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ukeL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中華民國
文章: 403
顯示設備與輸出設備的校色是獨立的,而兩邊都要做得好,才可達到所見即所得。所以校色器是必備的,我用的校色器是 GretagMacbeth Eye-One Photo。

顯示設備的校色部分,變數有顯示器、顯示卡與顯示卡驅動程式,如果是類比輸出,則訊號線也要考慮進去,上述變因若有變動,都必須重新以校色器調整。調整的過程包括以螢幕 OSD 設定達到目標白點色溫和亮度,以及 gamma 校正,如此才能製作出能精確描述顯示設備的 ICC Profile。若是要求比較嚴格,每天都要重新校正,最多每兩週就要重新校正,確保顯示設備呈色穩定。

印刷輸出設備的校色的主要變數是印刷設備、墨水、紙張和列印過程的軟體設定,只要有所變更,就必須重新輸出測試圖,放一天等色彩穩定後再以校色器讀取,以求能精確描述輸出設備的 ICC Profile。

此外瀏覽輸出稿件時的照明設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前文才會特別強調採用的是 Hitachi 的全可見光譜燈管,型號是 FL20S・N-EDL-NU,色溫為 5000K,使用此光源無論是看照片或是印刷品,顏色都比一般日光燈來得豐富飽滿,以下是相關介紹

http://www.hitachi-hll.co.jp/catalo...ndex/l13-14.pdf

我是在京華城斜對面的照相器材行買到的,一隻兩百多元,該店有網站,不難找。

當顯示與輸出設備都校色完畢後,有了能描述設備現時狀態的 ICC Profile,就可以利用 PhotoShop 來做 Soft Proof,也就是軟體模擬輸出設備來做印前預覽,而本討論串拍攝的幾張照片,正是利用了同樣的技術。有了印前預覽,就可以事先修圖來補償輸出設備色飽和度的不足。

有了 Soft Proof,再加上以 PhotoShop 做色空間轉換,將圖檔色彩空間從 sRGB/AdobeRGB 轉換到輸出設備的色彩空間後再輸出,就可以大大接近沖洗照片與螢幕間的差異,下週我會做相關測試供大家參考。
舊 2006-04-03, 11:02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keL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