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2012入門PC裝機組合參考 - Intel平台Celeron G530效能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59809)
|
---|
2012入門PC裝機組合參考 - Intel平台Celeron G530效能篇
隨著邁入2012年,緊接著就是華人的農曆新年,今年剛好是大家喜愛的龍年
回顧去年的市場狀況,DeskTop平台也因為NoteBook、平板或是PDA手機的競爭 讓不少只需要上網瀏覽網頁或是簡易軟體的使用者紛紛轉向,導致DIY PC市場也慢慢變小 話雖如此,不過DeskTop擁有較高效能、更好的影音享受與高自由度的升級空間 對於辦公室內與學生在文書或是Online Game等用途還是較為實際 使用大尺寸螢幕與長時間使用螢幕的環境下,DeskTop PC還是C/P值很高的選擇 ![]() 本篇是windwithme年度入門PC分享文章 去年先分享AMD入門組合,今年反過來先分享Intel入門平台組合 Sandy Bridge架構在CPU部份也推出比上一代更低價的Pentium與Celeron系列 而H61晶片組因為各大MB廠激烈競爭之下,比起上一代H55還要低上許多 光是LGA 1155 CPU加MB組合就可以省下不少費用,也許這是DIY市場縮小所帶來的價格優勢 CPU處理器方面 選用Inte在去年九月所推出的入門款Celeron G530 2.4GHz、32nm製程、L3快取2MB,Revision D2 實體2 Cores沒有Hyper-Threading技術,最高可達到2執行緒,簡稱2C/2T 價格約139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47元左右 ![]() 內容物 產品相關說明書、原廠散熱器、Intel Celeron G530 CPU ![]() 雖然使用Celeron舊名稱,但搭載Sandy Bridge架構的G530能有很不錯的效能表現 LGA 1155 Pentium系列L3快取為3MB,這點是Intel新世代入門CPU的主要差異 ![]() 主機板MB部份 有GPU輸出功能的Intel晶片組,目前是以入門H61與高階Z68為主 在市場上已有眾多H61型號供消費者選擇,也依功能與規格來做等級區分 選用H61中階價位的GIGABYTE H61M-S2PV,此款價格為209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70元左右 ![]() GIGABYTE H61M-S2PV產品全貌,入門產品依照主打第四代耐久技術 擁有高密度開纖布電路板/防靜電晶片/防突波晶片及專利雙實體BIOS/全固態電容及超低電阻式電晶體 ![]() GIGABYTE去年十月左右在台灣推出四年保固,活動日期與標示產品線內都可升級為四年保固 此外據聞台灣氧化狀況的保固也已經改善,今年GIGABYTE也開始對於非人為的氧化狀況收件處理 保固服務的加強在日後應該對於有需要的消費者會更有保障 雖然還有更低價H61可以選擇,不過個人著重於兩個傳統PCI與DVI輸出的規格 ![]() 記憶體DRAM方面 DDR3價位一再跌破歷史新低,除非預算緊縮又想擁有雙通道才會選擇2GBX2 再加上Windows7 64bit普及度日漸增加,大多選購前都會偏向4GBX2的組合 採用CORSAIR xms3 4GBX2雙通道版本,1600版本的價格比較偏高一些 ![]() CORSAIR為國際知名品牌加上通過原廠的雙通道穩定度測試,價位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此款在台灣目前比較少見,國外價格約50元美金,折合台幣約1500元左右 ![]() Celeron G530搭配H61最高只有DDR3 1066,對於DDR3最入門1333時脈還是差了一階 如果使用高時脈DDR3也可以在運行1066時將參數優化來提升頻寬效能 對於預算有限、對於散熱片也沒有需求的消費者,也可以更改搭配使用DDR3 1333入門款 ![]() |
Power Supply電源供應器部份
使用SEED V12 400W,V12與L12兩系列為SEED新推出的平價產品線 此款價格約1590元台幣,折合美金約53元左右 ![]() V12系列為80Plus銅牌認證,比起L12白牌認證會比較節能 APFC架構搭配使用特殊設計的外殼,整體看起來質感不錯 如果線材全部都用黑色塑膠材質包覆的話,應會更佳完善 ![]() V12提供兩個USB充電的特殊功能,對於行動裝置的電力補充會更加便利 如果是預算有限的使用者,可以改用L12 400W,在價位上會更加親民許多 個人對於硬體壽命相當重視,想要PC能長時間穩定使用,建議選擇好一些的Power Supply ![]() 因為去年泰國水患讓HDD產線停擺,最後導致價格上漲許多 雖然近期價格有下降一些,不過離漲價前的價位還是高上不少 許多網友會改用價位漲幅沒那麼高的2.5吋USB外接HDD來使用 這也不失為一個省錢的方式,測試中使用TOSHIBA 2.5吋750GB較符合實際使用環境 