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3
|
優派遭遇產業鏈瓶頸 昔日液晶冠軍暗覓下家
优派遭遇产业链瓶颈 昔日液晶冠军暗觅下家
(文章来源:财经时报 作者:罗小卫 2005.07.09) 优派的发家是个奇迹,但后来的问题也正在于此。 作为硬件厂商,仅有成功的品牌运作是远远不够的,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才应该是它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风水轮流转,曾在2004年那波液晶显示器涨价潮中赚得“钵溢盘满”的著名显示器品牌优派,今年却陷入卖得越多赔得越多的境地。 近日坊间突然曝出传言,优派正在寻求将自己出售出去,寻找下家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半年有余。 对比优派昔日的辉煌让人倍感世态变迁。 优派曾在2000年初一举收购诺基亚显示器事业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品牌集团,优派三只胡锦鸟的标志已经深入人心。当1990年华人朱家良创立优派时,走的是高端品牌管理的路线,创业短短8年一举登上北美市场独立显示器品牌的冠军宝座,并保持至今。 曾经和优派谈过收购事宜的也包括因一举吞下西门子手机而声名大振的明基。但据说因为优派和明基在资源整合上存在问题,出售事宜已经搁浅。如今优派正在寻找其它能够接手的下家。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和优派出售传闻相左,近日优派在中国市场十分活跃。 对于优派出售的消息,优派市场公关部何俊玲予以断然否认。 从6月18日到20日,优派董事长兼CEO朱家良还亲赴到西安市场进行考察。 就在朱家良考察西安市场的当天,优派坐落于上海浦东太平洋电脑城的上海第二家形象展示旗舰店隆重开业。 同样在这几天优派还高调宣布,6月份液晶显示器销量有望突破6万台。 针对优派目前的状况,有业内人士对《财经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是在赔钱卖,试图短时间提升销量将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和业务看上去一路“高歌猛进”相反的是,优派高层去年以来一直动荡不安。 先是去年10月31日,曾为优派立下汗马功劳的亚太区总裁林中庸离职,重回老东家爱普生,随后是今年6月30日优派中国区总经理黎德孝挂印而去。 不到一年时间优派两位高层离职。 优派对于这两位离职者的公开说法是“个人原因”,不过人事动荡通常是重大经营转变的前奏。 遭遇产业链瓶颈 优派以LCD显示器著称,但是却恰恰跌在了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上。 最近两年LCD市场井喷式的突变不仅没能给优派带来机会,相反却给优派带来来自上游厂商的极大压力。 根据CCID的统计数据: LCD显示器继2003年销售额超过CRT后2004年销量也超过CRT,最终实现全面超越成为显示器市场的霸主。 塞迪顾问计算机与软件咨询事业部高级分析师陈林认为,LCD成本的70%来自于液晶面板,整体价格受产业链的上游影响较大,而这恰恰成为制约优派发展的瓶颈。 和其它几大显示器厂商最大的不同是,优派的发展理念是,它只抓研发与销售,不从事生产,公司管理呈哑铃型。 优派以品牌运作取胜,经营策略是寻找显示科技专业人士来建立科技发展的框架,结合市场反馈,指导制造商生产制造。 而三星、冠捷、明基、飞利浦等这些显示器大厂各有自己的液晶面板生产厂。 三星显示器以“垂直生产体系”著称,在韩国、中国、英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巴西、墨西哥的8家大型生产厂作为强大的生产支持。三星甚至自己曾宣称,在上游产品供应上,三星几乎可以不受外界因素限制。 冠捷通过收购飞利浦、入股京东方,同时获得两个战略性股东,这两家不仅各自拥有液晶面板生产线和工厂,而且飞利浦的OEM订单依然会留给冠捷。这使得冠捷打通了供需两条命脉。而且,一旦出现面板缺货等情况,京东方和飞利浦自然会优先供应给它。 而明基内部则有其关系企业——友达光电,该工厂是全球第三大TFT-LCD面板厂,总产能仅次于三星及LG-Philips。 