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投資型保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38318)

starless 2007-08-17 05:28 PM

引用:
作者limean
這位仁兄是否誤會我的意思?我已經指明了150%是指前置費用
也就是前5年所繳保費中,有將近150%的費用是用在保險公司所謂開設投資型保單平台所需的費用。
這屬於重要資訊,我想沒有業務敢隱藏不說,但這費用都是用在哪裡、細目支出如何,我想也沒有業務能說個明白,如果仁兄知道的話,還請告知有哪一家保險公司有說這麼清楚。


請問一下,關於小弟我所列出關於康健人壽的部分與計算,有什麼反向的指教嗎?謝謝! :ase

36多蒙卡修 2007-08-17 06:18 PM

引用:
作者limean
這位仁兄是否誤會我的意思?我已經指明了150%是指前置費用
也就是前5年所繳保費中,有將近150%的費用是用在保險公司所謂開設投資型保單平台所需的費用。
這屬於重要資訊,我想沒有業務敢隱藏不說,但這費用都是用在哪裡、細目支出如何,我想也沒有業務能說個明白,如果仁兄知道的話,還請告知有哪一家保險公司有說這麼清楚。

保險公司打著人壽保費低廉的口號,內部有沒有以前置費用名義、而實際上從中額外收取一些費用以彌補投資型保單在壽險部分相對便宜的保費 ... 這不無可能。
當然了,儲蓄險什麼的也是有可能有類似的情形。但是現在是因為投資型保單的超高前置費用比例,特別會讓人(我、或者包含其他人)產生懷疑。

如果我還有說錯的地方,還請指正,謝謝、勿戰。


講白一點這部份就是公司要賺
再分一部分佣金給業務

你跟保險公司買保單,業務員在拿去買基金
這樣多轉了一圈,多剝一層皮,保險業務員會很懂基金??

所以要買基金就買基金
要買壽險另外
不要搞在一起很難算
基金是長期投資,看準時間點出場要贖回就贖回
保險可是一種保障

再說看看投資型保單裡面的保險部分
說真的我寧願買單點.......不要套餐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不要聽信他們說人家美國也是這樣,而且隨便一擺可以擺20年以上

美國是美國
台灣是台灣
在台灣的新東西就是要有當白老鼠準備

53346 2007-08-17 09:06 PM

引用:
作者limean
這位仁兄是否誤會我的意思?...
這屬於重要資訊,我想沒有業務敢隱藏不說,但這費用都是用在哪裡、細目支出如何,我想也沒有業務能說個明白,如果仁兄知道的話,還請告知有哪一家保險公司有說這麼清楚。

保險公司打著人壽保費低廉的口號,內部有沒有以前置費用名義、而實際上從中額外收取一些費用以彌補投資型保單在壽險部分相對便宜的保費 ... 這不無可能。
當然了,儲蓄險什麼的也是有可能有類似的情形。但是現在是因為投資型保單的超高前置費用比例,特別會讓人(我、或者包含其他人)產生懷疑。

如果我還有說錯的地方,還請指正,謝謝、勿戰。


我想你也誤會我的意思,我的重點是既然你有所質疑,
那你有沒有對該業務提出此項疑問?
如果你提出質疑業務員不清楚也沒有辦法在追蹤你的問題並在日後給你個答覆
那就是業務員個人素質的問題了,只要客戶有疑問,解決客戶的問題就是業務該盡
的責任,不然還要業務幹麻?

投資型保單超高的前置費用?如果把傳統壽險和儲蓄險也透明化拆開來看你知道他們的
前置費用更高嗎?而且還是投資型的4倍以上...

我前面也有提過只是觀念的問題罷了,講難聽點看你想讓哪邊賺錢罷了,
那這樣說是不是不讓任何一邊賺錢最好,把錢留在手邊的才是聰明人?

53346 2007-08-17 09:34 PM

引用:
作者36多蒙卡修
這樣多轉了一圈,多剝一層皮,保險業務員會很懂基金??

