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DIY] 2001年的Subaru Outback保養維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8017)
|
---|
等等,那個炸蝦烏龍麵是啥?
我可以檢舉嗎?理由是意圖使人變肥。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引用:
注意!正確鎖螺絲技巧 不崩牙 不扭斷 扭力基礎知識 【超認真少年】How to use a Torque Wrench PROPER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E2khBfZHtk 鎖螺絲真的很重要 :mad: |
引用:
應該說那零件的設計很會滑,跟怎麼鎖無關... 以 P 大的功力說是他鎖滑的我倒相信是那個零件是一次性鎖孔 :think: |
引用:
![]()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引用:
原廠好聰明 :laugh: |
真是厲害
我也認識一個從換輪胎做起的汽車維修店老闆已經快30年了 他也肯學認真從化油器學起到現今全電腦化車子都能修 無數儀器與特殊工具 真慶幸認識到他所以我沒修車方面困擾 |
引用:
所以我才要把每個螺絲螺栓都貼起來 不然一定會忘記 你買到可以插腦袋的記憶體記得分享一下 XD 引用:
下次C17飛過去的時候你記得把車車開進去,再來都會幫你處理好XD 引用:
好吃好吃(摸摸肚子) 引用:
感謝那個連結! 螺絲螺栓還有扭力 修車的眉角裡面上面這些佔了很大的區塊 (個人體會) 引用:
我修車到現在學到一件事: 那就是要給技工更多的空間跟"恩典" 很多東西拆裝的時候都會"耗損" 再加上零件在熱冷交替的環境下久了 零件原來的硬度強度都會跑掉 很多時候拆卸安裝的時候會有些損傷,並不是技工的手路或是技術問題 是東西拆裝的過程就會耗損,即便之前看起來是好的 引用:
呵呵,原廠把它設計成獨立的,可以更換的零件我就謝天謝地 如果是在引擎中缸上面的螺紋滑掉那就麻煩了 引用:
感謝美言 人生在世 有個好醫生,好技工 很重要! |
引用:
要來拜見好文~! 這個耗材要換. 有空我也來拆一下我的小星星~ |
恭喜又有新成就解鎖
買到一台好修的速霸陸 |
引用:
人家是拉轉拉到斷油 我是燃油幫直接幫我斷油XD 所以這東西如果是有點年齡的車可以巡一下 引用:
"好修"的車 這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XD 維修維修繼續維修 Outback的引擎維修大致完成,過去兩三個星期的試駕非常順利,這一波要做的維修是把當初拆卸引擎施工的時候沒有處理完的一些地方來做個總整理。 這次需要做的零件更換以及保養項目如下 1. 更換駕駛側的動力方向機轉向桿防塵套 ![]() ![]() 2. 更換壓縮機皮帶的墮輪 ![]() 3. 更換自排箱油ATF ![]() 4. 更換冷氣壓縮機高壓及低壓管路o ring ![]() ![]() 5. 冷氣系統真空測漏測試 ![]() ![]() 6. 填充冷媒 ![]() 7. 更換後差速器齒輪油 ![]() 8. 加強電瓶負極接地 ![]() ![]() ![]() 上面幾項有些是屬於預防性保養,就是一些零件應該是到了使用壽限,比如說那個帶動壓縮機皮帶的墮輪,用手轉起來有點乾轉生硬的感覺,雖然還不到卡卡或是產生噪音的程度,但是已經服役了轉動了二十多年,換下來比較保險。 動力方向機的轉向桿防塵套前端有破損,然後後端的固定圈型彈簧不見了,發現後目前是用束帶綁著,所以可能有髒汙進去方向機齒棒系統,需要打開來清潔一下,曾經嘗試要拆掉方向機舵桿和尚頭(tie rod end),但是用敲的敲不下來,這次買了一個工具,可以夾在tie rod end上面用螺栓轉的方式把tie rod end從Knuckle壓出來,不必硬敲,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冷氣系統 大白冷氣的冷房效果一直非常好,但是去年夏天,大白完全沒有冷氣,AC鈕按壓下去還是吹熱風,壓縮機也完全不轉動,用小起子輕壓低壓管路的接頭,完全沒有壓力也無任何氣體洩出,判斷冷媒應該是完全漏光,從壓縮機高壓管路跟低壓管路進去的接頭可以看到一些似乎因著油而有吸附一些灰塵的痕跡,所以我買了一堆o-ring,打算更換那兩個管路接頭裡面的o-ring。 ![]() 但是要如何驗證這兩個o-ring就是讓冷媒漏光的罪魁禍首呢? 我們需要儀器跟設備來測試,所以購入了冷氣歧管壓力計跟真空幫哺。計畫在更換o-ring之後就把系統抽真空,然後用歧管壓力計檢視系統真空密封狀況,如果抽完真空後系統不失壓,那就表示新的o-ring已經把系統密封起來。 施工 首先更換的就是冷氣系統的兩個o-ring,分別拆開高低壓管路進入壓縮機部分的接頭,把已經硬化變形的舊o-ring拆下,換上大小一致的新o-ring,再稍稍用冷凍油潤滑一下o-ring與管路接合之處,管路接回壓縮機,這時候就可以把冷氣高低壓接口處接上歧管壓力計,然後壓力計再接上真空幫哺,開始抽真空。試抽了半小時,壓力計的指針已經停在下限很久,不能在往下動了,這時候把表頭這高低壓力開關關掉,再來關掉真空幫哺,開始監測壓力計讀數。 等了一小時,指針還是一動也不動,目前看來可以很樂觀地說,系統應該是已經封住了! ![]() ![]() 不過在正式加冷媒前,我還想多抽測幾次,確定沒有其他的洩漏點,才注入冷媒。 巡了冷氣整套管路,從高低壓管到前面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乾燥瓶,所有管路接合處都沒有液體洩漏的痕跡,唯二有洩漏痕跡的地方就只有高低壓管路進壓縮機處,所以就沒有去拆別的管子接頭了。 抽測真空的動作幾天內我總共操作了三次,發現系統持續維持真空壓力,這下子覺得那兩個o-ring果真是頭號戰犯,應該沒有問題了! 注入冷媒 在注入冷媒前,把系統再次接上真空幫哺,這次打算給抽他個一小時,把系統內的溼氣水氣跟空氣盡量抽乾淨,這樣加入冷媒後冷氣系統才會健康有效率地運作。 最後抽了一小時多,然後就發動引擎,開冷氣按下AC,開始注入冷媒。 ![]() 車頭上面有個貼紙,上面有冷媒的種類跟系統需要的重量,是21-25盎司,一罐冷媒是12盎司,所以大概需要兩罐。 我決定慢慢加,加了二十幾分鐘加完,加不到一罐時熱風就變冷氣了,等到兩罐加完,冷氣已經可以說是超冷的! 真是開心~ 這套冷氣歧管壓力計加上真空幫哺的價錢大概就是這裡把車拿去給店家修理recharge AC一次的費用,所以可以說買這套工具用一次就回本,很適合冷媒已經漏光然後需要抽真空測漏系統的狀況。 其他 剩下的維修以及更換油品都很直接了當,有了那個推動轉向裝置tie rod end的工具換方向機護套變得超方便,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 下一步就是把車子拿去做定位,然後換組新輪胎。 還是忍不住想說,車車冷氣修好的感覺真不錯,再也沒有比這更有感的維修了! |
引用:
![]()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