而相对这些竞争对手,优派却没有自己的面板厂。 当市场发生突变,液晶大行其道时,面板出现供货紧张。 市面上的其它几家大厂由于有重组的面板厂商做后盾,销量顺势而上;相反优派却囤积了大量高价面板,导致液晶显示器价格难以和市面上的厂商竞争,很多时候只能赔本赚吆喝。 这种情况下,优派还能挺多久,尤其是从2004年以来开始的液晶全面超越CRT显示器时代的开启,优派的被动局面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除非它找到愿意和它共进退的上游面板厂商。 【分析】优派会落入谁家 明基、冠捷、长虹、TCL、联想、上广电……到底哪家会成为优派的买家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而如果出售的仅仅是显示器业务的话,那么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谁会是优派的潜在买家?我们分析后得出的可能性有三: 首先是优派目前在自有品牌上的竞争者,如明基、三星、LG等这些厂家。对于这类厂家,陈林认为,即便购得优派也可能面临一个1+1<2的结果。因有对这些品牌厂商而言,购得优派就得面临一个如何决策的问题。是继续保持优派原有的品牌还是将优派整合到自己的品牌之中?如果保持优派原有品牌那么这些买方将面临一个双品牌的困境,导致“自相残杀”。而如果将优派这一品牌整合到自己品牌之中,那么收购的意义就没有体现出来。因为优派引以为荣的就是其品牌影响力,而且就此优派走向“消亡”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第二类可能是会是一些家电厂商,因为液晶显示器(LCD)是最容易体现IT与家电融合的产业。因此,对于长虹、海尔、TCL这些家电企业来讲,不排除他们试图通过收购优派进入IT市场,加速家电与IT融合的步伐。 第三类则有可能是是一些生产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厂商,而且这类厂商的特点是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或是自有品牌趋于弱势,如上广电、京东方。这种产业结合对双方有利,可能性很大。 上广电与京东方分别建成了第五代生产线。而且他们有意做自有品牌,此时他们如能借用优派的品牌那无疑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知道要培育好一个自有品牌也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这对优派来讲也算是解决了产业链上游的面板问题。因此可以算是互惠互利。因此陈林认为这一类厂商也许是优派的最佳选择。 如果优派与上游厂商在资本上采取股权置换,或是引入其作为控股方,一来保住了优派;二来又解决了优派发展中的产业链瓶颈问题。同时,对上游厂商来讲,此时也解决了品牌问题,因此,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最大。 【链接】液晶面板技术 随着液晶面板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切割尺寸为主要技术进步的液晶面板已经从从第一代生产线发展到第七代乃至第八代。 从全球来看,由三星和索尼共同投资兴建的生产线7-1是第一条第七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2005年上半年开始运行。三星电子去年12月宣布,其第二条第七代液晶(LCD)生产线7-2在韩国开始建设,这条生产线将成为全球第三条七代线。 日前,日本夏普表示,公司正计划在其Kameyama工厂生产第八代液晶基板。目前,国际大厂对高端液晶生产线进行快速布置,现在全球已有两条七代线,三星和夏普各拥有一条,夏普可能要为七代线最多投资3000亿美元。在2006年全球将有3条六代线投入量产,包括LG-飞利浦、夏普和友达光电。 中国大陆目前的工艺水平主要处于第五代,其代表厂商分别为上广电NEC和京东方。(c001)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板橋
文章: 4,241
|
三鳥這次真的鳥掉了..............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993
|
簡體字看的很累.
