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收到 新版CNS11643編修說明會開會邀請 有感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80163)

星空晚風 2021-05-19 12:32 PM

FLYFLY4 兄真厲害,竟然連 GB 碼的繁體中文字也認得出來!個人也很好奇那些能夠打出 GB 碼繁體中文字的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FLYFLY4 2021-05-19 01:02 PM

引用:
作者沒問題
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這是已知最早的漢語拼音方案,純粹是單純標音使用。跟注音已經相去不遠。也跟同期的漢字拉丁化差不多。

差別在,漢字拉丁化跟劉氏的音標字,都是尚未全面完備的拼音方案。

從俄共的『大眾報』中,可以看到,標題標注『da zhung bao』,然而次標題卻是『dha zong bao』。

劉氏的音標字參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795504

xiy xz mon bi su xi gion, z pe un tao uan li huon.
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雲濤萬里紅。

這些最後都是不成規範的標音方案…

對對岸來說,漢語拼音已經是標準化規範化的結果,而不是發音不同而沒有特別對照的原因。


"cai"是「蔡」的近似音。(然而我會唸成「凱」的近似音) <-特別想問您,kai您又會發什麼音?
"cao"是「曹」的近似音。(然而我會唸成「靠」的近似音)<- Kao又是什麼音?...


kai 、Kao 我都會聯想到跟 「ㄎ」ㄞ 、「ㄍ」ㄠ 有關的近似音。

xinn 2021-05-19 01:05 PM

很多路牌、路標都改成強國拼音了…
X、Z 開頭,讓人不知如何發音。

還有英文名字拼法,
愈來愈多人學強國,
姓氏有 X、Z、Q 字母開頭,
不說話還以為是強國人...

文化入侵已經有段日子了,
注意一下手機的字型,
比較明顯的是「過」、「誤」。
「過」、「骨」,字裡面的 (「)是彎向右邊,
強國是彎左邊...

「誤」的吳,強國是「吴」...

電視也有啊,Animax 卡通頻道,
使用字型的就是彎向左邊的「骨」及「吴」。
強國字型無所不在,溫水煮青蛙囉... :nonono: :nonono: :nonono:

FLYFLY4 2021-05-19 01:31 PM

引用:
作者星空晚風
FLYFLY4 兄真厲害,竟然連 GB 碼的繁體中文字也認得出來!個人也很好奇那些能夠打出 GB 碼繁體中文字的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就臺灣社會環境而言,會使用到GB18030編碼規範的字形檔,
單純就只是「某些人」的「便宜行事+差不多先生」罷了。
那種反正看得懂猜得出意思就好的心態。
不過臺灣社會「便宜行事+差不多先生」真的很會傳染。


分享我個人人生經驗的小故事:
猶記民國7X年世代末的小學生階段,臺灣體制內公立國小的國語課的作業、考試,
若我寫的國字的一筆一畫沒有符合當代中華民國教育部的國字筆畫規範,輕則被要求訂正罰抄寫一百遍、
考卷被畫叉扣分、重則被體罰打手心。
然而時間來到民國一百年之後國民兩黨輪流執政的現在,
我卻發現中華民國各個公家機關部門所官方公告的,馬路上的各種採用印刷字
(楷書、黑體、明體、宋體等等)的公家機關實體文字公告看板、像是地址路牌、馬路地面漆字、
網路上的官方政策宣導影音圖文文宣字幕內容等等,
文字裡頭卻充斥著「不符合」當代中華民國公家機關自身筆畫規範的「他國漢字」,
例如「中共規範的繁體字」、日文漢字、韓文漢字等等。
讓我感受到明確的「不公平」,公家機關會「體罰」寫字筆畫不符合公家規範的小學生,
(多年後我才驚覺,罰抄寫一百遍其實是比打手心更嚴重的「變相體罰」)
但是公家機關自己的印刷輸出不符合自己的國字規範,卻完全當作沒事?
這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在小學生時代,手心被打、被要求罰抄寫 得情何以堪?
範例:《Moe Moe教育哪有這麼萌》第七集:【培養台灣的下一個歐巴馬】——原住民專班到底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75343773303323
我發現,這支影片的中文字幕用的是「中共規範的繁體字」,而不是中華民國教育部自己規範的正體中文漢字。
範例字:九秒處的「這」、兩分三十一秒處的「過」。身為中華民國教育部,不使用自己規範的國字字型,
卻使用它國規範漢字,唉⋯⋯
(我反映過了,簡單來說到目前為止公家機關就是裝死不作出修正!)
(別跟我說體罰我的是學校老師不是教育部,在黨國一家的世代,學校老師就代表了教育部。)

FLYFLY4 2021-05-20 12:13 AM

我把五一七個部件、二一四個部首的字圖都拼裝完了,下一步驟開始進行第一次的自我校稿,
土法煉鋼的把這七百多個字圖都瀏覽一遍,看看還有什麼是我只會拉向量圖直線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再調整過的。
總之就是筆畫能越接近教育部標準楷書的字圖就越好。
---
在拼裝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新聞的「新」字,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字標準字體宋體母稿(規範),民國八十七年二月修訂版,左側部件的中間橫畫相對短,下方橫畫相對長。
中華民國教育部標準宋體UN(範本),西元2015年版,左側部件的中間橫畫相對長,下方橫畫相對短。
整個201X世代(包含到國、民兩黨分別執政過的時間),
我發現中華民國公家機關類似的資料編輯瑕疵(公家機關發行的範本「不符合」公家機關自己發行的規範」)數量「數以千計」。
我沒有少反映過問題,大多有投遞過部長民意信箱,然而公家機關被民眾說一動才被動地做一動的敷衍了事、
第一時間先踢皮球再說的態度,只能說遺憾,或許我一個人的聲量真的太小了。

