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我的宿舍愛妻電腦i7 + SG03 + AXP-140(圖多慎入)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8857)

komurofan 2011-08-14 02:35 PM

我的宿舍愛妻電腦i7 + SG03 + AXP-140(圖多慎入)
 
最近修照片修到越來越無力了
為什麼?
因為宿舍電腦實在太慢了
一方面又想玩縮時攝影
但一想到製作成影片時
靠宿舍這台舊電腦
真的就很無力

本來今年年初就有打算把宿舍這台電腦主機換掉
家裡是用AMD系統,宿舍想改用Intel系統
這樣才有得比較優劣
但因為Intel這批Sandy Bridge太不爭氣了
先是有SATA問題,全球回收換件
後又有莫名畫面凍結問題
(中文請google"h67 凍結",英文請google"h67 freeze",結果很精彩)
所以讓我一直沒去換機
一方面也是我個人買這種偏高價產品的運氣不佳問題
害我很怕中鏢

最近是真的用到受不了了
想了想
想了又想
想了又再想

其實我一直都習慣把最好的電腦硬體放在家裡那套電腦上
但其實我使用時間最長的是宿舍這台電腦才是
那就痛下心來換吧!!

我發現我宿舍電腦一用就用很久
不太會去DIY和升級
所以第一就直接朝小主機定位去選購
第二因為一用就很多年,那乾脆買好一點的好了

Intel其實Core i5就已經很夠我用很強大了
但有在賺錢後,常常買東西會越看越貴,反正又不是負擔不起
加上Intel的CPU和主機板,總是都缺幾樣想要的功能
看到最後不小心就直接攻頂了
Core i7加上Z68晶片的板子了!!

所以....
以下是敗家全清單
本來預算只有25k
沒算好,加上東西是分開買的
最後結算時,自己真的有傻眼到!
這還沒有包含顯示卡喔!!
以我買顯示卡預算習慣,有買的話至少還要再加4.5到5k上去




以下開箱了
因為商品多
所以照片不會貼太多

****↓↓所有上機零件↓↓****

↓主要零組件


↓2.5"轉3.5"的轉接座,可以一次裝兩顆2.5" (SSD*2!?)


↓給處理器用的薄型風扇和調速器


****↓↓零件介紹說明↓↓****

↓是啥?到底是啥碗糕??


↓就是你,這是我第一次直接買攻頂的處理器,一般我都挑次強的,會便宜很多


↓馬來西亞製,怎沒有哥斯大黎加的呢??


↓本尊現身


↓點點也太多了吧!共有1155個,你有空可以慢慢算


↓這風扇也太Costdown了吧,壓的住愛妻一族嗎?


↓記憶體正便宜,一次上4條4GB


↓居然買不到4條同週期,只好挑同原廠顆粒,反正超頻也是除頻超,沒差(安慰自己)


↓不太喜歡雞排店的板子,但因為規格漂亮,我還是買了,唉∼


↓主要規格


↓全照


↓輸出


↓Rev:1.0 ,這招是雞排店的必殺技,但好險這張已經確定支援下一代22nm了


↓7個SATA槽,會夠我用嗎?懷疑中


↓這個USB有神奇的力量,關機還可以保留電力給一些裝置充電用,滿實用的


↓蝦米?!居然沒有任何傳統PCI插槽了!!


↓全景照Part2


↓狐狸控代工的強化背板,感覺很堅固


↓處理器腳座,一樣1155根Pin,你有空慢慢算,有少跟我講,我再去退貨


↓Z68晶片組?只有一顆還叫組?沒有主動式散熱裝置撐的住嗎?


↓等了好幾天的SSD,新的Autobuy購物平台沒Y購和P購的快


↓那是啥?原來我抽到電影票了,喜滿客京華影城的,我又不上電影院的,搞笑∼


↓Micron M4 64GB,雖然128GB版快很多,但先買64GB,等它再降價,我再多買一顆來RAID0


↓Compro的電視卡E800F,這家硬體用料都不錯,但軟體開發有待加強


↓因為主機板沒有PCI插槽了,我M800只好退役了


↓用了愛妻(i7),不換掉原廠散熱器,哪顯得出愛妻的霸氣!


↓但是這顆好貴啊∼


↓滿滿的熱導管加上鰭片,但這種鰭片用幾年後生鏽起來會變超醜


↓滿滿的各種平台組裝套件


↓挑了好久的機殼,SliverStone的SG03-F


↓比起鋁合金,我還是比較喜歡鐵殼,感覺會比較堅固


↓這空間,看起來有得搞


↓硬碟這樣裝的啊!!