就這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板橋
文章: 4,241
|
看多了也就習慣了,沒辦法這是趨勢,不然你用office2003轉繁體在看好了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市
文章: 822
|
使用網頁繁體簡體轉換軟體ALiBaBar就OK了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水杯
文章: 445
|
-----轉繁體-----
優派遭遇產業鏈瓶頸 昔日液晶冠軍暗覓下家 (文章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羅小衛 2005.07.09) 優派的發家是個奇跡,但後來的問題也正在於此。 作為硬件廠商,僅有成功的品牌運作是遠遠不夠的,對整個產業鏈的控制才應該是它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風水輪流轉,曾在2004年那波液晶顯示器漲價潮中賺得「缽溢盤滿」的著名顯示器品牌優派,今年卻陷入賣得越多賠得越多的境地。 近日坊間突然曝出傳言,優派正在尋求將自己出售出去,尋找下家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半年有餘。 對比優派昔日的輝煌讓人倍感世態變遷。 優派曾在2000年初一舉收購諾基亞顯示器事業部,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品牌集團,優派三隻胡錦鳥的標誌已經深入人心。當1990年華人朱家良創立優派時,走的是高端品牌管理的路線,創業短短8年一舉登上北美市場獨立顯示器品牌的冠軍寶座,並保持至今。 曾經和優派談過收購事宜的也包括因一舉吞下西門子手機而聲名大振的明基。但據說因為優派和明基在資源整合上存在問題,出售事宜已經擱淺。如今優派正在尋找其它能夠接手的下家。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和優派出售傳聞相左,近日優派在中國市場十分活躍。 對於優派出售的消息,優派市場公關部何俊玲予以斷然否認。 從6月18日到20日,優派董事長兼CEO朱家良還親赴到西安市場進行考察。 就在朱家良考察西安市場的當天,優派坐落於上海浦東太平洋電腦城的上海第二家形象展示旗艦店隆重開業。 同樣在這幾天優派還高調宣佈,6月份液晶顯示器銷量有望突破6萬台。 針對優派目前的狀況,有業內人士對《財經時報》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是在賠錢賣,試圖短時間提升銷量將自己賣一個好價錢」。 和業務看上去一路「高歌猛進」相反的是,優派高層去年以來一直動盪不安。 先是去年10月31日,曾為優派立下汗馬功勞的亞太區總裁林中庸離職,重回老東家愛普生,隨後是今年6月30日優派中國區總經理黎德孝掛印而去。 不到一年時間優派兩位高層離職。 優派對於這兩位離職者的公開說法是「個人原因」,不過人事動盪通常是重大經營轉變的前奏。 遭遇產業鏈瓶頸 優派以LCD顯示器著稱,但是卻恰恰跌在了自己最擅長的項目上。 最近兩年LCD市場井噴式的突變不僅沒能給優派帶來機會,相反卻給優派帶來來自上游廠商的極大壓力。 根據CCID的統計數據: LCD顯示器繼2003年銷售額超過CRT後2004年銷量也超過CRT,最終實現全面超越成為顯示器市場的霸主。 塞迪顧問計算機與軟件咨詢事業部高級分析師陳林認為,LCD成本的70%來自於液晶面板,整體價格受產業鏈的上游影響較大,而這恰恰成為制約優派發展的瓶頸。 和其它幾大顯示器廠商最大的不同是,優派的發展理念是,它只抓研發與銷售,不從事生產,公司管理呈啞鈴型。 優派以品牌運作取勝,經營策略是尋找顯示科技專業人士來建立科技發展的框架,結合市場反饋,指導製造商生產製造。 而三星、冠捷、明基、飛利浦等這些顯示器大廠各有自己的液晶面板生產廠。 三星顯示器以「垂直生產體系」著稱,在韓國、中國、英國、西班牙、馬來西亞、印度、巴西、墨西哥的8家大型生產廠作為強大的生產支持。三星甚至自己曾宣稱,在上游產品供應上,三星幾乎可以不受外界因素限制。 冠捷通過收購飛利浦、入股京東方,同時獲得兩個戰略性股東,這兩家不僅各自擁有液晶面板生產線和工廠,而且飛利浦的OEM訂單依然會留給冠捷。這使得冠捷打通了供需兩條命脈。而且,一旦出現面板缺貨等情況,京東方和飛利浦自然會優先供應給它。 而明基內部則有其關係企業--友達光電,該工廠是全球第三大TFT-LCD面板廠,總產能僅次於三星及LG-Philips。 而相對這些競爭對手,優派卻沒有自己的面板廠。 當市場發生突變,液晶大行其道時,面板出現供貨緊張。 