所以要買基金就買基金
要買壽險另外
不要搞在一起很難算
基金是長期投資,看準時間點出場要贖回就贖回
保險可是一種保障

再說看看投資型保單裡面的保險部分
說真的我寧願買單點.......不要套餐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不要聽信他們說人家美國也是這樣,而且隨便一擺可以擺20年以上


理專改做保險業務的對基金懂不懂?
金融相關從業人員做保險業務對基金也比一般人懂吧?
ok!不要講這種極端例子,保險公司很多課程可以上,有投資理財課程
也有基金相關認證課程,法令也有要求業務員須受訓滿xx小時,
賣投資型保單也需要有投資型的證照,這個課程想躲也躲不掉,
那說有投資型保單證照的業務員比一般人懂基金算客觀吧?

投資歸投資,理財歸理財我前面也有提過是觀念問題,我不曉得您這串
討論串看了多少,我也不曉得你對傳統保險和投資型保單研究的有多深,
搞在一起很難算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和你一樣這麼想,基金是長期投資,
看準時間點出場要贖回就贖回<-不見得每個人觀念都和你一樣好,
你每個月三五千定時定額和銀行買基金,銀行會幫你盯績效嗎?
銀行會做的只有,我們現在有新基金或哪支基金不錯要不要幫你做轉換,
每個月三五千和銀行買還會理你的也只會叫你做轉換為了賺手續費...

不要聽信他們說人家美國也是這樣,而且隨便一擺可以擺20年以上
<-這東西我不曉得你從哪邊聽來的,但我從來沒聽過有人賣投資型這麼說的,
我覺得聽到這句話很好笑,如果我碰到這種業務員一定忍不住噹他 :laugh:

很多觀念的問題和分析我前面也講了不少了,我覺得與其參雜主觀意識的
發文來批評投資型保單的不好,讓人接收似是而非的觀念,那不如就事論事
以客觀的立場來分析兩者間的優劣來做討論不是更好 :confused:

yatin 2007-08-17 09:51 PM

其實,有接觸過保險業的人並且知道怎麼精算的人就知道,尤其是保險經紀人…
投資型保險是一種打混仗的商品!

把壽險和投資混在一起,一般人乍看之下真的很難看得出其中保險成本的結構…
重點有二個:
1、投資型保險並不是終身壽險,在幾種情形下會失去壽險保障:
a、獲利不如預期,想結束這張保單!
b、期滿並已獲得理想的利潤,想改變投資的管道!
c、真的沒錢繳保費,或是臨時有其它重大用途的資金需求!

你並不會永遠只投資一組基金到70歲或是老死,在中斷、期滿或贖回之後,
保障就會消失,所以看來,這樣的投資型商品包含的壽險,
只能歸類在「定期」方面!

2、內含的壽險保險成本遠高於「定期」,稍低於「終身」:
我手邊沒有例子可舉,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要投資型商品的資料,
並自己計算所有的需要扣的保險成本,我想在二十年後,
你會發現,總成本大概會介於「定期壽險」保費1.4~1.6倍左右,當然低於終身壽險的保險成本,
可是,你覺得這張投資型你會放一輩子嗎?何況,再繼續放下去,
保險成本還是會繼續扣喔!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試算,並自行判斷合不合理!

最後,保險公司和業務員一定會說商品有保障有投資是一舉多得,
並且投資由專家管理比較安全,又可以省下轉換費用和手續費,
沒錯,真的有省到,只是第上面二點有提到,你在其它方面多付出了!

另外,投資真的不需要自已去關心或處理嗎?
舉例來說:像現在的次級房貸風波,我手上的riets基金掉了10%,
如果我還是相信基金的獲利能力,一直放著沒有先贖回,
再找低點買進…就算它到時年成長10%,
我這一年把資金放進去也只是沒賺沒賠而已…所以,
買基金不是放著就會賺,你要自己去關心或是轉換、贖回,
才能將基金的複利效應最大化!
況且,保險業務員或是保險公司可不會主動提醒你的基金掉了10%…
保單上面可是清楚的印著「盈虧自負」啊!