不少消費者也對Intel有較高的品牌信任度,或效能滿意度而選擇Intel的PC架構 以上這些品牌產品搭配並非絕對,如果效能需要不高,也可以選擇更低價更入門的產品 相對的若對於效能需求比較高,當然可以買更高階的產品來做搭配 依自己的需求、預算或品牌喜好來挑選自己喜歡的配備,這才是DIY PC高自由度的最大樂趣! BIOS畫面 主要BIOS調效選單,簡稱M.I.T. ![]() CPU倍頻可以往下調整,G530的DDR3選項為800與1066MHz Integrated Graphics時脈是可以調高可以增加內顯的3D效能 ![]() DRAM功能頁面 ![]() 進階參數設定,此微調為CL5 6-5-18 1T增加頻寬效能 同時有試過其他入門級DDR3 1333,並無法穩定運作上面的參數 ![]() 電壓頁面 Dynamic Vcore(DVID) -0.320~ +0.640V Graphics DVID -0.200~+4.80V DRAM Voltage 1.100~2.400V ![]() 將內顯GPU共享主記憶體的容量更改到最大480MB+2MB ![]() PC Health Status ![]() G530對於不超頻的使用者族群來說,效能跟價格上都有很不錯的C/P值 對於追求效能的使用者就只能建議改用中階產品,依個人需求再做選擇 此款H61M-S2PV可以透過OC增GPU效能與降低CPU電壓降低耗電量做優化動作 BIOS雖然不是美觀的UEFI介面,但傳統介面擁有速度快與穩定度高的兩項優勢 |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eleron G530 MB: GIGABYTE H61M-S2PV DRAM: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VGA: Intel HD Graphics HD: TOSHIBA 2.5吋 750GB POWER: SEED V12 400W Cooler: Intel 原廠散熱器 ![]() 預設效能測試 CPU 99.8MHz X 24 => 2394.4MHz DDR3 1064.2 CL5 6-5-18 1T 1.500V Hyper PI 32M X 2 => 14m 29.420s CPUMARK 99 => 369 ![]() G530 2.4GHz/L3 2MB在單執行緒的效能比起G620 2.6GHz/L3 3MB相差約8%左右 Nuclearus Multi Core => 8315 Fritz Chess Benchmark => 7.33/3518 ![]() CrystalMark 2004R3 => 108836 ![]() CINEBENCH R11.5 CPU => 1.83 pts CPU(Single Core) => 0.95 pts ![]() G620單執行緒在CINEBENCH R11.5會比G530多出9.5% 單執行緒則會多出9.8%,看來此兩款CPU在L3容量多寡對於效能影響不大 主要是G620擁有較G530高出200MHz的時脈優勢 PCMark Vantage => 5270 ![]()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6.3 ![]() x264 FHD Benchmark => 5.4 ![]() G530對於一般軟體應用還算足夠,單執行緒的高效能是Sandy Bridge優勢 這樣的價位能有如此的雙核CPU效能,在DeskTop市場上看來C/P相當地高 如果對於PC有更高需求的環境,如轉檔、繪圖或是中階以上的3D Game 那選擇更高時脈或更多核心的Intel CPU,對於效能上會有更大的助益 DRAM測試 DDR3 1064.2 CL5 6-5-18 1T ADIA64 Memory Read - 12960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13675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13700 MB/s ![]() 上一代LGA 1155 CPU對於有內建GPU會讓DDR3頻寬降低不少,無法發揮應有水準 Sandy Bridge架構已經改進這個狀況,在DDR3頻寬恢復應有的高效能 DDR3效能也是LGA 1155平台主要的效能優勢之一 3D效能 Intel HD Graphics預設值1000MHz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24.81 FPS ![]() |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350 ![]() Monster Hunter Frontier => 1312 ![]() 3D效能的增進與HD影片的順暢度是LGA 1155平台的主打,可以看到比起上一代有明顯的進步 G530與G620同樣使用Intel HD Graphics,但G530 3D效能較低約22~30%,這是兩款CPU差異最大之處 Intel HD