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另一半問所謂父毌的責任到什麼地步才算數?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50569)

黃金歲月 2014-05-31 10:47 PM

另一半問所謂父毌的責任到什麼地步才算數?
 
小弟有二個兒子,一個約七個月,一個快七歲。


今天看到一些新聞,今年子女出事,大眾要求父毌要有連帶的道義責任。


我隨口回小淑說這是應該的嘛,她很不服氣的問........那請問你,到底父毌的責仼到幾歲為止?

父毌教養子女,又該做到什麼地步才算數(及格)呢?


而且很多子女,(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不盡相同,這一點又該怎麼算?(小淑指的是,與生俱來好的人格質感容易教,當然容易盡父毌責任,那遇到剛好相反的怎樣才算及格?)


說真的,問倒小弟了.......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ase

艾克萊爾 2014-05-31 10:59 PM

引用:
作者黃金歲月
小弟有二個兒子,一個約七個月,一個快七歲。


今天看到一些新聞,今年子女出事,大眾要求父毌要有連帶的道義責任。


我隨口回小淑說這是應該的嘛,她很不服氣的問........那請問你,到底父毌的責仼到幾歲為止?

父毌教養子女,又該做到什麼地步才算數(及格)呢?


而且很多子女,(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不盡相同,這一點又該怎麼算?(小淑指的是,與生俱來好的人格質感容易教,當然容易盡父毌責任,那遇到剛好相反的怎樣才算及格?)


說真的,問倒小弟了.......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ase


人格特質其實不太能當作藉口

畢竟教育得其中一部分作用,就是讓受教得個體不論其先天個性皆能順利融於群體社會之中

至於父母的責任那是看個人想法,不過我覺得至少應該不寵.不溺愛,養成其能夠獨立生活,心身健全得狀態是最好

applebread 2014-05-31 11:04 PM

沒有明確的定義關於0-18歲時父母是否盡責
既然連父母有沒有盡責都無法明確瞭解
更何況社會學校家庭一直在彼此影響
人的成長並非單靠父母活著

要追究責任前,先不妨先思考一下人是否有獨立思考和自主行為能力

EAC212 2014-05-31 11:10 PM

在中華民國...
20歲以前請找監護人,
絕大部份的情況是父母.....

黃金歲月 2014-05-31 11:18 PM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人格特質其實不太能當作藉口

畢竟教育得其中一部分作用,就是讓受教得個體不論其先天個性皆能順利融於群體社會之中

至於父母的責任那是看個人想法,不過我覺得至少應該不寵.不溺愛,養成其能夠獨立生活,心身健全得狀態是最好



當然小弟為人父親,教養子女當然是以心身健全的狀態為前提啦。但是小淑的問題小弟認為難答的關鑑在就算盡心盡力,也不一定保證可以得到好結果。


比方說很多成年子女出事,七老八十的父毌這輩子大約也跟著被毀的差不多了,因為就算沒有法律則任,也有所謂(道義責任)嘛。所以小弟才會隨口回小淑說那是應該的嘛。


可是換個角度想,若那些出事的子女是我的孩子呢?比如鄭捷........

我想以我的做法,大約是把家產留一部份給另一半跟小兒子後,剩下的全數賠償受害家屬後,自殺謝罪吧..........


其實現在的慘事,一件比一件更聳動,匪疑所思,不出事倒也罷了,一出事父毌真的是跟著一輩子大約也差不多了.......


難怪很多朋友寧可不婚,寧可花大錢、花很多心思養寵物,也不願生小孩,所以少子化算是半必然演變吧。


父毌難為啊..........

fpe 2014-05-31 11:28 PM

先不談法律的觀點

在社會上 "大部份" 都以孩子成家立業才算父母的責任結束

這時父母升級為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

換小孩變成父母了

GAME君 2014-05-31 11:30 PM

國小的階段父母應該是100%的責任
然後隨著孩子年齡成長遞減之

到大學時人格特質應該都固定住了
要改很難改了
除非進廠大修(特殊事件打擊)


