不然牛爸爸不會死得這麼慘... 說到牛爸爸, 小貓咪兄該不會誤以為那是牛爸爸的麵吧..., 差了大概200倍吧. |
引用:
這種不規則的麵條跟刀削麵有相似之處... 問題會在於因為這樣的不規則造成麵條的熟度不一. 一條麵薄的地方熟了, 厚的地方卻還有生麵味. 厚的地方熟了, 薄的地方已經軟爛了. 更別提每一條麵條彼此間也都不一樣. 這樣沒辦法用規格化去煮. 你一碗一碗盯著煮也許勉強可以克服這問題, 可是客人來一次要下個五碗十碗的, 就沒這人力了. 至於手工麵跟機器麵的差異, 應該不是單就目視麵條形狀決定的吧. |
引用:
這家也是我吃到目前最喜歡的牛肉麵店,個人認為清燉的很讚..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