Shanpwu 2007-08-17 09:59 PM

引用:
作者36多蒙卡修
講白一點這部份就是公司要賺
再分一部分佣金給業務
你跟保險公司買保單,業務員在拿去買基金
這樣多轉了一圈,多剝一層皮,保險業務員會很懂基金??
所以要買基金就買基金
要買壽險另外
不要搞在一起很難算
基金是長期投資,看準時間點出場要贖回就贖回
保險可是一種保障
再說看看投資型保單裡面的保險部分
說真的我寧願買單點.......不要套餐
投資歸投資
保險歸保險
不要聽信他們說人家美國也是這樣,而且隨便一擺可以擺20年以上
美國是美國
台灣是台灣
在台灣的新東西就是要有當白老鼠準備



你是基於何種理由認為保險業務員不懂基金?
你知道嗎,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可並不是隨便那個保險業務員都能做的,
投資型保單能否銷售是必須經過公會IPA考試的,
考試內容包括有:投資型保險概論,金融體系,投資學,貨幣時間價值,債券評價,證券評價,風險/報酬與投資組合,PVIF,FVIF,PVIFA,FVIFA....
許多的保險業務員恐怕還遠比銀行業務還更懂基金你知道嗎?
千萬不要太小看保險業務員,
某X泰金控已經開始逐步實施保險業務員進駐銀行的適性試驗了,
保險業務員的業務方向早已從傳統業務演變成投資業務,更進階方向為信託,
再過個幾年之後,無論你想要到那家銀行買基金都必須透過保險業務員了而不是銀行理專,
這是某X泰金控的真實內部已實施政策喔.

lyl 2007-08-18 07:38 AM

引用:
作者Shanpwu
你是基於何種理由認為保險業務員不懂基金?
你知道嗎,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可並不是隨便那個保險業務員都能做的,
投資型保單能否銷售是必須經過公會IPA考試的,
考試內容包括有:投資型保險概論,金融體系,投資學,貨幣時間價值,債券評價,證券評價,風險/報酬與投資組合,PVIF,FVIF,PVIFA,FVIFA....
許多的保險業務員恐怕還遠比銀行業務還更懂基金你知道嗎?
<delete>

不知道保險業務員是否比銀行業務更懂基金...
不過銀行業務也沒多懂基金就是了 :) 呵呵

一位靠研究保險取得碩士學位的朋友說, 台灣的保險業務員絕大多數是半路出家的, 對自己賣的保險都不是瞭解的很透徹(就譬如念航太的來資訊公司寫程式, 就不太可能懂編譯器設計原理)
以他的角度來看, 可能是要求高了些, 畢竟不可能每個保險員都讀過一些保險相關理論等

不過就我接觸過的保險員, 大多是沒有及格... 普遍用柔情勸說戰術, 並沒有用條理分析的方法

lyl 2007-08-18 08:10 AM

引用:
作者lyl
小額終生+大額意外+大額醫療 -> 小弟我就是這樣保, 也建議大多人優先考慮這樣保

這一次的TVBS money我最大節目, 也在談保險, 可以看看
裡面三位來賓, 同樣以意外與醫療為優先考量

starless 2007-08-18 08:18 AM

引用:
作者yatin
2、內含的壽險保險成本遠高於「定期」,稍低於「終身」:
我手邊沒有例子可舉,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要投資型商品的資料,
並自己計算所有的需要扣的保險成本,我想在二十年後,
你會發現,總成本大概會介於「定期壽險」保費1.4~1.6倍左右,當然低於終身壽險的保險成本,
可是,你覺得這張投資型你會放一輩子嗎?何況,再繼續放下去,
保險成本還是會繼續扣喔!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試算,並自行判斷合不合理!



同樣的問題.....
請問一下閣下,小弟我上面試算康健人壽投資型保單的部分成本,跟你說的就有差異呀!明明就是投資型保單成本比較便宜呀!
請問您為什麼會說這樣比較貴呢? :confused:
請指教∼ :shy:

您說您沒有例子,可是我有耶! :confused:

kwg16 2007-08-18 12:31 PM

投資型保單還是和一般保障的壽險分離比較好

我是買壽險主約+一些附約...一年總共大概年繳3萬多...........這都是拿不回來的,不過保障大部分是終身的!!

投資型保單是月繳5K....不過壽險只有50萬....也沒跟其他附約,就單純強迫儲蓄而已!!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