市面上的其它幾家大廠由於有重組的面板廠商做後盾,銷量順勢而上;相反優派卻囤積了大量高價面板,導致液晶顯示器價格難以和市面上的廠商競爭,很多時候只能賠本賺吆喝。 這種情況下,優派還能挺多久,尤其是從2004年以來開始的液晶全面超越CRT顯示器時代的開啟,優派的被動局面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除非它找到願意和它共進退的上游面板廠商。 【分析】優派會落入誰家 明基、冠捷、長虹、TCL、聯想、上廣電……到底哪家會成為優派的買家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而如果出售的僅僅是顯示器業務的話,那麼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誰會是優派的潛在買家?我們分析後得出的可能性有三: 首先是優派目前在自有品牌上的競爭者,如明基、三星、LG等這些廠家。對於這類廠家,陳林認為,即便購得優派也可能面臨一個1+1<2的結果。因有對這些品牌廠商而言,購得優派就得面臨一個如何決策的問題。是繼續保持優派原有的品牌還是將優派整合到自己的品牌之中?如果保持優派原有品牌那麼這些買方將面臨一個雙品牌的困境,導致「自相殘殺」。而如果將優派這一品牌整合到自己品牌之中,那麼收購的意義就沒有體現出來。因為優派引以為榮的就是其品牌影響力,而且就此優派走向「消亡」讓人感到十分可惜。 第二類可能是會是一些家電廠商,因為液晶顯示器(LCD)是最容易體現IT與家電融合的產業。因此,對於長虹、海爾、TCL這些家電企業來講,不排除他們試圖通過收購優派進入IT市場,加速家電與IT融合的步伐。 第三類則有可能是是一些生產液晶顯示器面板的廠商,而且這類廠商的特點是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或是自有品牌趨於弱勢,如上廣電、京東方。這種產業結合對雙方有利,可能性很大。 上廣電與京東方分別建成了第五代生產線。而且他們有意做自有品牌,此時他們如能借用優派的品牌那無疑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知道要培育好一個自有品牌也是很困難的。另一方面,這對優派來講也算是解決了產業鏈上游的面板問題。因此可以算是互惠互利。因此陳林認為這一類廠商也許是優派的最佳選擇。 如果優派與上游廠商在資本上採取股權置換,或是引入其作為控股方,一來保住了優派;二來又解決了優派發展中的產業鏈瓶頸問題。同時,對上游廠商來講,此時也解決了品牌問題,因此,這種結果的可能性最大。 【鏈接】液晶面板技術 隨著液晶面板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切割尺寸為主要技術進步的液晶面板已經從從第一代生產線發展到第七代乃至第八代。 從全球來看,由三星和索尼共同投資興建的生產線7-1是第一條第七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2005年上半年開始運行。三星電子去年12月宣佈,其第二條第七代液晶(LCD)生產線7-2在韓國開始建設,這條生產線將成為全球第三條七代線。 日前,日本夏普表示,公司正計劃在其Kameyama工廠生產第八代液晶基板。目前,國際大廠對高端液晶生產線進行快速佈置,現在全球已有兩條七代線,三星和夏普各擁有一條,夏普可能要為七代線最多投資3000億美元。在2006年全球將有3條六代線投入量產,包括LG-飛利浦、夏普和友達光電。 中國大陸目前的工藝水平主要處於第五代,其代表廠商分別為上廣電NEC和京東方。(c001)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3,060
|
技術才是品牌的基石...
一堆公司傳統價值,都擺在一旁,就想發展品牌.........找死.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29
|
一堆沒掌握技術
又不肯花錢投資買技術和設備的公司 遲早會被淘汰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78
|
我有去過優派公司參觀 其實他ㄉCRT會好是有原因ㄉ 但是再LCD只是買品質好ㄉ面板 本身技術是沒有ㄉ 我ㄉ個人觀點認為優派跟聯強沒兩樣 只是一個賣LCD一個是電腦產品 我只能說優派加油~~~優派加油~~~~ 你ㄉCRT我還在用 T.T(我也好想換液晶喔!!)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633
|
嗯,小弟也曾是三鳥牌的愛用者。
這文章還真是發人深省啊! 當下已經是整合上下游的供應鏈管理時代,昔日強者一不留意就無翻身之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