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樂軟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1)
-   -   大家覺得正版CD應該賣多少錢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42762)

jeanny 2005-10-04 10:07 PM

我是這樣認為....CD一張只值30元,如果包裝精美該賣50元....

我知道大家一看到上面的字,一定有大大大大地不以為然...不過,在反對我的說法之前,請看一下我下面的解釋:

請想想蔬果農產品的產銷流程,從來都是前端種田的農民冒著風險,豐收要擔心菜賤受傷,欠收就等著餓肚子....後端的消費者,永遠只能花大錢買吃,豐收菜價不會跌多少,欠收肯定菜價大揚,有錢還買不到吃不到...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就是中間的運銷流程,這些全是商人把持....青菜一公斤貴不貴?對農民來說不會貴,他可能一公斤只能賣3塊,當然不能叫貴....但是對台北吃菜的消費者來說,青菜是用台斤算的,一把不到半斤卻絕不會低於10塊,這還是盛產的時候....中間差距至少是農民賣出價格的5倍,全進了商人口袋....這些商人,有時候會被叫"菜虫"....

而唱片業的生態,和上面的結構是一模一樣的....

農民是無可奈何,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直銷,即使開台貨車產地直接上台北街頭賣,能鋪的點也不夠,而且時間及成本都太高了....

但是,在網路及MP3等類似技術流行的現代,創作者卻可以很輕易地直銷,而且是向全世界鋪點,彈指間完成....因此,唱片業的通路是可以被取代的,唱片公司並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們假設因此而中間的運銷體系不見了,那創作者寫一首歌,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希望賣錢賺錢,但因錢而產生的創作,恐怕未必會有什麼創作價值在其中吧?因為這是邏輯問題....

另一種是希望被傳頌,這種通常就是歌曲能夠感人的主要原因....想想自古以來的歌詩詞曲作者,不是都希望作品能被傳頌流芳嗎?....因此,在這個邏輯下,我們聽"他"的歌,唱"他"的歌,公開播放"他"的歌,對創作者的"他"而言,反而是我們在幫"他"****,幫"他"流芳百世....那麼是不是我們才該反過來要求"他"付費呢?當然,這在執行上有困難,但是,顯然我們幫創作者傳頌歌曲,在邏輯上並不是只有單純的娛樂,事實上創作者依賴我們的傳頌才能達成他創作目的....

各位可以想想,李白杜甫的詩為什麼可以留到今天?如果沒有人傳頌他們的作品,那麼還有些知道他們是什麼人?所謂的"有史以來",如果千年前就有IFPI,恐怕就沒有所謂的"史"了.....

因此,在這種邏輯下,一片CD只能收工本費,再加上壓片包裝等該有的利潤,30元應是合理的,而包裝精美的就再加一些,湊成50元整數....

而歌手及創作者似乎該在他們成名而廣開演唱會賺錢之時,回饋一些"宣傳費"給幫他們成名的大眾.....

小建 2005-10-04 10:31 PM

簡單來說.....

現在大部分的歌手跟唱片公司才不管啥所謂的創作!
牠們在乎的還不外乎是能削多少錢....
錢永遠不嫌少!

注意主題唷....
我們討論的是若要買"正版"CD, 大家認為"合理"的價錢是多少唷!

"希望"...某位仁兄別再說些類似沒人逼你買, 或買盜版是可恥的類似訊息了唷...

lileo 2005-10-04 11:27 PM

引用:
作者jeanny
我是這樣認為....CD一張只值30元,如果包裝精美該賣50元....

我知道大家一看到上面的字,一定有大大大大地不以為然...不過,在反對我的說法之前,請看一下我下面的解釋:

請想想蔬果農產品的產銷流程,從來都是前端種田的農民冒著風險,豐收要擔心菜賤受傷,欠收就等著餓肚子....後端的消費者,永遠只能花大錢買吃,豐收菜價不會跌多少,欠收肯定菜價大揚,有錢還買不到吃不到...什麼原因造成如此?...就是中間的運銷流程,這些全是商人把持....青菜一公斤貴不貴?對農民來說不會貴,他可能一公斤只能賣3塊,當然不能叫貴....但是對台北吃菜的消費者來說,青菜是用台斤算的,一把不到半斤卻絕不會低於10塊,這還是盛產的時候....中間差距至少是農民賣出價格的5倍,全進了商人口袋....這些商人,有時候會被叫"菜虫"....

而唱片業的生態,和上面的結構是一模一樣的....

農民是無可奈何,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直銷,...


