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cdvd.02@hotmai
今天入手了以下:
CPU : IVY Bridge i5 -3450
MB : 華琴 Z77E-ITX
RAM : Kingston HyperX 4GB*2 dual-channel pack 低電壓
機殼 : 聯立 PC-Q08
PSU : 海運400W無風扇金牌
散熱器 : 利民AX-140
SSD : 剛RMA回來的新80GB X25-M G2
找時間組好再來拍一張完成照,若有想要自組類似組合可以討論心得.
PS:打算只用機殼前後兩顆風扇帶動台機器對流,而cpu則嘗試無風扇,不知可不可行,組好再來報告.
|
剛組好,說一下大概的心得.
如果最近有人要組HTPC,可以完全照我的組,完全沒問題.
先講大家注意的安裝相容性問題.
Z77E-ITX和AXP140的相容性相容的剛剛好,有幾個地方合到靠杯,幾乎不到1mm的距離.
首先是大家注意的背板相容性,和msata剛好碰到,沒問題.但是這張版背後有幾個坦質電容(應該是這樣稱呼吧,反正就是高檔貨在用的貼片式扁平電容)反而會造成裝背板時壓到,不過壓到就壓到吧,感覺還蠻貼合的.
第二個相容性的問題是裝正面散熱器基座時,那個環狀基座鐵片會卡到一顆該死的高電容(靠近PCI-E slot),搞屁啊,其他CPU周圍的電容都是矮小的就是這一棵是高的,而且剛好在鎖孔的旁邊,幹

還好我12年組電腦經驗也不是混假的,想到用墊片把整個環狀基座鐵片墊高約1mm,結果裝好後剛好避開那顆該死的電容不到1mm,爽
第3個相容性問題是安裝靠近CPU mosfet的壓力扣具時,會剛好碰到CPU mosfet的散熱片.馬的,好不容易走到這裡如果放棄就太幹了.最後的解法就是在安裝時稍微"掰開"CPU mosfet散熱片,因為他上半部是有幅度的,頭過身就過,過然就順利安裝完成.
在此對於Z77E-ITX和AXP140之間如此的貼合感到特別的震驚,在安裝完後竟然可以簡單安裝SATA/各式面板訊號線/RAM/USB 3.0前面板接頭/ATX 24pin接頭/主機板鎖孔,而這些都是我之前以為是非常難裝的,沒想到就直接外露避開,有這麼巧的事嗎 ? 讚啦.
唯一比較難安裝的是CPU 8pin/HD audio,而這些只要一點巧勁就裝進去了.
再提到我選的機殼,真不愧是聯力,密合度一拜,難怪這已經是我買的第5個聯力機殼,讚.
然後提到散熱配置,我前風扇是用原廠風扇降壓到不知道多少,因為低到偵測不到了,只知道有發亮有再轉而以;而上風扇是用三洋電器S型2200rpm降壓到850rpm.這樣的配置在待機時cpu約50度,看藍光高清影片約55度.也許有人嫌溫度高,阿高就高啊,熱死就算了反正就RMA啊,反正組HTPC就是要安靜,不會當就好了,爽度不可有一絲一毫的妥協,要抱著東西熱死就算的決心

更何況這溫度搭配我的風扇配置和機殼壅擠程度,標準了啦.
最後提醒一下,這咖機殼一定要買全模組化的PSU,我的X-400裝起來都感覺有一點擠了(迷之音:明明就是你已經習慣ATX的整線水準).
先大概這樣,有問題再問,想到再講,目前還在試運轉,之後有時間再貼照片.
PS1:很久沒這樣把安裝細節都寫出來了,不過想到近來PCDVD持續低迷,想貼一些資訊分享給大家,搞不好有外站的網友google到關鍵字點進來看增加PCDVD的新血,這也算是我能替PCDVD進到微薄的一己之力了,也希望大家也盡量貼心得文,這遠比啥三小開箱文重要,足以作為後輩組裝時的重要參考.大家多貢獻一點,這網站就有可能東山再起,別忘了當初大家有多少是看前輩的開箱文和心得文後才開始覺得PCDVD是個好所在常駐的?大家共勉之.
PS2.買完後才感覺這顆power還真他媽的高貴,不過機殼和power值得投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