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全球在運核電反應堆439座 中國在建數量世界第一 台灣還在用愛發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8785)

acmilan 2016-02-14 05:03 PM

全球在運核電反應堆439座 中國在建數量世界第一 台灣還在用愛發電
 


全球核電正逐漸走出日本福島核事故的陰影,進入重啟階段。其中,中國引領了這一波的建設風潮,在建核電反應堆數量世界第一。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的數據,2015年全球核電產業取得了小幅度增長,新增10座反應堆並網發電,另有8座永久性退役。並網發電的新增反應堆總功率達9497兆瓦,比2014年增長了4763兆瓦。其中,中國有8台機組投入運行,韓國與俄羅斯各有1台機組投入運行。

截至2016年1月1日,全球在運核電反應堆共439座,總裝機共計38.25萬兆瓦,在建反應堆66座,裝機容量達7.03萬兆瓦,擬建設核電反應堆為158座,裝機容量為17.92萬兆瓦。

中國核電建設正在加速。2015年,中國共有8台核電機組獲批。截至2015年底,中國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共30台,在建的為24台,在建核電機組數量世界第一。

根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中國共有6台核電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分別是方家山核電廠2號機組,陽江核電廠2號機組,寧德核電廠3號機組,紅沿河核電廠3號機組,福清核電廠2號機組,昌江核電廠1號機組。此外,防城港1號機組、陽江核電3號機組也已投入運行,尚未正式商運。

2015年1月-12月,中國28台正式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約1690億千瓦時,比2014年同期上升了29.42%;累計上網電量為1583億千瓦時,比2014年同期上升了29%。

世界核能協會尚未公布2015年的全球核能的發電量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核電的發電量為達2411 TWh(24110億千瓦時),佔全球總發電量的11.5%。




中國 韓國都在拼命建造核電廠 台灣還要繼續用愛發電嗎 :confused:

日本手相 2016-02-14 05:34 PM

不用擔心,即將上臺的那批有本事。

你我等著看就好

yamaking 2016-02-14 05:42 PM

台灣地熱發電還有太陽能發電使用率實在是太低了,

如果我中了二十億的威力彩,第一個想搞的就是地熱發電

第二想搞的是會是蓄熱混合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至於風力發電大家技術純熟的就放棄了

gcar2000 2016-02-14 05:48 PM

要有科學精神,遇到說用愛發電的人,先不要急著否定,給他證明的機會,拿個燈泡給他,請他當場用愛讓燈亮起來,做到了我就支持用愛發電,還能宣揚台灣技術力世界第一,愛就能發電,多好。

M4A1 2016-02-14 05:49 PM

引用:
作者yamaking
台灣地熱發電還有太陽能發電使用率實在是太低了,

如果我中了二十億的威力彩,第一個想搞的就是地熱發電

第二想搞的是會是蓄熱混合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至於風力發電大家技術純熟的就放棄了

地熱和水力一樣 對環境破壞很大
環評第一個不過

打工吧魔王大人 2016-02-14 08:26 PM

吵屁,
把那些不愛台灣的全趕出去就好了,
現役核電廠還可以全關掉。


:think:

tnt2 2016-02-14 08:28 PM

引用:
作者M4A1
地熱和水力一樣 對環境破壞很大
環評第一個不過


每次提到環評 我都覺得
火力發電的環境影響小於核能發電?
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VoodooKid 2016-02-14 08:34 PM

引用:
作者tnt2
每次提到環評 我都覺得
火力發電的環境影響小於核能發電?
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可能是用愛計算出來的 :laugh:

torrentt 2016-02-14 08:36 PM

要不要比較各國土地大小 台灣承受的了一次核災嗎 嘴砲最會
土地這麼小要跑哪裡? 廢燃料棒早就超載存放
拼裝核四鬼才讓它啟動 不就是個無敵錢坑撈錢的好所在
台灣哪來鬼能力建尿瓶核電廠 連美國奇異報告也不甩 真是好棒棒
之前不是說缺電 怎麼換邊玩4年就不缺電了 又是詐騙嗎 :laugh:

Earlson 2016-02-14 08:44 PM

韓國24座也 我們土地也有一半面積 來個12座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2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