↓拆光光就這樣


↓先前都用be quiet!的電源,這次換家用看看


↓電源....不就都長這樣


↓機殼小,裝不進AXP-140RT附的風扇,只好另買薄扇


↓怕吵,買了調速器,可以控制兩組,一組控CPU風扇,一組控前置兩個12公分扇


以上
待續其他篇

komurofan 2011-08-14 02:37 PM

Part2 組機篇
 
接續Part1
這篇是組機過程

****↓↓組機過程↓↓****

↓不廢話,主機板+處理器+記憶體合體


↓AXP-140RT附的第二組強化背板,完完全全符合螺絲孔和閃開原廠背板的螺絲


↓合體,過程就不講了,不是很好組,應該是說我手太胖


↓俯視圖,真的是龐然大物,突然間想到,我忘記拍塗散熱膏的照片了


↓比較一下相對高度


↓另外一個角度相對高度


↓放上附的14公分風扇見識一下


↓可以想像如果上這顆,處理器可能會感冒喔∼


↓把主機板裝進機殼前,可以先規劃細一點的排線規劃


↓規劃好就可以把線都藏在主機板底下喔∼


↓每條線最好錯開並排穿過主機板,不要交叉到,要不然板子被撐住久了會變形


↓把固態硬碟裝上轉接架,等這顆再降一次價,我就再買一顆來RAID0


↓自己舊有的LiteOn iHAS324燒錄機,和Hitachi 7K3000 2GB硬碟,拿來當D槽


↓話說,硬碟的容量決定宅的力量,準備上機


↓硬碟由這邊鎖進去,這是特殊螺絲,加上橡膠墊,可以避震喔∼


↓裝上去就這樣,眼尖的人應該會看到,少一顆螺絲,沒錯,原廠真的少一顆螺絲給我啦∼
等我mail給原廠要螺絲看看,銀欣這大廠,應該跟聯力一樣阿殺力吧?!
還有這張照片其實是我把硬碟裝錯方向的照片,請勿模仿啊∼


↓準備上POWER


↓裝上後離散熱器就這麼近


↓有多近?看這邊


↓拉線拉到一半把Power Switch的線扯下來,這個超級超級難裝回去的,大家千萬不要硬扯啊!


****↓↓完成照片↓↓****

什麼鬼?
怎會直接跳完成照片?
因為小機殼安裝比較繁雜
過程一直忘記拍照這回事
所以組機過程照片真的比較少張
歹勢

以下照片是最後又裝上CPU散熱器薄型風扇和控速器後的照片
也就是全部零件定案的照片

↓所有線材理定,尚未鎖上POWER的狀態,空間其實比我預估的大很多


↓大散熱器裝上薄扇,別有一番風格啊,但因為AXP-140附的固定鐵條無法固定這個薄扇,只好請出魷魚絲大法了


↓雖然我目前沒裝顯示卡,但也拿一張先來比較一下到底離散熱器多近


↓硬碟安裝狀況,記得,這咖機殼一樣沒有附蜂鳴器,記得自備啊!


↓往上稍微瞧一下,2顆高爾夫扇耶,這個頗貴的說!


↓往後稍微瞧一下


↓整體照


↓前面SATA線材其實塞的很辛苦,如果是2.5"裝置像我這樣子裝的,我會建議把硬碟反裝,SATA插座向內,普通3.5"硬碟就只能正向裝了


↓屁股


↓發現支撐架忘了裝,這個架子也是裝前置3.5"面板裝置的架子,我在等有USB3針腳插座的多合一讀卡機
支撐架裝上去後,這一面的側板後面螺絲明顯比較好鎖,可見這個支撐架就算沒裝前置3.5"裝置,還是建議鎖上比較穩固


↓再來一個無聊測試


↓安裝並擺設好後的全景


以上
待續其他篇

komurofan 2011-08-14 02:39 PM

↓開始安裝Windows7


↓蝦米,洗個澡出來就灌好了,只花了8分21秒!!


灌好了系統後
就準備來做一些測試
因為還不了解Power風扇吹向和CPU風扇吹向影響溫度狀況如何
所以做了幾個測試
分別是...
POWER風扇靠處理器,CPU風扇沒有
POWER風扇靠處理器,CPU風扇上抽
POWER風扇靠處理器,CPU風扇下吹
POWER風扇靠外側板,CPU風扇下吹
四種方式

測試狀況如下

↓室溫大概26度上下,兩組溫度計還是有落差一點點


↓測溫器放置的地方


↓大概是放這樣測試


↓蓋上側板後


↓要一直交換測試狀況


↓這是POWER朝外側板的狀況


↓過程就不累贅了,貼張軟體擷圖


↓測溫結果列表



再來針對硬體來做一些其他測試

↓處理器的規格,待機時會主動降倍頻


↓4C8T的處理器,工作管理員可以看到八個核心在運作,真爽!