FLYFLY4 2021-05-21 12:27 AM

校稿過程的雜記:
目前第一次校稿中,我原本初始剪貼的「申」「甲」兩字,
跟「田」「由」兩字的右下角一樣都有勾。
然而我細看了中空摸式的教育部標準楷書、全字庫正楷體,
「申」「甲」兩字的「輪廓」,又好像沒有勾。
讓我很不確定「申」「甲」兩字右下筆畫到底該不該勾?
於是我開始查中華民國教育部官網的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申」「甲」兩字的「外觀輪廓」乍看之下也是沒有勾的,
然而「筆順動畫」演示卻「有勾」!
筆順動畫頁面之中可以另外點選連結跳出傳統紙本掃描圖檔來看,純圖檔呈現的則是,
「田」「由」兩字右下角有勾,「申」「甲」兩字右下角「沒有勾」。
中華民國教育部真的就是在給查閱資料的民眾「找麻煩」,
這兩種版本,我該相信筆順演示動畫?還是相信紙本圖檔?
唉∼中華民國公家機關這種純粹的資料編輯瑕疵、版本混亂不一致,
資料筆數,我已經累積查閱到「數以千計」了。

asccpu 2021-05-21 09:58 AM

引用:
作者xinn
「骨」,字裡面的 (「)....,強國是彎左邊

曾經問過中文系的人,據說是由甲骨文而來的。
吴則是古代寫法,後來為了避免與昊相混就成吳了。

FLYFLY4 2021-05-28 01:13 AM

引用:
作者asccpu
曾經問過中文系的人,據說是由甲骨文而來的。
吴則是古代寫法,後來為了避免與昊相混就成吳了。



延伸話題,在其他的社群媒體討論區,漢字相關的爭議討論串,我曾經遇到某酸民嗆聲說,那臺灣應該要使用甲骨文作為書面文字系統云云。
我是這樣回他:
「甲骨文」在歷朝歷代以來,早已經不敷後來世代的使用需求了,所以早就進入了歷史文物館了,
你為什麼還要使用一套連大清帝國時代都會認為不敷使用的文字系統呢?

---

教育部官網終於修正了 申 甲 兩字的國字筆順演示動畫錯誤,
中華民國的公家機關真的如同之前網友所形容的,
把查資料的民眾當成「實驗白老鼠」,
非常被動的坐等民眾反映一個問題,才去修正一個,
完全不會舉一反三的去地毯式檢查還有沒有其他可能資料瑕疵錯誤。
(同一個網站我反映資料瑕疵問題已經不只一次了)。
以我一個新北市民老百姓的身份,還能怎麼做,
才能把教育部叫到整個動起來,去主動地毯式的檢修教育部官網「所有」可能的國語文資料編輯瑕疵呢?
我去年十二月份下旬有親自跑一趟國民黨立法委員洪孟凱北海岸民眾服務處反映問題(基本上都是公家機關網站資料瑕疵一堆相關的),
有助理接待,助理還當場寫了一堆筆記,我也留下了聯繫方式,洪委員團隊至今「沒有回應」,只能說遺憾。

我投遞教育部長民意email信箱,教育部的聯繫窗口回信之後,
我會收到請給教育部的回信內容打分的民眾意見調查回函信件,
一分最低,十分最高,原本我打5~6分,按下送出前想了想,
我決定改打一分,當然我會補上打一分的理由說明,就是我過往寫的那些抱怨。
因為投遞教育部長民意email信箱,不只一次,所以我打一分也不只一次了,
不過看似教育部好像都不會痛?

FLYFLY4 2021-06-08 03:50 PM

情緒發洩,一些感觸,這幾年我發現中華民國教育部、行政院國發會全字庫等跟國語文漢字規範、範本相關的公家機關所公告的國語文漢字資料,
彼此之間筆畫不一致的狀況「越找發現越多」,而且都還是「常用字」,我甚至發現連「兔」這個常用字,
教育部自己的標準楷書向量字圖右下角筆畫跟左上角部件有斷開,然候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的筆順動畫卻沒有斷開。
那到底是有斷開還是沒有斷開?一個教育部就兩種標準了,別跟我說兩種都可以,「兩種都可以」就是在「製造不必要的誤會」。
過往我投遞教育部長民意信箱不曾少過,官樣文章的回覆大意就是會把這個問題加入後續資料改版的排程。
資料到底要拖到何年何月才會改版更新上線新版?說真的天知道?
我真的會覺得在你我的有生之年,臺灣社會會被中國大陸給文化方面的溫水煮青蛙到煮熟是遲早的事,
因為即便西元兩千年之後政黨輪替了,兩黨對於「文字的一致性」,都不當一回事(不積極處理,能拖就拖)。
不過我還是會繼續做「垂死的掙扎」,至少我無愧於心,對得起自己曾經學過的「國字(正體字)」。

星空晚風 2021-06-08 04:48 PM

臺灣真的要感謝您的付出,像您這樣的人多一點,正體中文就更有希望。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0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