講的好.... :yeah:

看這些只想賺錢的人.... :tu:


此外..弟在想....寫一首詩...和作一首歌的成本.....是不是有差距啊?

hjfrank 2005-10-04 11:48 PM

300 元,
我覺得這價格算是合理的,
一張 CD 唱片的價格包括歌手本身的酬勞、廣告宣傳費、製作費、唱片公司人事費用.....都要考慮進去,
然而一張 CD 唱片十首歌曲並非每首都好聽,
針對消費者的需求販售單獨數位歌曲應該是未來的趨勢.

wingth 2005-10-04 11:55 PM

以前cd 200真的買的到嗎?
1986年買的cd好像都400左右吧...
那我的理想價格是200
至於mp3好久沒聽了(傷耳)

sutl 2005-10-05 01:37 AM

引用:
作者wingth
以前cd 200真的買的到嗎?
1986年買的cd好像都400左右吧...
那我的理想價格是200
至於mp3好久沒聽了(傷耳)

我記得在1995左右,那時台北的唱片行賣一片國語CD約230上下 :)

那時是中南部的CD比較貴,因為是採紅綠標的配法,如果能找到想要的綠標CD的話,兩張合起來的價錢約450元。

當時覺得蠻反感的銷售模式,沒想到後來蔓延到北部了,於是也變成紅標350左右,然後再慢慢漲到現在的價格 :think:

lmfwim 2005-10-05 01:42 AM

真慘, 原來辛苦創作一首歌出來是不能有金錢報酬的, 否則就是沒有誠意的, 騙錢的...

大家不妨想想, 為何美國的紅歌星們世界知名 ? 因為美國人特別會創作 / 特別會唱 ?

又為什麼這麼多世界各地的歌星想打入美國市場 ?

答案很簡單, 因為以前在美國一成名幾乎即成富翁, 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動力讓人去創作 / 去努力

試想想, 若果創作歌曲只是業餘玩意, 誰人會全職去創作 ? 誰會去花錢在錄音室 / 樂器等去做投資 ?

如果從此以後只有網路歌手, 那整體歌曲的水準 (至少在錄音/編曲/制作方面) 必然會下降 ! 那是可以肯定的結果

到時候除了不願花錢的只能聽不夠水平的音樂外, 連帶願意花錢去買高質音樂的消費者都被迫要面對如此惡果, 那是誰害了誰 ?

希望年青一代不要這樣自私 , 為了想要免費娛樂竟然做賊 ? 還要出言污蔑版權持有人貪錢 ?

世界變的太可怕 ...

sutl 2005-10-05 01:49 AM

引用:
作者jeanny
但是,在網路及MP3等類似技術流行的現代,創作者卻可以很輕易地直銷,而且是向全世界鋪點,彈指間完成....因此,唱片業的通路是可以被取代的,唱片公司並沒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有網路音樂公司成立一個平台的話,或許目前一些地下樂團與地下詞曲創作者(你以為某些大師真的那麼厲害啊)可以將自己錄製的音樂傳送到自己的專屬網頁,然後讓消費者付費下載(採個人專戶制,所以不用擔心只能下載一次)。

該公司可以透過BT的方式讓網友免費下載,當網友覺得該支持某歌曲時,再考慮用個人專戶購買即可。

將歌曲購買到自己的消費專戶後,以後有需要再從個人戶頭下載即可(例如硬碟掛掉),先期提供MP3 320kbps與WAV兩種格式,後期再看有什麼受歡迎的新格式在新增即可(反正都是從WAV轉,方便不會自己轉檔的網友)。

oScARSr 2005-10-05 02:07 AM

引用:
作者jeanny
我是這樣認為....CD一張只值30元,如果包裝精美該賣50元....

我知道大家一看到上面的字,一定有大大大大地不以為然...不過,在反對我的說法之前,請看一下我下面的解釋:


如果是這樣子,我也會很高興。



不過,會不會全世界的人都眼紅啊?
如果代理的CD也賣30元,對方不會有反應嗎? :shock:

jason418 2005-10-05 07:03 AM

前面有大大提出5 or 6年前我們的平均起薪是25000nt.而當時的物價也比現在便宜一些.包括CD.不過物換星移,時光飛逝.到了現在我們的起薪還是大概25000nt或更少.而其他的東西大部分都漲價了.包括CD.
小弟感覺培養購買正版的態度經濟是很大的問題其次是從教育著手.
就拿中國大陸來說,小弟1999年入神洲.當年除了國營書店外基本上看不到正版的影音製品.但時至今日隨著她們(部分人)的經濟水平提升.可見的正版影音製品也越來越多了.當然跟盜版物比還是浮游生物比大鯨魚啦.
小弟是認為如果是台壓版CD的話.價錢在200-300之間我都很能接受.
平行輸入的話那就..............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1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