↓CPUMark測試,預設時脈大概537分


↓CINEBENCH測試,6.71pts,這套在這測試啥我也搞不太清楚


↓PCMARK測試,4587分,測一次要跑好久


↓跑個SuperPI 1M看看,10.811s,後來有測到10.6xx秒的
想當初破10秒就可以登上世界紀錄,沒想到硬體已經進步到預設就逼近10秒以下了


↓換來測試固態硬碟


↓Micron M4真的是好物啊!


↓有沒有看到這速度,夠飆啊!


↓Windows7的效能測試,固態硬碟拿了滿分7.9
因為沒有額外裝顯示卡,所以圖形效能成績偏低


大概就以上測試
沒有很認真玩
歹勢

komurofan 2011-08-14 02:42 PM

來個小番外篇好了

其實有好一陣子我幫人組機都故意挑小機殼了
為什麼要小機殼?
因為一般使用者來講
除了顯示卡不太會去插其他擴充卡
那乾脆就買M-ATX的小板子和小機殼
體積比較小也比較好移動
空間也比較好規劃
說難聽點,要搬來給我處理事情也比較方便,哈哈!

有人疑慮小機殼散熱會不好?
但現在不少小機殼也都用12公分的大風扇
其實只要做好前後對流
相信我散熱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下面就來比較機殼大小

↓這是標準XPC準系統 vs M-ATX小機殼 vs 一般體積大機殼


↓由上面看一下機殼深度,我挑的這咖有比較淺一點


↓背後高度比較


↓另外一角比較


↓疊疊樂


大致上就貼文到這
後續看看有沒有時間
再PO最後一篇 超頻篇

kyougi 2011-08-14 02:53 PM

寫的好
原來CPU風扇往上抽才是王道

Tatebayashi 2011-08-14 03:22 PM

想問一下樓主
那顆power的24pin線...有沒有覺得比較短
因為我買得是同款360w
發現長度跟之前的zippy比起來差了蠻多的
不知道460w有沒有此問題 :confused:

kawaine 2011-08-14 04:31 PM

我本來也是要把Z68MX裝在SG03.
後來不小心又買了一個ITX.所以就裝在TJ08了.
SG03這種M-ATX的機殼.裝ITX真是舒服.空曠多了 :D

jerry20530 2011-08-14 06:10 PM

引用:
作者kyougi
寫的好
原來CPU風扇往上抽才是王道


算正常巴 這機殼太小了 沒有排氣風扇 只能拿電源來排氣....

就怕用久了 電源會比較容易 掛掉 太熱了.....

不然現在機殼都是下置的都抽冷空氣.........

komurofan 2011-08-14 07:00 PM

引用:
作者Tatebayashi
想問一下樓主
那顆power的24pin線...有沒有覺得比較短
因為我買得是同款360w
發現長度跟之前的zippy比起來差了蠻多的
不知道460w有沒有此問題 :confused:

查了一下包裝箱
CoolerMaster的確有比較短,只有40公分
be quiet!的有50公分長

引用:
作者kawaine
我本來也是要把Z68MX裝在SG03.
後來不小心又買了一個ITX.所以就裝在TJ08了.
SG03這種M-ATX的機殼.裝ITX真是舒服.空曠多了 :D
http://i1203.photobucket.com/albums...mo/DSC_0412.jpg

哇∼
整張板子都看不到了耶!
但既然買ITX板子
為什麼不配ITX機殼呢?

kawaine 2011-08-14 07:09 PM

引用:
作者komurofan
哇∼
整張板子都看不到了耶!
但既然買ITX板子
為什麼不配ITX機殼呢?

有考慮ITX機殼.本來還打算裝像蘋果那種小機殼(因為本來顯卡就不是給這台用的).但是電源的問題讓我不放心.才打消念頭.
後來我有兩個訴求.要正常POWER(因為SFX似乎很難應付耗電量大的顯卡.就算有.價格也一定嚇死我).要裝得下顯卡(至少也要我現在用的這種大小)
本來我有想買SG07.但是沒有單賣機殼.我手邊有幾顆銀欣的POWER.所以不想要POWER(突然覺得自己銀欣的東西真多).
所以...........才會裝SG03.
只是裝完後才感覺.大一號的機殼還是不錯啦.裝起來真是輕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