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買了藍光劇院後 才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做次世代音效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11335)

pandada 2010-11-24 08:42 PM

買了藍光劇院後 才終於體會到什麼叫做次世代音效
 
之前聽人家在講什麼杜比TrueHD、DTS-HD這些次世代音效規格時

老實說真的還蠻難理解的...

因為像老家的DVD劇院,有5.1聲道喇叭、也能聽的出環繞音效

直到前陣子買了組藍光劇院,開始看藍光後

才很明顯的體會到,一樣是5.1的喇叭

但耳朵能感受到的聲音表現卻完全提高了一個層次

一些細微的聲音流向都能很清楚的感覺出來,還挺感動的說 :p

0926867860 2010-11-24 09:25 PM

引用:
作者pandada
之前聽人家在講什麼杜比TrueHD、DTS-HD這些次世代音效規格時

老實說真的還蠻難理解的...

因為像老家的DVD劇院,有5.1聲道喇叭、也能聽的出環繞音效

直到前陣子買了組藍光劇院,開始看藍光後

才很明顯的體會到,一樣是5.1的喇叭

但耳朵能感受到的聲音表現卻完全提高了一個層次

一些細微的聲音流向都能很清楚的感覺出來,還挺感動的說 :p

我個人是覺得用普通電腦解BD,平均音效還勝過擴大機解DVD... 細節表現真的差很多

小儒融 2010-11-24 09:42 PM

舊世代的音效礙於媒體的容量不得不壓縮
而次世代因為有藍光媒體的大容量
壓縮比和失真率下降了
聲音聽起來的感覺當然會好很多囉
不過說真的還是要看人
有人天生木耳就真的沒辦法了 ;)

eugeness 2010-11-24 10:05 PM

我是趁這陣子的促銷
再加上蠻多朋友的勸敗
才第一次買了家庭劇院─PHILIPS HTS5560
雖然只是入門級的機種
不過也的確讓我清楚感受到什麼是HD音效
感覺真的就像當初從SD畫質進化到HD畫質一般...

carage 2010-11-24 10:42 PM

沒錯, 現在可惜的就是藍光演唱會出太少.
有出的幾張也是貴得要死.
安室奈美惠年底要發行三張藍光演唱會. :yeah: :hungry:
每張售價都在USD$75以上. :stupefy:

2005-12-31 2010-11-24 11:00 PM

世代交替..更上一層的影音效果是無以倫比...

藍光容量大比較不失真..
不像DVD在音效上dts要做到3:1的壓縮.以及AC3的7:1壓縮
音效上當然好多..
但在畫質來說..
以藍光的畫質1080P好像無法滿足個人的視覺要求
比DVD 480P來說只是填補了粗粒子加細膩一些
若論細膩度?還是不夠..

真期待下一個世代的影音也儘快出現....

2005-12-31 2010-11-24 11:03 PM

引用:
作者0926867860
我個人是覺得用普通電腦解BD,平均音效還勝過擴大機解DVD... 細節表現真的差很多

這點用電腦2.1喇叭就感覺得出來..

但真正的影音效果還是以家庭劇院組5.1 & 7.1最佳..
因為方向感和清晰度我用dvd家庭劇院組5.1 來看影片
真的還是比電腦音效上好...

carage 2010-11-24 11:07 PM

有空間又不怕走線的話的確還是真正的多聲道更好.
我只是加裝了一顆中置變成3.1,效果就已經有差了.

2005-12-31 2010-11-24 11:24 PM

引用:
作者carage
有空間又不怕走線的話的確還是真正的多聲道更好.
我只是加裝了一顆中置變成3.1,效果就已經有差了.

如果是電腦2.1喇叭..也是可以有中置的效果..

個人我試過三套播放軟體..
1.PowerDVD 10
2.WinDVD pro 2010
3.TMT3
(喇叭 Altec VS2421這組音效雖尚可..但一個喇叭會出現雜音)
比較後覺得PowerDVD 10在畫質上較明亮.沒TMT3飽和..
但音效上還是PowerDVD 10最突出..我看"葉問2"時
對談的聲音有"中置"出聲的感覺..其他二套在音效就沒那麼出色

PC3345678 2010-11-24 11:44 PM

我覺得應該把機器、喇叭給"秀出來"比較準 :D

BD裡面壓縮的滿檔dd、dts不會比較差

DVD就要怪...台灣騙商了 :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