Graphics超頻1200MHz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28.63 FPS ![]()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408 ![]() Monster Hunter Frontier => 1538 ![]() 將內建GPU時脈拉高20%後,所得到的3D效能約有15~17%增進,這部份的調整對效能不無小補 對於3D效能有再高一點需求的消費者,建議增加預算選擇G620或G840 如果有玩到中階以上的3D Game,個人會建議再增加獨立顯示卡,更能大幅度地提升3D能力 溫度表現(室溫約19度) 系統待機時 - 26 ![]()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33 ![]() ADIA64所得到溫度數據不是很準確,甚至有待機與全速差不多的狀況 改用GIGABYTE Touch BIOS軟體能得到較準確的溫度顯示 G530待機與全速只相差7度,用手觸摸散熱器的溫度也只有微溫 G530與LGA 1156雙核CPU同為32nm,溫度表現卻還是能繼續進步 耗電量測試 開啟C1E節能技術,CPU待機0.86V.全速1.08V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 - 22W ![]()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42W ![]() OCCT Power Supply測試(CPU/GPU全速)時 - 53W ![]() G530在3D效能落後G620比較多,但是在耗電量方面表現更佳 待機只有22W,CPU/GPU全速也只有53W耗電量,省電能力是目前DeskTop平台的第一名 |
開啟C1E節能技術,BIOS中設定CPU電壓-0.240V,也就是待機0與全速皆為0.888V
OS桌面下不使用任何軟體 - 22W ![]() 運作LinX讓CPU全速時 - 34W ![]() 鎖定CPU電壓將其降低到0.888V後,在待機的電壓其實與預設C1E的0.86V狀態差不多 重點在於CPU全速時可以將原本的42W降到34W,耗電量下降約有20%左右 CPU溫度相對也會跟著下降,當然要這樣設定還是必須以CPU可以穩定運作為前提 影片播放測試 先前購買的原版藍光影片-Inception 全面啟動,以下影片為該出版公司版權所有 軟體為PowerDVD 10 影片過程中CPU使用率22~35% ![]() CPU使用率大約落在22~35%左右,對於1920 X 1080高解析度影片也可以順暢撥放 G530內建的Intel HD Graphics雖然沒有HD 2000或HD 3000有那麼低的CPU使用率 不過掛上HD的GPU型號,也代表Intel入門平台也開始跨入HD影片的門檻 市場上還有價格高一點的G540,個人卻偏向以G620做為比較 一來效能與規格的差異性較大,做為高一階選擇CPU時的參考方向 更沒想到才經過一年,Intel入門PC的花費已經有近30%的下降調整 主要是因為Pentium、Celeron型號的Sandy Bridge CPU出現 加上H61晶片組各家MB廠的競爭,還有DDR3與DVD-ROM價格也是屢創新低 如此一來對於消費者在選擇PC時將更佳有利,可以花更少的預算買到更超值的硬體 以上組合將2.5吋750GB改成500G版本,再加上DVD-ROM、Case的總花費約台幣10500元 折合美金約353元,文中主要為了兼顧效能與品質,所以某些使用高一階的硬體搭配 不過對於預算有要求的使用者,可以改為較低價DDR3 1333 4GB加上非APFC 350W的PSU 如此一來可將價位降到台幣9000元左右(約美金303元),便可以打造更入門Intel PC主機 ![]() 個人在本篇同樣也許多時間做硬體規格比較的功課,完成文章大約花費一星期以上的時間 現今市場上品牌繁多,對於硬體價格、效能高低或是品牌喜好,再經由每個人的喜好或預算做調整 日後如果3D效能已經不敷使用,也可以再花費台幣2000~3000元做3D效能升級的動作 2012年正好是windwithme網路上分享文章的第12個年頭 當初為了網路分享的熱情而一直走下去,未來也將繼續秉持優缺點共存的立場來分享 希望讓網友在選擇相關硬體前,能有較完整的數據與詳細的論點來參考 正逢寒假期間會有不少人開始組裝PC,希望本篇文章可以提供有需要的網友做為參考 有時間的話,小弟會再分享AMD入門PC的組合,在此祝大家新春愉快,萬事如意 :) ![]()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難得搶到頭香,看起來這一組對一般End User真的很超值 :like:
|
組HTPC放藍光片也是綽綽有餘,真是低價的好選擇。
|
感謝風大
參考這篇文章買了一顆種子L12 400w 算是便宜又大碗 |
引用:
個人也相當認同這點 感謝風大 花錢買東西來測試 老朋友的文 還是要支持的 |
引用:
是別人花錢請他測試的 :rolleyes: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