18歲後
說實在的這時候的年輕人看朋友比自己的父母還重要
出門玩都會找朋友一起玩,才不會跟老爸老媽玩

這是我一個親戚長輩的感慨啦
小時候很黏老爸老媽,長大後都自己跑出去找朋友玩
孩子大了要管也管不動

這時候做父母的就看孩子交友狀況比較重要了
雖不求孩子交友要友直,友諒,友多聞
但至少不能交壞朋友

總之教育孩子只能盡心盡力,但求問心無愧
將來如何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agree:

黃金歲月 2014-05-31 11:46 PM

引用:
作者GAME君
國小的階段父母應該是100%的責任
然後隨著孩子年齡成長遞減之

到大學時人格特質應該都固定住了
要改很難改了
除非進廠大修(特殊事件打擊)


18歲後
說實在的這時候的年輕人看朋友比自己的父母還重要
出門玩都會找朋友一起玩,才不會跟老爸老媽玩

這是我一個親戚長輩的感慨啦
小時候很黏老爸老媽,長大後都自己跑出去找朋友玩
孩子大了要管也管不動

這時候做父母的就看孩子交友狀況比較重要了
雖不求孩子交友要友直,友諒,友多聞
但至少不能交壞朋友

總之教育孩子只能盡心盡力,但求問心無愧
將來如何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agree:



GAME君大說的真好,但是打開報紙電視新聞觀現下時事,出事的成年子女很難跟父毌做切割呢。一但出了事的成年子女,很難被看做獨立的個體呢.......


我說父毌難為,是大多數沒有祖產或大運的平民百姓們,連柴米油鹽教育生活費用,都很辛苦了(小弟就是此類人),若說到面面俱到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然,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心地善良,我也相信毎一位為人父毌也如此相信著。

有時候會感覺,所謂的連帶責任真的可以無限上網呢..........

艾克萊爾 2014-05-31 11:49 PM

引用:
作者黃金歲月
當然小弟為人父親,教養子女當然是以心身健全的狀態為前提啦。但是小淑的問題小弟認為難答的關鑑在就算盡心盡力,也不一定保證可以得到好結果。


比方說很多成年子女出事,七老八十的父毌這輩子大約也跟著被毀的差不多了,因為就算沒有法律則任,也有所謂(道義責任)嘛。所以小弟才會隨口回小淑說那是應該的嘛。


可是換個角度想,若那些出事的子女是我的孩子呢?比如鄭捷........

我想以我的做法,大約是把家產留一部份給另一半跟小兒子後,剩下的全數賠償受害家屬後,自殺謝罪吧..........


其實現在的慘事,一件比一件更聳動,匪疑所思,不出事倒也罷了,一出事父毌真的是跟著一輩子大約也差不多了.......


難怪很多朋友寧可不婚,寧可花大錢、花很多心思養寵物,也不願生小孩,所以少子化算是半必然演變吧。


父毌難為啊..........


精神或腦異常得除外不算的話
孩子個性偏差基本上都不脫來自家庭得影響

最晚大概到高中沒正確塑型,後面就很難矯正了
但正如黃金歲月兄所說,盡心盡力也不見得就教得好,這裡頭牽涉到太多環節,沒人敢保證怎教就一定正確
不過如果生活環境單純,不讓小孩在童年時有太多外在誘惑感染,同時平常下班後與小孩有足夠的互動時間,不因為小孩要啥或交換式條件的方式叫孩子去完成某些事然後直接給錢或買給他們

這種狀況下得孩子即使成人後,面對複雜環境也多半還有足夠的心性強度與原則去妥善處裡

事實上最原始的教法效果往往最好,動物界告訴我們身教就是最棒的教育手段,孩子往往個性上看得出父母的影子,因為在孩子還需要依賴父母才能生活的童年時段裡,會以父母得言行舉止,互動方式當成模擬與對應的參考

即使是不想教或不會教,但孩子早就一天又一天得在COPY這些生活中的各種互動當作學習資料與人格地基得建法

冷ㄉ很 2014-06-01 12:00 AM

小淑是誰:laugh: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1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