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多起電動機車「半路突斷電」 車主:電池瘟疫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05610)

gdrgdr 2023-12-05 12:40 PM

引用:
作者0926867860
最近才爆出來這個問題我也是笑笑
有在騎電車有在討論群組的應該都知道,這狀況應該有一年甚至更久了  :laugh:


應該好幾年了,同事騎車都時速60-70左右
從一開始可以騎每次換電可以跑100公里左右
現在差不多都只剩50-70公里,每天都要換電池

edwardliu 2023-12-05 05:37 PM

直接顧路有點瞎…至少該讓人低速跑到換電區吧

人肉插騷包 2023-12-05 06:41 PM

引用:
作者edwardliu
直接顧路有點瞎…至少該讓人低速跑到換電區吧


都叫顧顧路了 沒跟你客氣的 :rolleyes:

HHeLiBeBCNOFNe 2023-12-05 08:39 PM

引用:
作者edwardliu
直接顧路有點瞎…至少該讓人低速跑到換電區吧

啊就電池電壓瞬間下降到進入保護狀態直接不放電了啊,
低速?車子都直接斷電了,還管你距離換電站多遠...

taisheng.yellow 2023-12-05 09:34 PM

引用:
作者人肉插騷包
都叫顧顧路了 沒跟你客氣的 :rolleyes:


這廠商取名真是有遠見的

gdrgdr 2023-12-05 11:22 P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kH8K3nuJg

油門轉到底,38公里差點騎不到 XD

終極密碼 2023-12-05 11:51 PM

把電池檢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阿
消費者這端發生斷電就知道電池掛掉了
這組可以更換 :p :p :p
gogoro不少電動車從事外送服務
電池的壽命消耗也是很大吧

Axel_K 2023-12-06 03:04 AM

引用:
作者HHeLiBeBCNOFNe
重點是充電站要有此設計吧,
我相信gogoro充電站應該是沒有做此設計,
單純只是靠充電率百分比高低(電壓接近)去隨機噴兩顆電池給使用者用,
就造成此現象發生,
不然怎麼會有人說常常拿到兩顆不同代的電池?

你怎麼知道它們不是已經這樣處理了? 理論與實際的差距都是要時間問題才會顯現。
電子產品的可靠度很難處理,東西一舊就開始有怪毛病。
它不會慢慢變壞,通常問題要是今天是好的,明天就壞了,
就連蘋果產品也一樣有這個問題,它有幾代的產品出問題比例就是高。

我的看法還是那樣,不要設計壓榨電池的出力,既然無法限制使用者操它。
如果設計電動機車極速80km/h,那它的電池最好能在極速跑160Km距離,
如果不能,那它的極速最好砍到50Km/h ,表示它就算在極速也是整個電池組的1/2C。
就像汽車,高速公路以100公里/小時以上速度跑,能從高雄開到台北是基本,
而不是還沒到嘉義就沒電了。

電腦的PSU也一樣,你500W電源,如果平時都用到250W已經不低了,
如果平時用到250W,但只用300W的PSU,那只能祝福了。


例如上面別人貼的,油門到底結果只有跑38公里,
是啦騎起來爽,但是以快速消耗電池壽命為代價。
我的看法是,輕型電動機車還是比較適合短距離代步,速度應該設限在50Km/h。

老老濕 2023-12-06 04:43 AM

基本上騎電車
沒看過幾個人是慢慢騎的

早期一代車多時
大部份起步比油車快.一下子就跑遠不見了

電池的這損耗.也是必然結果

..................................................

特斯拉也一樣
60度電池.大約開個350km

慢慢開80~90.耗電就120~140w/km
時速120.耗電大增來到200w/km

也有開23萬km.平均耗電100w/km

跳海人 2023-12-06 09:04 AM

引用:
作者終極密碼
把電池檢查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阿
消費者這端發生斷電就知道電池掛掉了
這組可以更換 :p :p :p
gogoro不少電動車從事外送服務
電池的壽命消耗也是很大吧


偏偏沒有異常電池的回報+回收機制
所以故障電池又會再次投入電池群
等待下一個倒楣鬼來拿
然後等事態擴大了,再來說有掌握幾百顆電池異常電池,會全面回收的鬼話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0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